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梗来袭,这三处疼痛需警惕!
在现代社会,心血管疾病已经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一大“杀手”,而心肌梗死(简称心梗)更是其中最为凶险的病症之一。很多人都知道,心梗发作时可能会有胸痛的症状,但实际上,除了典型的胸痛,身体的其他部位也可能出现疼痛信号,这些疼痛往往容易被忽视,从而延误了较佳的治疗时机。本文将详细介绍心梗一般会引发疼痛的三处部位,希望能帮助大家提高对心梗的认识和警惕。
一、胸部疼痛——心梗最典型的信号胸部疼痛是心梗最为常见和典型的症状,大约有 70% - 80%的心梗患者会出现这种症状。这种疼痛通常具有以下特点:
1. 疼痛性质:多为压榨性、闷痛或紧缩感,就好像有一块大石头压在胸口,让人喘不过气来。有些患者还会描述为一种濒死感,感觉自己随时都可能失去生命。
2. 疼痛部位:主要位于胸骨后或心前区,也就是胸部的中央偏左的位置。疼痛范围可能会比较广泛,可放射至心前区、肩部、左臂内侧、无名指和小指等部位。
3. 疼痛持续时间:一般持续时间较长,通常超过 30 分钟,甚至可达数小时。与一般的心绞痛不同,心绞痛的疼痛持续时间较短,一般在 3 - 5 分钟内可缓解。
4. 伴随症状:除了胸痛,患者还可能伴有恶心、呕吐、出汗、呼吸困难、头晕等症状。这些伴随症状的出现往往提示病情较为严重,需要及时就医。
胸部疼痛作为心梗的典型症状,虽然容易引起人们的注意,但也有部分患者的胸痛症状并不典型,可能表现为轻微的隐痛或钝痛,容易被误认为是其他疾病,如胸膜炎、肋软骨炎等。因此,对于有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如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吸烟等)的人群,一旦出现胸部疼痛,尤其是疼痛持续不缓解或伴有其他不适症状时,应高度警惕心梗的可能,及时前往医院进行检查和治疗。
二、肩部和手臂疼痛——容易被忽视的心梗信号除了胸部疼痛,肩部和手臂疼痛也是心梗常见的放射痛部位之一。这种疼痛通常发生在左侧肩部和手臂,有时也会放射至右侧,但相对较少见。
1. 疼痛特点:肩部和手臂的疼痛一般为放射性疼痛,疼痛程度轻重不一,可为隐痛、胀痛或刺痛。疼痛可能会逐渐加重,也可能会时轻时重。有些患者可能会感觉肩部和手臂有一种沉重感或麻木感,活动时疼痛可能会加剧。
2. 发病机制:肩部和手臂的疼痛是由于心脏的神经与肩部、手臂的神经在脊髓中存在共同的传导通路。当心肌发生梗死时,心脏的神经受到刺激,这种刺激信号会通过共同的传导通路传导至肩部和手臂的神经,从而引起这些部位的疼痛。
3. 容易误诊的原因:由于肩部和手臂疼痛在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很多人会将其归咎于肩周炎、颈椎病或过度劳累等原因,而忽视了可能是心梗的信号。尤其是一些中老年人,本身就患有肩周炎或颈椎病等疾病,更容易将肩部和手臂的疼痛与这些疾病联系起来,从而延误了心梗的诊断和治疗。
因此,对于有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人群,如果出现不明原因的肩部和手臂疼痛,尤其是左侧肩部和手臂疼痛,且伴有胸部不适、呼吸困难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进行心电图、心肌酶等相关检查,以排除心梗的可能。
三、上腹部疼痛——易与消化系统疾病混淆的心梗信号上腹部疼痛也是心梗容易被忽视的症状之一。有些心梗患者在发作时,疼痛可能会放射至上腹部,导致患者误以为是消化系统疾病,如胃溃疡、胆囊炎、胆结石等。
1. 疼痛特点:上腹部疼痛通常表现为胀痛、隐痛或钝痛,疼痛部位主要位于上腹部正中或偏左的位置。疼痛可能会伴有恶心、呕吐、腹胀等消化系统症状,容易与消化系统疾病相混淆。
2. 发病机制:心脏和胃肠道的神经支配有一定的重叠,当心肌梗死发生时,刺激信号可能会通过神经传导至胃肠道,引起胃肠道的痉挛和疼痛。此外,心梗发作时,患者的交感神经兴奋,也会导致胃肠道的蠕动减慢,引起消化不良、腹胀等症状。
3. 误诊的危害:由于上腹部疼痛与消化系统疾病的症状相似,很多患者会自行服用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的药物,而不去医院进行进一步的检查。这样不仅会延误心梗的治疗时机,还可能会因为服用不当的药物而加重病情。
因此,对于有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人群,如果出现不明原因的上腹部疼痛,尤其是伴有胸部不适、呼吸困难、出汗等症状时,应警惕心梗的可能,及时前往医院进行心电图、心肌酶等相关检查,以明确诊断。
四、如何识别和应对心梗引起的疼痛1. 提高警惕:对于有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人群,如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吸烟、肥胖等,应提高对心梗的警惕性,了解心梗的常见症状和不典型症状。一旦出现上述三处疼痛或其他可疑症状,应及时就医。
2. 及时就医:如果出现疑似心梗的症状,应立即停止活动,原地休息,并呼叫急救人员。在等待急救人员的过程中,可以舌下含服硝酸甘油等药物,以缓解疼痛。但需要注意的是,硝酸甘油并不是对所有的心梗患者都有效,如果服用后症状不缓解,应继续等待急救人员的到来。
3. 医院检查:到达医院后,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和相关检查结果,如心电图、心肌酶、心脏超声等,来明确是否患有心梗。一旦确诊为心梗,应立即进行治疗,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介入治疗和手术治疗等。
4. 预防措施:预防心梗的发生是关键。日常生活中,应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控制体重等。同时,应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和治疗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如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
五、案例分析为了更好地说明心梗三处疼痛的特点和危害,下面我们来看几个实际案例。
案例一:李先生,55 岁,有高血压和高血脂病史。一天晚上,他突然感到胸部剧烈疼痛,伴有压榨感和呼吸困难。他以为是心绞痛发作,便舌下含服了一片硝酸甘油,但症状并没有缓解。随后,疼痛逐渐放射至左侧肩部和手臂,李先生这才意识到情况不妙,立即呼叫了急救人员。到达医院后,经过检查,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医生立即为李先生进行了介入治疗,成功开通了堵塞的血管,李先生的病情得到了及时控制。
案例二:王女士,60 岁,患有糖尿病。一天下午,她突然感到上腹部疼痛,伴有恶心、呕吐。她以为是吃坏了肚子,便自行服用了一些治疗消化不良的药物,但症状并没有缓解。几个小时后,王女士的疼痛症状加重,还出现了呼吸困难、出汗等症状。家人赶紧将她送往医院。经过检查,发现王女士是急性心肌梗死发作。由于延误了治疗时机,王女士的病情比较严重,经过医生的全力抢救,才脱离了生命危险。
案例三:张先生,45 岁,平时工作繁忙,经常熬夜。一天早上,他突然感到左侧肩部和手臂疼痛,以为是肩周炎发作,便自行贴了一些膏药。但疼痛并没有缓解,反而逐渐加重。下午,张先生还出现了胸部不适、呼吸困难等症状。他这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前往医院就诊。经过检查,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医生为张先生进行了药物治疗和介入治疗,张先生的病情逐渐好转。
通过以上案例可以看出,心梗的症状并不总是典型的胸痛,肩部和手臂疼痛、上腹部疼痛等不典型症状也可能是心梗的信号。因此,我们要提高对心梗的认识和警惕,及时识别和应对这些疼痛症状,以降低心梗的死亡率和致残率。
六、总结心梗是一种严重的心血管疾病,其症状表现多样,除了典型的胸部疼痛外,肩部和手臂疼痛、上腹部疼痛等不典型症状也较为常见。这些不典型症状容易被忽视或误诊,从而延误了心梗的治疗时机。因此,我们要提高对心梗的认识和警惕,尤其是有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人群,要了解心梗的常见症状和不典型症状,一旦出现可疑症状,应及时就医。同时,我们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定期进行体检,预防心梗的发生。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认识心梗,保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免责申明:本文由第三方发布,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网络技术服务,对文章的原创性及内容真实性不做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和其他问题需与本网联系的,请发邮件至fw@familydoctor.com.cn,我们将会定期收集意见并促进解决。】
推荐阅读 更多>
- test2023/09/05
- 广州哪家医院看男科比较好-如何治疗男性疾病..2021/04/13
- 福州治疗男科需要多少钱-男科病去哪家医院比..2021/04/08
- 杭州牛皮癣医院-杭州银屑病医院哪家好-杭州..2021/03/31
- 南京治疗白癜风医院-如何有效治疗白癜风?2023/03/21
- 2023医保划转调整,年满70周岁的退休人..2023/02/13
- 广州男科医院-尖锐湿疣是什么病2023/02/13
- 每月进入医保个人账户的钱少了,为什么?2023/02/13
- 医保迎新变化!2023年起,个人医保或将取..2023/02/13
- 医保个人账户改革已定,有几个弊端,会增加退..2023/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