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暑后该吃什么药?一篇文章为你讲清楚
在炎热的夏季,中暑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现象。当人体长时间处于高温环境中,体温调节功能失调,体内热量过度蓄积,就容易引发中暑。中暑不仅会让人感到身体不适,严重时甚至会危及生命。了解中暑后可以服用的药物,对于及时缓解症状、促进康复至关重要。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中暑后可以吃的各类药物。
一、中暑的症状与分级在探讨中暑吃什么药之前,我们需要先了解中暑的症状和分级。一般来说,中暑可以分为先兆中暑、轻度中暑和重度中暑。
(一)先兆中暑在高温环境下,出现头痛、头晕、口渴、多汗、四肢无力发酸、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等症状。体温正常或略有升高,一般不超过 38℃。此时如果及时转移到阴凉通风处,补充水分和盐分,短时间内即可恢复。
(二)轻度中暑除了先兆中暑的症状外,体温往往在 38℃以上,还会出现面色潮红、大量出汗、皮肤灼热,或出现四肢湿冷、面色苍白、血压下降、脉搏增快等表现。需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治疗,否则可能会发展为重度中暑。
(三)重度中暑重度中暑是中暑中情况最严重的一种,如不及时救治将会危急生命。分为热痉挛、热衰竭和热射病三种类型。热痉挛表现为肌肉疼痛或抽搐,通常是因为大量出汗导致体内盐分丢失过多引起的;热衰竭主要症状为头晕、头痛、心慌、口渴、恶心、呕吐、皮肤湿冷、血压下降、晕厥或神志模糊;热射病则是一种致命性急症,表现为高热(体温可达 40℃以上)、无汗和意识障碍。
二、常用的中暑治疗药物 (一)中成药1. 藿香正气类
藿香正气是治疗中暑的经典中成药,常见的剂型有藿香正气水、藿香正气胶囊、藿香正气软胶囊、藿香正气滴丸等。
藿香正气水由苍术、陈皮、厚朴(姜制)、白芷、茯苓、大腹皮、生半夏、甘草浸膏、广藿香油、紫苏叶油等药物组成。具有解表化湿、理气和中的功效。适用于外感风寒、内伤湿滞或夏伤暑湿所致的感冒,症见头痛昏重、胸膈痞闷、脘腹胀痛、呕吐泄泻;胃肠型感冒见上述证候者。对于轻度中暑引起的头晕、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有较好的缓解作用。
需要注意的是,藿香正气水中含有酒精,服用后不得驾驶机、车、船、从事高空作业、机械作业及操作精密仪器。而藿香正气胶囊、软胶囊、滴丸等剂型不含酒精,更适合对酒精过敏或不宜饮酒的人群。
2. 十滴水
十滴水由樟脑、干姜、大黄、小茴香、肉桂、辣椒、桉油组成。具有健胃、祛暑的功效。用于因中暑而引起的头晕、恶心、腹痛、胃肠不适。它的药力较为峻猛,主要用于中暑所致的头晕、恶心、腹痛、胃肠不适等症状。但孕妇忌服,驾驶员和高空作业者慎用。
3. 人丹
人丹主要由薄荷脑、肉桂、甘草、儿茶、木香、冰片、桔梗、樟脑、小茴香、草豆蔻、丁香罗勒油等组成。具有驱风健胃的功效。用于消化不良,恶心呕吐,晕船,轻度中暑,酒醉饱滞。其药性温和,适用于夏季暑热引起的头昏、头痛、恶心、胸闷等症状。
(二)西药1. 解热镇痛药
当体温超过 38.5℃时,可以使用解热镇痛药来降低体温。常用的有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等。
对乙酰氨基酚通过抑制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前列腺素(PGE1)的合成及释放,而产生周围血管扩张,引起出汗以达到解热作用,同时能抑制 PGE1、缓激肽和组胺等的作用,提高痛阈而产生镇痛效果。它的不良反应相对较少,对胃肠道刺激小,正常剂量下对肝脏无明显损害,是较为安全有效的解热镇痛药。
布洛芬具有解热、镇痛、抗炎的作用。它通过抑制环氧化酶(COX)的活性,减少前列腺素合成,从而减轻炎症反应和疼痛感受。与对乙酰氨基酚相比,布洛芬的退热作用较强,持续时间较长,但可能会引起一些胃肠道不适,如恶心、呕吐、消化不良等。
2. 补液盐
中暑时,人体会大量出汗,导致水分和电解质丢失。口服补液盐可以补充水分和电解质,维持体内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常用的口服补液盐有口服补液盐Ⅲ等。它可以预防和治疗因腹泻、呕吐、中暑等引起的轻、中度脱水,并可补充钠、钾、氯。一般按照说明书的要求将适量的补液盐溶解在水中饮用即可。
3. 镇静药
在重度中暑患者出现烦躁不安、抽搐等症状时,可能需要使用镇静药。常用的有地西泮等。地西泮具有抗焦虑、镇静催眠、抗惊厥、肌肉松弛等作用。它可以抑制中枢神经系统的过度兴奋,缓解患者的烦躁和抽搐症状。但使用时需要严格掌握剂量,避免出现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一般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三、不同中暑程度的用药选择 (一)先兆中暑对于先兆中暑患者,一般不需要服用药物。此时应尽快转移到阴凉通风处,解开衣物,用湿毛巾擦拭身体,帮助散热。同时,补充适量的水分和盐分,可以饮用淡盐水、绿豆汤、藿香正气水或人丹等。这些措施通常可以使症状在短时间内得到缓解。
(二)轻度中暑轻度中暑患者除了采取上述一般处理措施外,可以服用藿香正气类药物、十滴水或人丹等中成药来缓解症状。如果体温超过 38.5℃,可以服用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等解热镇痛药来降低体温。同时,要注意补充水分和电解质,可以饮用口服补液盐。
(三)重度中暑重度中暑是一种危急情况,需要立即送往医院进行救治。在送往医院的途中,可以采取一些紧急措施,如用冰袋敷在患者的额头、颈部、腋窝、腹股沟等大动脉处,帮助降低体温。到达医院后,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综合治疗,可能会使用到镇静药、糖皮质激素等药物,同时进行补液、纠正电解质紊乱、降温等治疗措施。
四、用药注意事项 (一)遵循医嘱无论是使用中成药还是西药,都应该遵循医生的建议。特别是对于重度中暑患者,药物的使用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二)注意药物不良反应不同的药物可能会有不同的不良反应。例如,藿香正气水中含有酒精,可能会引起过敏反应;对乙酰氨基酚过量使用可能会导致肝损伤;布洛芬可能会引起胃肠道不适等。在使用药物前,应该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了解药物的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如果在用药过程中出现不适症状,应及时停药并咨询医生。
(三)避免药物相互作用如果正在服用其他药物,在使用治疗中暑的药物时,应该告知医生,以避免药物相互作用。例如,对乙酰氨基酚与巴比妥类药物、氯霉素等合用时,可能会增加肝毒性;布洛芬与抗凝血药、降血压药等合用时,可能会影响药物的疗效或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
(四)注意饮食禁忌在中暑服药期间,应避免食用辛辣、油腻、生冷等刺激性食物,以免影响药物的疗效。同时,要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
五、中暑的预防虽然了解了中暑后可以服用的药物,但预防中暑才是关键。以下是一些预防中暑的措施:
(一)做好防晒措施在炎热的天气里,尽量避免在上午 10 点至下午 4 点之间外出。如果必须外出,应做好防晒措施,如佩戴遮阳帽、太阳镜,涂抹防晒霜等。
(二)补充水分和盐分要及时补充水分,不要等到口渴了才喝水。可以适当饮用一些淡盐水、绿豆汤、酸梅汤等,以补充水分和电解质。
(三)合理安排工作和休息时间避免长时间在高温环境下工作或活动,要合理安排工作和休息时间,每隔一段时间到阴凉通风处休息一下。
(四)穿着合适的衣物选择透气性好、浅色的衣物,有助于散热。
中暑是一种可以预防和治疗的疾病。了解中暑的症状、分级以及常用的治疗药物,对于及时处理中暑情况非常重要。在炎热的夏季,我们要做好预防措施,避免中暑的发生。如果不幸中暑,要根据中暑的程度合理选择药物进行治疗,并注意用药的注意事项。同时,如果症状严重或持续不缓解,应及时就医。
六、中暑用药的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一)儿童儿童的身体发育尚未完全成熟,在中暑用药时需要特别谨慎。对于儿童中暑,一般优先选择物理降温的方法,如用湿毛巾擦拭身体、使用退热贴等。如果需要使用药物,应选择儿童专用剂型,如对乙酰氨基酚混悬滴剂、布洛芬混悬液等。这些药物的剂量需要根据儿童的年龄和体重来确定,家长应严格按照说明书或医生的建议使用。同时,儿童中暑后可能会出现哭闹、烦躁等情况,家长要及时安抚,确保孩子能配合治疗。
(二)老年人老年人的身体机能下降,对药物的耐受性和反应性可能与年轻人不同。在使用治疗中暑的药物时,要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例如,老年人肝肾功能可能有所减退,使用对乙酰氨基酚等药物时要注意剂量,避免药物蓄积对肝肾造成损害。此外,老年人可能同时患有多种慢性疾病,正在服用其他药物,在使用中暑药物时要考虑药物相互作用的问题,较好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三)孕妇孕妇在中暑用药时需要格外小心,因为某些药物可能会对胎儿产生不良影响。一般来说,轻度中暑时应尽量采取物理方法降温,如多喝水、转移到阴凉处等。如果需要使用药物,应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相对安全的药物,如对乙酰氨基酚在孕期使用相对安全,但也需要严格控制剂量。而藿香正气水、十滴水等药物,由于其成分可能对孕妇有一定风险,通常不建议使用。
七、中暑药物的储存与保管 (一)储存条件大多数治疗中暑的药物需要在阴凉、干燥、通风的地方储存。例如,藿香正气水、人丹等中成药应避免阳光直射,放在温度不超过 20℃的地方。西药中的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等片剂或胶囊,也需要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保存,以保证药物的质量和疗效。
(二)有效期检查要定期检查家中储存的中暑药物的有效期,及时清理过期药物。过期药物的疗效可能会降低,甚至可能产生有害物质,服用后不仅不能治疗疾病,还可能对身体造成损害。
(三)妥善保管药物应放在儿童不能接触到的地方,避免儿童误服。同时,要注意区分不同药物,避免混淆。
八、中暑后药物治疗与其他治疗方法的结合 (一)物理降温在中暑治疗中,物理降温是非常重要的一环。特别是对于高热患者,在使用药物降温的同时,应配合物理降温方法。可以用湿毛巾敷在患者的额头、颈部、腋窝、腹股沟等大动脉处,每隔几分钟更换一次,以帮助散热。也可以使用冰袋,但要注意用毛巾包裹冰袋,避免直接接触皮肤,以免冻伤。此外,还可以将患者转移到空调房间,调节室内温度至 20 - 25℃,以降低环境温度,促进患者散热。
(二)饮食调理中暑后患者的身体较为虚弱,需要注意饮食调理。在药物治疗的同时,应给予患者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米粥、面条、蔬菜汤等。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胃肠道负担。同时,可以适当增加一些具有清热解暑作用的食物,如西瓜、黄瓜、苦瓜等,有助于患者恢复。
(三)休息与康复中暑患者需要充分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在药物治疗和其他治疗措施的基础上,保证充足的睡眠有助于身体的恢复。患者应尽量减少活动,避免再次暴露在高温环境中。在康复期间,可以逐渐增加活动量,但要注意循序渐进,避免剧烈运动。
中暑是夏季常见的疾病,了解中暑后可以服用的药物以及相关的注意事项,对于及时治疗中暑、促进患者康复至关重要。同时,要重视中暑的预防,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降低中暑的发生率。如果对中暑的治疗和用药有任何疑问,应及时咨询医生或药师。
【免责申明:本文由第三方发布,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网络技术服务,对文章的原创性及内容真实性不做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和其他问题需与本网联系的,请发邮件至fw@familydoctor.com.cn,我们将会定期收集意见并促进解决。】
推荐阅读 更多>
- test2023/09/05
- 广州哪家医院看男科比较好-如何治疗男性疾病..2021/04/13
- 福州治疗男科需要多少钱-男科病去哪家医院比..2021/04/08
- 杭州牛皮癣医院-杭州银屑病医院哪家好-杭州..2021/03/31
- 南京治疗白癜风医院-如何有效治疗白癜风?2023/03/21
- 2023医保划转调整,年满70周岁的退休人..2023/02/13
- 广州男科医院-尖锐湿疣是什么病2023/02/13
- 每月进入医保个人账户的钱少了,为什么?2023/02/13
- 医保迎新变化!2023年起,个人医保或将取..2023/02/13
- 医保个人账户改革已定,有几个弊端,会增加退..2023/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