诀别前的一眼,临死前为什么会出现“回光返照”?
“回光返照”这个词大家都不陌生,这个现象在自然界中并不少见,太阳下山时因为光线的反射会出现短时间的发亮,继而迅速进入黑暗;家里的电灯在寿命即将耗尽时,也会在骤亮之后才报废。
“回光返照”对于人类而言主要体现在弥留之际的重病病人身上,他们的身体会出现莫名的好转,例如一直昏迷的病人突然清醒;卧床数年的病人突然能走动;食欲丧失的病人突然想吃东西等等。这些行为会一度让人误以为病情好转,实际上就是人们所说的“回光返照”,没过多久,病人就会走向真正的死亡。
对于“回光返照”,很多人百思不得其解,目前也很少关于这方面的书籍。根据医生多年的从业经验和相关科研学者的研究,我们可以从科学及人性这两个角度去推测发生这种现象的原因。
科学角度:激素的异常分泌
三磷酸腺苷(ATP)是人体储能、供能的重要物质,当人濒死时,该物质会应激迅速变为二磷酸腺苷,同时释放出巨大能量,给各器官组织特别是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以强大的动力,使肾上腺分沁大量的肾上腺素和皮质激素。
肾上腺素广泛用于抢救,能兴奋心脏、收缩血管、升高血压,因此能够挽救休克,让病人出现异常的好转。但二磷酸腺苷的能源只能维持很短暂的时间,时效一过,迎接病人的就是死亡。
人性角度:病人预知死亡后的“垂死挣扎”
如果单纯从肾上腺激素的异常分泌来解释“回光返照”,似乎有点过于单薄,在临床上会经常需要用肾上腺素来救治病人,但从未出现突然清醒的情况。于是有人推断,“回光返照”还与病人的自我认知有关。
病人死亡前器官的衰竭过程较为缓和,对自己身体的状态有比较清醒的了解,知道自己不久于人世,于是积攒精力,用尽最后的力气来交代比较重要的后事或与重视的家庭成员进行交流。
此外,还有一种可能性,就是与亲人的选择性记忆有关,他们会下意识地记住病人临终前状态比较好的片断,而忽略掉那些不是那么好的时段,再加上,亲朋好友之间的交谈又会强化这种记忆,以至于觉得病人发生了“回光返照”。
无论“回光返照”是科学所致还是人性所致,这种现象对于病人亲属来说都是很好的存在,但并不是人在弥留之际都会“回光返照”,所以大家要珍惜相处的每分每秒,以免后悔莫及。
【免责申明:本文由第三方发布,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网络技术服务,对文章的原创性及内容真实性不做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和其他问题需与本网联系的,请发邮件至fw@familydoctor.com.cn,我们将会定期收集意见并促进解决。】
推荐阅读 更多>
- test2023/09/05
- 广州哪家医院看男科比较好-如何治疗男性疾病..2021/04/13
- 福州治疗男科需要多少钱-男科病去哪家医院比..2021/04/08
- 杭州牛皮癣医院-杭州银屑病医院哪家好-杭州..2021/03/31
- 南京治疗白癜风医院-如何有效治疗白癜风?2023/03/21
- 2023医保划转调整,年满70周岁的退休人..2023/02/13
- 广州男科医院-尖锐湿疣是什么病2023/02/13
- 每月进入医保个人账户的钱少了,为什么?2023/02/13
- 医保迎新变化!2023年起,个人医保或将取..2023/02/13
- 医保个人账户改革已定,有几个弊端,会增加退..2023/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