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常见的出血性疾病有哪些
小儿出血性疾病包括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过敏性紫癜、血友病、维生素 K 缺乏症、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等。
1.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一种免疫介导的血小板破坏增多和生成减少的出血性疾病。儿童多为急性型,发病前常有病毒感染史。主要表现为皮肤、黏膜自发性出血,如瘀点、瘀斑,严重者可有鼻出血、牙龈出血、消化道出血等。治疗包括糖皮质激素、免疫球蛋白、脾切除等。常用药物有泼尼松、地塞米松、丙种球蛋白等。
2. 过敏性紫癜:是一种常见的血管变态反应性疾病,多由感染、食物过敏、药物过敏等引起。主要表现为皮肤紫癜,多位于下肢及臀部,对称分布,还可伴有腹痛、关节痛、血尿、蛋白尿等。治疗包括去除诱因、抗过敏、改善血管通透性等。常用药物有氯苯那敏、维生素 C、钙剂等。
3. 血友病:是一组遗传性凝血因子缺乏引起的出血性疾病。分为血友病 A(缺乏凝血因子Ⅷ)和血友病 B(缺乏凝血因子Ⅸ)。主要表现为自幼反复发生的自发性出血,关节、肌肉出血较为常见。治疗主要是补充相应的凝血因子,如凝血因子Ⅷ制剂、凝血因子Ⅸ制剂等。
4. 维生素 K 缺乏症:多由于维生素 K 摄入不足、吸收不良或合成障碍所致。常见于新生儿及小婴儿,主要表现为皮肤瘀斑、鼻出血、消化道出血等。治疗主要是补充维生素 K,常用的有维生素 K₁。
5.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是在多种致病因素作用下,发生广泛的微血管内血栓形成,消耗大量凝血因子和血小板,并继发纤溶亢进,引起全身性出血的综合征。常继发于严重感染、恶性肿瘤、产科意外等。治疗包括去除病因、抗凝治疗、补充凝血因子等。常用药物有肝素、新鲜冰冻血浆等。
小儿出血性疾病种类较多,且病情复杂。家长一旦发现孩子有异常出血表现,应及时带孩子到正规医院就诊,明确诊断,进行规范治疗。
【免责申明:本文由第三方发布,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网络技术服务,对文章的原创性及内容真实性不做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和其他问题需与本网联系的,请发邮件至fw@familydoctor.com.cn,我们将会定期收集意见并促进解决。】
推荐阅读 更多>
- test2023/09/05
- 广州哪家医院看男科比较好-如何治疗男性疾病..2021/04/13
- 福州治疗男科需要多少钱-男科病去哪家医院比..2021/04/08
- 杭州牛皮癣医院-杭州银屑病医院哪家好-杭州..2021/03/31
- 南京治疗白癜风医院-如何有效治疗白癜风?2023/03/21
- 2023医保划转调整,年满70周岁的退休人..2023/02/13
- 广州男科医院-尖锐湿疣是什么病2023/02/13
- 每月进入医保个人账户的钱少了,为什么?2023/02/13
- 医保迎新变化!2023年起,个人医保或将取..2023/02/13
- 医保个人账户改革已定,有几个弊端,会增加退..2023/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