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粉过敏用什么药较好?这些药物选择需知晓
花粉过敏是一种在特定季节较为常见的过敏反应,随着春季和秋季花粉传播高峰期的到来,越来越多的人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花粉过敏症状。这些症状可能包括打喷嚏、流鼻涕、眼睛瘙痒、皮疹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对于花粉过敏患者来说,合理用药是缓解症状、控制病情的关键。那么,花粉过敏用什么药较好呢?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
花粉过敏的症状和危害花粉过敏又称季节性变应性鼻炎,是人体接触花粉后免疫系统产生的过度反应。常见症状可分为以下几类:
- 鼻部症状:鼻痒是花粉过敏最早出现的症状之一,患者会不自觉地用手揉搓鼻子。接着会出现频繁打喷嚏,少则几个,多则十几个甚至几十个。同时,还会伴有大量清水样鼻涕,严重时需要不断擤鼻涕。此外,鼻塞也是常见症状,可单侧或双侧出现,程度轻重不一。
- 眼部症状:眼睛瘙痒是花粉过敏眼部症状的主要表现,患者会频繁揉眼。还可能出现结膜充血、水肿,眼睛发红,有异物感,部分患者会出现流泪、畏光等症状。
- 呼吸道症状:一些患者可能会出现咳嗽,多为刺激性干咳,严重时可能会影响睡眠和日常生活。少数患者还可能出现气喘、呼吸困难等症状,这可能是过敏引发了支气管痉挛,需要及时就医。
- 皮肤症状:皮肤接触花粉后可能出现皮疹,表现为红斑、丘疹,伴有瘙痒。常见于暴露部位,如面部、颈部、手臂等。
花粉过敏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引发一些并发症,如鼻窦炎、中耳炎、哮喘等,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因此,及时合理用药治疗花粉过敏非常重要。
治疗花粉过敏的常用药物抗组胺药
- 作用机制:抗组胺药通过与组胺竞争效应细胞上的组胺受体,从而阻断组胺的作用,减轻过敏症状。它可以有效缓解鼻痒、打喷嚏、流鼻涕等症状,对眼部瘙痒也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 代抗组胺药:如氯苯那敏(扑尔敏)、苯海拉明等。这类药物价格相对较低,但容易透过血 - 脑屏障,引起嗜睡、头晕、口干等不良反应,因此从事高空作业、驾驶等需要高度集中注意力工作的患者不宜使用。
- 第二代抗组胺药:如西替利嗪、氯雷他定、依巴斯汀等。与代相比,第二代抗组胺药不易透过血 - 脑屏障,嗜睡等不良反应相对较少,作用时间较长,一般每天只需服用一次。例如,氯雷他定,成人及 12 岁以上儿童每天一次,每次 10 毫克;2 - 12 岁儿童,体重 > 30 公斤者,每天一次,每次 10 毫克;体重 ≤ 30 公斤者,每天一次,每次 5 毫克。
- 第三代抗组胺药:如地氯雷他定、左西替利嗪等。第三代抗组胺药是第二代的活性代谢产物或光学异构体,疗效更好,不良反应更少。地氯雷他定的用量为成人及 12 岁以上青少年每天一次,每次 5 毫克。
鼻用糖皮质激素
- 作用机制:鼻用糖皮质激素具有强大的抗炎、抗过敏作用,能够减轻鼻黏膜的炎症反应,缓解鼻塞、流涕、打喷嚏等症状。它可以抑制多种炎症介质的释放,减少鼻黏膜的充血、水肿。
- 常用药物:如布地奈德鼻喷雾剂、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等。这些药物一般需要在鼻腔内局部使用,每天 1 - 2 次。使用时,要注意正确的喷鼻方法,以确保药物能均匀分布在鼻黏膜上。例如,布地奈德鼻喷雾剂,成人及 6 岁以上儿童,每个鼻孔各 2 喷,一日 1 次(早晨用药);或每个鼻孔各 1 喷,一日 2 次。
- 优点和注意事项:鼻用糖皮质激素疗效显著,安全性较高,是治疗花粉过敏的一线药物。但长期使用可能会出现一些局部不良反应,如鼻黏膜干燥、鼻出血等,因此使用时要严格按照医嘱,定期复查。
减充血剂
- 作用机制:减充血剂通过收缩鼻黏膜血管,减轻鼻黏膜充血、水肿,从而缓解鼻塞症状。
- 常用药物:如麻黄碱滴鼻液、赛洛唑啉滴鼻液等。一般为滴鼻使用,起效较快,但连续使用一般不超过 7 天,以免引起药物性鼻炎。
- 注意事项:减充血剂不能长期大量使用,否则可能会导致鼻黏膜反跳性充血,加重鼻塞症状。同时,高血压、冠心病等患者使用时要谨慎,因为药物可能会引起血压升高、心率加快等不良反应。
肥大细胞稳定剂
- 作用机制:肥大细胞稳定剂可以稳定肥大细胞膜,阻止肥大细胞脱颗粒,从而减少组胺等过敏介质的释放,预防过敏反应的发生。
- 常用药物:如色甘酸钠滴鼻液、色甘酸钠滴眼液等。一般需要在花粉季节来临前提前使用,以起到预防作用。
- 使用方法和特点:色甘酸钠滴鼻液,每次每侧鼻孔 1 - 2 滴,一日 4 - 6 次;色甘酸钠滴眼液,每次 1 - 2 滴,一日 4 次。这类药物起效相对较慢,但安全性较高,副作用较少。
白三烯调节剂
- 作用机制:白三烯是一种重要的炎症介质,白三烯调节剂可以阻断白三烯的作用,减轻炎症反应,对缓解鼻塞、咳嗽等症状有一定作用。
- 常用药物:如孟鲁司特钠。一般为口服给药,成人及 15 岁以上儿童,每天一次,每次 10 毫克。
- 适用情况:对于合并哮喘的花粉过敏患者,白三烯调节剂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可同时控制鼻部和呼吸道症状。
不同症状下的药物选择以鼻部症状为主
- 如果患者主要表现为鼻痒、打喷嚏、流鼻涕等症状,可优选抗组胺药。如症状较轻,可选择代抗组胺药,但要注意其嗜睡等不良反应;如症状较重或需要长期用药,可选择第二代或第三代抗组胺药。同时,可配合使用鼻用糖皮质激素,以增强治疗效果。例如,患者出现频繁打喷嚏、流鼻涕,可口服氯雷他定,同时使用布地奈德鼻喷雾剂。
- 如果鼻塞症状较为严重,可在使用抗组胺药和鼻用糖皮质激素的基础上,短期使用减充血剂缓解症状,但要注意使用时间不宜过长。
以眼部症状为主
- 对于眼睛瘙痒、发红等症状,可使用抗组胺滴眼液,如富马酸依美斯汀滴眼液,每次 1 - 2 滴,一日 2 - 4 次。同时,可配合使用肥大细胞稳定剂,如色甘酸钠滴眼液,以预防和缓解症状。
- 如果眼部症状合并鼻部症状,可同时口服抗组胺药,以达到全身治疗的效果。
以皮肤症状为主
- 皮肤出现皮疹、瘙痒等症状时,可外用糖皮质激素类药膏,如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糠酸莫米松乳膏等。一般每天涂抹 1 - 2 次,涂抹于皮疹处。
- 如果瘙痒症状严重,可口服抗组胺药缓解症状。同时,要注意避免搔抓皮肤,以免引起皮肤破损感染。
合并哮喘症状
- 对于花粉过敏合并哮喘的患者,除了使用上述治疗花粉过敏的药物外,还需要使用治疗哮喘的药物。白三烯调节剂如孟鲁司特钠可同时用于治疗鼻部和呼吸道症状。同时,可根据哮喘的严重程度使用吸入性糖皮质激素、支气管扩张剂等药物。
药物的选择和使用注意事项个体化选择
- 不同患者对药物的反应可能不同,因此在选择药物时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选择。例如,对于儿童患者,要选择安全性高、适合儿童使用的药物,如氯雷他定糖浆等;对于孕妇患者,用药要谨慎,尽量选择对胎儿影响较小的药物,如鼻用生理盐水等。
- 患者的过敏症状严重程度也是选择药物的重要依据。症状较轻的患者可选择单一药物治疗,症状较重的患者可能需要联合使用多种药物。
用药时间
- 抗组胺药和鼻用糖皮质激素一般需要在花粉季节来临前 1 - 2 周开始使用,以起到预防和控制症状的作用。如果在症状出现后才开始用药,可能需要加大剂量或联合使用其他药物才能有效控制症状。
- 减充血剂使用时间不宜过长,一般不超过 7 天;肥大细胞稳定剂需要提前使用,且使用时间相对较长,以维持稳定的预防效果。
药物不良反应
- 不同药物可能会有不同的不良反应,患者在用药过程中要密切观察。如使用抗组胺药后出现嗜睡、口干等症状,一般在停药后可逐渐缓解。使用鼻用糖皮质激素时,要注意观察是否出现鼻黏膜干燥、鼻出血等不良反应。如果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应及时停药并就医。
联合用药
- 在一些情况下,单一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时,可考虑联合用药。例如,抗组胺药和鼻用糖皮质激素联合使用,可增强治疗效果,减轻多种过敏症状。但联合用药时要注意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避免不良反应的增加。
中医治疗花粉过敏的药物- 中药方剂:中医认为花粉过敏主要是由于人体正气不足,外感风邪所致。一些中药方剂可以调节人体的免疫功能,增强正气,减轻过敏症状。例如,玉屏风散,由黄芪、白术、防风组成,具有益气固表的作用,可提高人体免疫力,预防过敏。
- 针灸治疗:针灸可以通过刺激穴位,调节人体气血运行,改善过敏体质。常用穴位有迎香、肺俞、足三里等。针灸治疗需要由专业的中医师进行操作。
结论花粉过敏的治疗药物有多种,不同药物有不同的作用机制和适用情况。在选择药物时,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病情严重程度、个体差异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同时,要注意药物的使用方法、用药时间和不良反应等。对于症状较轻的患者,可选择单一药物治疗;对于症状较重或合并其他疾病的患者,可能需要联合使用多种药物。此外,中医治疗花粉过敏也有一定的疗效,可以作为辅助治疗方法。如果患者对花粉过敏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加重,应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
【免责申明:本文由第三方发布,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网络技术服务,对文章的原创性及内容真实性不做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和其他问题需与本网联系的,请发邮件至fw@familydoctor.com.cn,我们将会定期收集意见并促进解决。】
推荐阅读 更多>
- test2023/09/05
- 广州哪家医院看男科比较好-如何治疗男性疾病..2021/04/13
- 福州治疗男科需要多少钱-男科病去哪家医院比..2021/04/08
- 杭州牛皮癣医院-杭州银屑病医院哪家好-杭州..2021/03/31
- 南京治疗白癜风医院-如何有效治疗白癜风?2023/03/21
- 2023医保划转调整,年满70周岁的退休人..2023/02/13
- 广州男科医院-尖锐湿疣是什么病2023/02/13
- 每月进入医保个人账户的钱少了,为什么?2023/02/13
- 医保迎新变化!2023年起,个人医保或将取..2023/02/13
- 医保个人账户改革已定,有几个弊端,会增加退..2023/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