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路感染有3种药最有效,你知道是哪些吗?
尿路感染,简称尿感,是指病原体在尿路中生长、繁殖而引起的感染性疾病。病原体可包括细菌、真菌、支原体、衣原体、病毒等。其中,细菌感染是最为常见的类型,尤其是大肠埃希菌,约占门诊尿路感染患者病原菌的80% - 90%。
(二)症状表现1. 急性单纯性膀胱炎:主要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等膀胱刺激征,部分患者可有耻骨上区疼痛或压痛,一般无全身感染症状。尿液外观可呈混浊,有异味,约30%患者可出现血尿。
2. 急性肾盂肾炎:除了有尿频、尿急、尿痛等膀胱刺激征外,还会出现发热(体温可达38℃以上)、寒战、头痛、全身酸痛、恶心、呕吐等全身症状。部分患者有一侧或双侧肋脊角或输尿管点压痛和(或)肾区叩击痛。
3. 无症状细菌尿:患者有真性细菌尿,但无尿路感染的症状,常在健康人群中进行筛选或因其他肾脏疾病做常规尿细菌学检查时发现。
(三)危害如果尿路感染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可能会引发一系列严重的并发症。对于急性肾盂肾炎患者,若病情严重或治疗不彻底,可能会发展为肾乳头坏死、肾周围脓肿等。长期反复的尿路感染还可能导致慢性肾盂肾炎,最终发展为慢性肾衰竭。此外,尿路感染还可能引起败血症,危及生命。
二、治疗尿路感染的常用药物概述 (一)药物治疗的原则治疗尿路感染的主要目标是清除病原体,缓解症状,防止复发,预防并发症。在选择药物时,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病原菌种类及其对药物的敏感性等因素综合考虑。一般来说,对于急性单纯性膀胱炎,通常采用短程疗法;而对于急性肾盂肾炎,则需要使用较长疗程的抗生素治疗。同时,在治疗过程中,还需要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和相互作用。
(二)影响药物选择的因素1. 病原菌的种类:不同的病原菌对药物的敏感性不同。例如,大肠埃希菌对喹诺酮类、头孢菌素类等药物较为敏感;而葡萄球菌属对苯唑西林、氯唑西林等药物敏感。因此,在选择药物之前,较好进行尿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以明确病原菌种类,并选择敏感的药物进行治疗。
2. 患者的基础疾病:如果患者有糖尿病、免疫功能低下等基础疾病,可能会影响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例如,糖尿病患者容易发生尿路感染,且病情往往较为复杂,治疗时需要选择更有效的药物,并适当延长疗程。
3. 药物的不良反应:不同的药物有不同的不良反应。例如,喹诺酮类药物可能会引起胃肠道不适、中枢神经系统反应等;磺胺类药物可能会引起过敏反应、结晶尿等。因此,在选择药物时,需要考虑患者的个体情况,避免使用可能会引起严重不良反应的药物。
三、三种治疗尿路感染最有效的药物 (一)喹诺酮类药物1. 代表药物及作用机制
- 常用的喹诺酮类药物有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等。这类药物主要通过抑制细菌DNA旋转酶(细菌拓扑异构酶Ⅱ)的活性,阻碍细菌DNA复制,从而达到杀菌的目的。它们具有抗菌谱广、抗菌活性强的特点,对革兰阴性菌和革兰阳性菌都有较好的抗菌作用,尤其对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属、变形杆菌属等革兰阴性杆菌有高度的抗菌活性。
2. 临床应用情况
- 在临床上,喹诺酮类药物是治疗尿路感染的常用药物之一。对于急性单纯性膀胱炎,一般采用单剂量或3日疗法,常用剂量为左氧氟沙星0.2g,每日2次;环丙沙星0.25g,每日2次。对于急性肾盂肾炎,通常需要使用7 - 14日的疗程,剂量可适当增加,如左氧氟沙星0.5g,每日1次。
3. 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
- 喹诺酮类药物的不良反应相对较少,但也可能会出现一些副作用。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胃肠道反应,如恶心、呕吐、腹泻等;中枢神经系统反应,如头痛、头晕、失眠等;还可能会影响软骨发育,因此孕妇、哺乳期妇女和18岁以下儿童禁用。此外,使用喹诺酮类药物时应避免暴露在阳光下,以免发生光敏反应。
(二)头孢菌素类药物1. 代表药物及作用机制
- 常用的头孢菌素类药物有头孢呋辛、头孢克肟等。头孢菌素类药物通过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来发挥杀菌作用。它们具有抗菌谱广、杀菌力强、过敏反应较青霉素类少见等优点。不同代的头孢菌素对细菌的抗菌活性有所差异,一般来说,第三代头孢菌素对革兰阴性菌的抗菌作用较强,对β - 内酰胺酶的稳定性较高。
2. 临床应用情况
- 对于轻度至中度的尿路感染,头孢菌素类药物可以作为一线治疗药物。例如,头孢呋辛酯常用于治疗急性单纯性膀胱炎,成人常用剂量为0.25g,每日2次,疗程为3 - 7日。头孢克肟可用于治疗急性肾盂肾炎,成人常用剂量为0.1g,每日2次,疗程为10 - 14日。
3. 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
- 头孢菌素类药物的不良反应主要包括过敏反应,如皮疹、瘙痒、荨麻疹等,严重者可发生过敏性休克。此外,还可能会出现胃肠道反应、肝肾功能损害等。在使用头孢菌素类药物前,应详细询问患者的过敏史,对头孢菌素类过敏者禁用。同时,使用期间应避免饮酒,以免发生双硫仑样反应。
(三)磺胺类药物1. 代表药物及作用机制
- 复方磺胺甲噁唑是常用的磺胺类药物。它是磺胺甲噁唑(SMZ)与甲氧苄啶(TMP)的复方制剂,通过抑制细菌的叶酸代谢来发挥抗菌作用。磺胺甲噁唑可与对氨基苯甲酸(PABA)竞争二氢叶酸合成酶,阻止二氢叶酸的合成;甲氧苄啶则抑制二氢叶酸还原酶,使二氢叶酸不能还原为四氢叶酸,从而阻碍细菌核酸的合成,达到抗菌的目的。
2. 临床应用情况
- 复方磺胺甲噁唑对尿路感染有较好的疗效,尤其适用于治疗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属等引起的急性单纯性膀胱炎。成人常用剂量为每次2片,每日2次,疗程为3日。
3. 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
- 磺胺类药物的不良反应较多,常见的有过敏反应,如皮疹、药热等;还可能会引起结晶尿、血尿等泌尿系统损害,因此在使用期间应多饮水,以增加尿量,降低尿中药物浓度。此外,磺胺类药物还可能会影响造血系统,导致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等。对磺胺类药物过敏者、孕妇、哺乳期妇女、严重肝肾功能损害者禁用。
四、药物治疗的注意事项 (一)遵医嘱用药患者在使用治疗尿路感染的药物时,必须严格按照医生的嘱咐用药,包括药物的剂量、用法、疗程等。不要自行增减剂量或停药,以免影响治疗效果或导致病情复发。例如,对于急性肾盂肾炎患者,如果疗程不足,可能会导致细菌未被彻底清除,从而引起病情反复。
(二)观察药物疗效和不良反应在用药过程中,患者需要密切观察自己的症状变化,如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是否缓解,体温是否恢复正常等。同时,要注意观察是否出现药物的不良反应,如出现恶心、呕吐、皮疹等不适症状,应及时告知医生。
(三)联合用药的问题在某些情况下,医生可能会根据患者的病情选择联合使用药物。联合用药可以增强抗菌效果,但也可能会增加药物的不良反应和相互作用。因此,在联合用药时,患者需要严格遵循医生的建议,不要自行联合使用药物。
五、其他辅助治疗方法 (一)多饮水多饮水、勤排尿是预防和治疗尿路感染的重要措施之一。多饮水可以增加尿量,对尿路起到冲洗作用,减少细菌在尿路中的停留时间,有助于细菌和炎性分泌物的排出。建议患者每日饮水量不少于2000ml。
(二)注意个人卫生保持会阴部清洁卫生对于预防和治疗尿路感染也非常重要。女性在经期、孕期等特殊时期更要注意个人卫生,勤换卫生巾和内裤。男性要注意清洗包皮垢,避免细菌滋生。
(三)增强免疫力患者可以通过适当的运动、合理的饮食、充足的睡眠等方式来增强自身免疫力。例如,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游泳等;多吃富含维生素和蛋白质的食物,如新鲜蔬菜、水果、牛奶、鸡蛋等。
六、总结尿路感染是一种常见的泌尿系统疾病,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对患者的健康造成严重影响。在治疗尿路感染时,喹诺酮类、头孢菌素类和磺胺类这三种药物是常用且有效的药物,但每种药物都有其特点、适用范围和不良反应。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应严格遵医嘱用药,同时注意观察药物疗效和不良反应。此外,结合多饮水、注意个人卫生、增强免疫力等辅助治疗方法,可以提高治疗效果,预防尿路感染的复发。
【免责申明:本文由第三方发布,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网络技术服务,对文章的原创性及内容真实性不做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和其他问题需与本网联系的,请发邮件至fw@familydoctor.com.cn,我们将会定期收集意见并促进解决。】
推荐阅读 更多>
- test2023/09/05
- 广州哪家医院看男科比较好-如何治疗男性疾病..2021/04/13
- 福州治疗男科需要多少钱-男科病去哪家医院比..2021/04/08
- 杭州牛皮癣医院-杭州银屑病医院哪家好-杭州..2021/03/31
- 南京治疗白癜风医院-如何有效治疗白癜风?2023/03/21
- 2023医保划转调整,年满70周岁的退休人..2023/02/13
- 广州男科医院-尖锐湿疣是什么病2023/02/13
- 每月进入医保个人账户的钱少了,为什么?2023/02/13
- 医保迎新变化!2023年起,个人医保或将取..2023/02/13
- 医保个人账户改革已定,有几个弊端,会增加退..2023/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