溃疡性结肠炎用药全解析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病因尚不十分清楚的结肠和直肠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病变局限于大肠黏膜及黏膜下层。其病程漫长,常反复发作,给患者的生活和健康带来了极大的困扰。药物治疗是溃疡性结肠炎治疗的重要手段,合理用药对于控制病情、缓解症状、预防复发具有关键作用。本文将详细介绍溃疡性结肠炎的常用药物。
二、氨基水杨酸类药物 (一)柳氮磺吡啶(SASP)1. 作用机制
柳氮磺吡啶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经典药物。它由磺胺吡啶和5 - 氨基水杨酸(5 - ASA)通过偶氮键连接而成。口服后,大部分药物到达结肠,在肠道细菌的作用下,偶氮键断裂,释放出磺胺吡啶和5 - ASA。5 - ASA是主要的有效成分,它可以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减轻炎症反应,同时还能抑制白三烯的产生,降低炎症介质的活性,从而发挥抗炎作用。
2. 适用情况
适用于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以及重度患者在缓解期的维持治疗。对于病变局限在直肠和乙状结肠的患者,也可以采用栓剂或灌肠剂的形式局部用药,能直接作用于病变部位,提高疗效。
3. 用法用量
口服给药,一般初始剂量为每天2 - 3g,分3 - 4次服用。病情缓解后可逐渐减量至每天1 - 2g,维持治疗1 - 2年。使用栓剂时,每晚睡前将栓剂塞入肛门内,每次1粒;灌肠剂则每晚保留灌肠1次。
4. 不良反应
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恶心、呕吐、食欲减退、头痛等,这些症状通常在用药初期出现,随着用药时间的延长可能会逐渐减轻。此外,还可能出现皮疹、粒细胞减少、肝功能损害等不良反应,因此在用药期间需要定期检查血常规和肝功能。
(二)美沙拉嗪1. 作用机制
美沙拉嗪是5 - ASA的新型制剂,其作用机制与柳氮磺吡啶中的5 - ASA相似,能够直接作用于肠道黏膜,抑制炎症介质的合成和释放,减轻肠道炎症。与柳氮磺吡啶相比,美沙拉嗪不需要在肠道细菌的作用下分解,避免了磺胺吡啶的不良反应。
2. 适用情况
可用于各种程度的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包括活动期和缓解期。对于对柳氮磺吡啶不耐受或过敏的患者,美沙拉嗪是更好的选择。
3. 用法用量
根据剂型不同,用法也有所差异。口服制剂有肠溶片、缓释片等,一般每天剂量为1.5 - 4g,分3 - 4次服用。栓剂和灌肠剂适用于病变局限在直肠和乙状结肠的患者,用法与柳氮磺吡啶的栓剂和灌肠剂类似。
4. 不良反应
相对较少,主要不良反应包括轻微的胃肠道不适,如腹痛、腹泻等,少数患者可能会出现头痛、头晕等症状。
三、糖皮质激素类药物 (一)泼尼松1. 作用机制
泼尼松是一种人工合成的糖皮质激素,具有强大的抗炎、免疫抑制作用。它可以抑制炎症细胞的聚集和活化,减少炎症介质的释放,降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从而减轻肠道炎症和水肿。同时,泼尼松还能抑制免疫系统的功能,减少免疫复合物的形成,缓解免疫反应对肠道的损伤。
2. 适用情况
适用于中、重度溃疡性结肠炎的急性发作期,能迅速控制炎症,缓解症状。对于氨基水杨酸类药物治疗无效的患者,也可以使用糖皮质激素。
3. 用法用量
口服给药,一般初始剂量为每天30 - 60mg,早晨一次顿服或分2 - 3次服用。病情缓解后逐渐减量,每周减量5 - 10mg,减至每天10 - 15mg时,可改为隔天一次顿服,维持治疗一段时间后停药。对于病变局限在直肠和乙状结肠的患者,也可以采用氢化可的松灌肠剂进行局部治疗。
4. 不良反应
长期大量使用糖皮质激素会引起一系列不良反应,如满月脸、水牛背、向心性肥胖、血糖升高、血压升高、骨质疏松等。此外,还可能增加感染的风险,导致胃肠道溃疡、出血等并发症。因此,在使用糖皮质激素期间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和不良反应,及时调整用药剂量。
(二)布地奈德1. 作用机制
布地奈德是一种新型的糖皮质激素,具有较强的局部抗炎作用,而全身不良反应相对较少。它可以与糖皮质激素受体结合,调节基因表达,抑制炎症介质的合成和释放,减轻肠道炎症。同时,布地奈德在肝脏内迅速代谢,首过效应明显,进入血液循环的药物量较少,从而减少了全身不良反应的发生。
2. 适用情况
适用于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尤其是病变局限在回肠末段和右半结肠的患者。也可用于对传统糖皮质激素治疗反应不佳或不良反应较大的患者。
3. 用法用量
口服制剂一般每天剂量为9mg,晨服。灌肠剂则每晚保留灌肠1次,每次剂量根据病情而定,一般为2mg - 4mg。
4. 不良反应
相对较轻,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局部刺激症状,如肛门瘙痒、直肠不适等。少数患者可能会出现轻微的全身不良反应,如头痛、恶心等,但发生率明显低于传统糖皮质激素。
四、免疫抑制剂 (一)硫唑嘌呤1. 作用机制
硫唑嘌呤是一种嘌呤类似物,它在体内代谢为6 - 巯基嘌呤,通过抑制淋巴细胞的增殖和活化,发挥免疫抑制作用。它可以减少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的数量,降低免疫系统的活性,从而减轻肠道的免疫炎症反应。
2. 适用情况
适用于对糖皮质激素依赖或耐药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以及病情反复发作、难以控制的患者。硫唑嘌呤可以与糖皮质激素联合使用,减少糖皮质激素的用量,降低其不良反应。
3. 用法用量
口服给药,一般初始剂量为每天1 - 2mg/kg,分1 - 2次服用。由于硫唑嘌呤的起效时间较慢,通常需要3 - 6个月才能发挥明显的疗效,因此在用药初期需要与糖皮质激素联合使用。病情缓解后可逐渐减量至维持剂量,一般为每天0.5 - 1mg/kg。
4. 不良反应
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骨髓抑制,表现为白细胞、血小板减少等,因此在用药期间需要定期检查血常规。还可能出现肝功能损害、胃肠道反应、感染等不良反应。此外,硫唑嘌呤有潜在的致癌风险,长期使用时需要密切关注。
(二)环孢素1. 作用机制
环孢素是一种强效的免疫抑制剂,它可以选择性地抑制T淋巴细胞的活化和增殖,阻断白细胞介素 - 2等细胞因子的合成和释放,从而抑制免疫系统的功能。在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中,环孢素可以减轻肠道的免疫炎症反应,促进肠道黏膜的修复。
2. 适用情况
适用于重度溃疡性结肠炎经糖皮质激素治疗无效的患者,可作为挽救治疗的药物。
3. 用法用量
一般采用静脉滴注的方式给药,初始剂量为每天4 - 8mg/kg,持续静脉滴注。病情缓解后可改为口服制剂维持治疗,剂量为每天5 - 10mg/kg,分2次服用。
4. 不良反应
环孢素的不良反应较多,常见的包括肾毒性、高血压、感染、牙龈增生、多毛症等。因此,在使用环孢素期间需要密切监测肾功能、血压等指标,及时调整用药剂量。
五、生物制剂 (一)英夫利昔单抗1. 作用机制
英夫利昔单抗是一种人鼠嵌合型单克隆抗体,能够特异性地结合肿瘤坏死因子 - α(TNF - α),阻断其与受体的结合,从而抑制TNF - α的生物学活性。TNF - α是一种重要的炎症介质,在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病机制中起着关键作用。英夫利昔单抗通过抑制TNF - α的活性,减轻炎症反应,促进肠道黏膜的愈合。
2. 适用情况
适用于中、重度溃疡性结肠炎经传统治疗(如氨基水杨酸类药物、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无效或对上述药物不耐受的患者。对于病情严重、有穿孔或出血等并发症风险的患者,英夫利昔单抗也可以作为一线治疗药物。
3. 用法用量
静脉滴注给药,首次剂量为每千克体重5mg,在第0、2、6周分别给药一次,之后每8周给药一次。具体的用药剂量和疗程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反应进行调整。
4. 不良反应
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输液反应,如发热、寒战、皮疹、瘙痒等,一般在输液过程中或输液后短时间内出现,通过减慢输液速度或使用抗过敏药物可以缓解。此外,还可能增加感染的风险,尤其是结核感染,因此在使用英夫利昔单抗前需要进行结核筛查。长期使用还可能有潜在的肿瘤发生风险。
(二)阿达木单抗1. 作用机制
阿达木单抗是一种全人源化单克隆抗体,同样可以特异性地结合TNF - α,阻断其生物学活性,减轻炎症反应。与英夫利昔单抗相比,阿达木单抗的免疫原性较低,不良反应相对较少。
2. 适用情况
适用于对传统治疗无效或不耐受的中、重度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也可用于英夫利昔单抗治疗失败的患者。
3. 用法用量
皮下注射给药,初始剂量为160mg(分4个不同部位注射),第2周剂量为80mg,之后每2周剂量为40mg。
4. 不良反应
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注射部位反应,如红肿、疼痛、瘙痒等,一般症状较轻,可自行缓解。也可能增加感染的风险,以及出现头痛、恶心、关节痛等不良反应。
六、益生菌1. 作用机制
益生菌可以调节肠道菌群的平衡,抑制有害菌的生长和繁殖,增强肠道屏障功能。它们可以产生短链脂肪酸等有益代谢产物,为肠道黏膜细胞提供能量,促进肠道黏膜的修复和再生。同时,益生菌还能调节免疫系统的功能,减轻肠道的免疫炎症反应。
2. 适用情况
可作为溃疡性结肠炎的辅助治疗药物,适用于各个阶段的患者。尤其是在使用抗生素、免疫抑制剂等药物治疗后,肠道菌群失调的情况下,补充益生菌可以帮助恢复肠道正常菌群,改善肠道功能。
3. 用法用量
常见的益生菌制剂有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地衣芽孢杆菌活菌胶囊等。一般按照说明书的推荐剂量服用,每天2 - 3次,每次1 - 2粒。
4. 不良反应
通常安全性较高,不良反应较少。少数患者可能会出现轻微的胃肠道不适,如腹胀、腹泻等,一般在继续用药后会逐渐缓解。
七、结语溃疡性结肠炎的药物治疗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病变部位、个体差异等因素综合考虑,选择合适的药物和治疗方案。在治疗过程中,患者需要严格按照医生的嘱咐用药,定期复查,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和不良反应。同时,还需要注意饮食调整和生活方式的改变,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保持充足的睡眠和良好的心态,以提高治疗效果,减少疾病的复发。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相信会有更多更有效的治疗药物和方法出现,为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前景。
【免责申明:本文由第三方发布,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网络技术服务,对文章的原创性及内容真实性不做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和其他问题需与本网联系的,请发邮件至fw@familydoctor.com.cn,我们将会定期收集意见并促进解决。】
推荐阅读 更多>
- test2023/09/05
- 广州哪家医院看男科比较好-如何治疗男性疾病..2021/04/13
- 福州治疗男科需要多少钱-男科病去哪家医院比..2021/04/08
- 杭州牛皮癣医院-杭州银屑病医院哪家好-杭州..2021/03/31
- 南京治疗白癜风医院-如何有效治疗白癜风?2023/03/21
- 2023医保划转调整,年满70周岁的退休人..2023/02/13
- 广州男科医院-尖锐湿疣是什么病2023/02/13
- 每月进入医保个人账户的钱少了,为什么?2023/02/13
- 医保迎新变化!2023年起,个人医保或将取..2023/02/13
- 医保个人账户改革已定,有几个弊端,会增加退..2023/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