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准确判断是否患上荨麻疹
荨麻疹,俗称“风疹块”,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疾病,在日常生活中困扰着不少人。它的症状表现有时较为典型,但也可能与其他皮肤问题相似,因此准确判断是否为荨麻疹十分重要。这不仅有助于患者及时采取正确的治疗措施,还能避免因误诊而延误病情。下面将从多个方面详细介绍如何确定是不是荨麻疹。
认识荨麻疹的基本概念和病因要判断是否为荨麻疹,首先需要了解它的定义和常见病因。荨麻疹是由于皮肤、黏膜小血管扩张及渗透性增加而出现的一种局限性水肿反应。其病因较为复杂,常见的因素包括以下几类。
- 食物因素:许多食物都可能成为诱发荨麻疹的原因,常见的有鱼、虾、蟹、蛋类等高蛋白食物,此外,某些植物性食物如草莓、可可、番茄等也可能引发过敏反应,导致荨麻疹。例如,有些人在食用海鲜后不久,皮肤就会出现风团、瘙痒等症状,这很可能与食物过敏有关。
- 药物因素:一些药物可以引起荨麻疹,常见的有青霉素、血清制品、各种疫苗、呋喃唑酮和磺胺等。药物引起的荨麻疹通常在用药后数小时至数天内出现,表现为皮肤瘙痒、红斑、风团等。比如,有患者在使用青霉素治疗感染性疾病时,可能会出现药物性荨麻疹。
- 感染因素:各种感染因素都可能诱发荨麻疹,包括病毒感染(如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肝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等)、细菌感染(如金黄色葡萄球菌及链球菌引起的败血症、扁桃体炎、慢性中耳炎、鼻窦炎等)、真菌感染和寄生虫感染。例如,儿童在患病毒性感冒后,可能会伴随出现荨麻疹症状。
- 物理因素:冷、热、日光、摩擦及压力等物理刺激也可能导致荨麻疹。比如,有些人在寒冷的天气中暴露皮肤后,会出现寒冷性荨麻疹,表现为接触寒冷部位的皮肤出现瘙痒性水肿和风团;还有人在运动、受热、情绪紧张等情况下,皮肤局部温度升高,会诱发胆碱能性荨麻疹。
- 动物及植物因素:如昆虫叮咬、毒毛虫刺激、某些植物花粉等。例如,在户外活动时被蚊虫叮咬后,叮咬部位可能会出现红肿、风团,这可能是蚊虫叮咬引起的荨麻疹反应;在春季花粉传播的季节,一些对花粉过敏的人接触花粉后,也可能出现荨麻疹症状。
- 精神因素:情绪波动、精神紧张、抑郁等也可能诱发荨麻疹。当人体处于精神压力较大的状态时,体内的神经内分泌系统会发生变化,从而影响免疫系统的功能,增加荨麻疹的发病风险。比如,一些学生在面临考试等重大压力时,可能会出现皮肤瘙痒、风团等荨麻疹症状。
- 遗传因素:某些类型的荨麻疹与遗传有关,如家族性冷性荨麻疹、遗传性血管性水肿等。如果家族中有荨麻疹患者,那么其他家庭成员患荨麻疹的概率可能会相对较高。
观察荨麻疹的症状表现判断是否为荨麻疹,症状表现是重要的依据。荨麻疹的症状具有一定的特征性,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风团:风团是荨麻疹最典型的症状。风团的大小和形态不一,可为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颜色可为红色、肤色或苍白色。风团通常突然出现,可在数分钟至数小时内迅速增大,然后逐渐消退,一般不会超过24小时,但新的风团可能会陆续出现。风团的发作部位不固定,可以出现在身体的任何部位,常见于躯干、四肢等。例如,患者可能在早上起床时发现身上出现了几个大小不等的红色风团,到中午时这些风团可能已经消退,但晚上又在其他部位出现了新的风团。
- 瘙痒:瘙痒是荨麻疹患者常见的伴随症状,瘙痒程度因人而异,有的患者瘙痒较轻,有的则瘙痒剧烈,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瘙痒通常在风团出现前或同时出现,患者会不自觉地搔抓皮肤,搔抓后风团可能会增多、增大。比如,有些患者在晚上睡觉时,因为皮肤瘙痒而难以入睡,不断搔抓皮肤,导致风团越来越多。
- 其他症状:部分患者可能还会伴有一些全身症状,如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道症状,这可能是由于胃肠道黏膜也受到了累及;还有些患者可能会出现呼吸困难、胸闷、心悸等呼吸道和心血管系统症状,这种情况相对较为严重,需要及时就医治疗。例如,有患者在食用了过敏食物后,不仅皮肤出现了风团和瘙痒,还伴有腹痛、腹泻等症状,这可能是食物过敏引起的荨麻疹累及了胃肠道。
了解荨麻疹的类型及特点荨麻疹有多种类型,不同类型的荨麻疹在症状表现和诱发因素等方面可能会有所差异,了解这些类型有助于更准确地判断是否为荨麻疹以及具体的类型。
- 急性荨麻疹:起病较急,常突然自觉皮肤瘙痒,很快于瘙痒部位出现大小不等的红色风团,呈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可孤立分布或扩大融合成片,皮肤表面凹凸不平,呈橘皮样外观。病情严重者可伴有心慌、烦躁、恶心、呕吐甚至血压降低等过敏性休克症状,胃肠道黏膜受累时可出现恶心、呕吐、腹痛和腹泻等症状,累及喉头、支气管时,可出现呼吸困难甚至窒息。急性荨麻疹的病程一般在6周以内,多数患者在去除病因后,经过适当的治疗可以很快痊愈。例如,患者在食用了海鲜后数小时内突然出现全身皮肤瘙痒、风团,同时伴有腹痛、腹泻等症状,这很可能是急性荨麻疹,通常在避免食用海鲜并进行抗过敏治疗后,症状会逐渐缓解。
- 慢性荨麻疹:病程超过6周,风团时多时少,反复发生,常达数月或数年之久。慢性荨麻疹的症状相对较轻,风团的大小和数量可能不如急性荨麻疹明显,但瘙痒症状可能会持续存在,给患者带来长期的困扰。慢性荨麻疹的病因往往比较复杂,难以明确,治疗也相对较为困难。例如,有患者可能在数月内反复出现皮肤风团和瘙痒,时好时坏,经过多种检查也未能找到明确的病因,这种情况很可能是慢性荨麻疹。
- 特殊类型的荨麻疹
- 人工性荨麻疹:也称为皮肤划痕症,患者对外来较弱的机械性刺激引起生理性反应增强,在皮肤上产生风团。用手搔抓或用钝器划过皮肤后,沿划痕线会出现条状隆起,伴有瘙痒,不久后可自行消退。例如,患者用指甲轻轻划过皮肤,划过的部位很快就会出现一条红色的隆起,这就是人工性荨麻疹的典型表现。
- 寒冷性荨麻疹:可分为家族性和获得性两种。家族性寒冷性荨麻疹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较为罕见,出生后不久或早年发病,可持续终生。获得性寒冷性荨麻疹较为常见,主要由寒冷刺激引起,暴露在寒冷环境后数分钟内,接触部位的皮肤会出现瘙痒性水肿和风团,多见于面部、手部等暴露部位,严重者可出现全身症状,如头痛、寒战、心动过速等。例如,在寒冷的冬天,有些人在外出后,面部、手部等暴露部位会出现红色风团,伴有瘙痒,回到温暖的环境后症状会逐渐缓解,这可能是获得性寒冷性荨麻疹。
- 胆碱能性荨麻疹:多见于青年,主要由于运动、受热、情绪紧张、进食热饮或酒精饮料后,躯体深部温度上升,促使乙酰胆碱作用于肥大细胞而发病。表现为受刺激后数分钟出现直径1 - 3mm的圆形丘疹性风团,周围有程度不一的红晕,常散发于躯干上部和上肢,互不融合,自觉剧痒,有时仅有剧痒而无皮疹。一般在停止运动或平静后,症状可在数小时内自行消退。例如,一些年轻人在剧烈运动后,躯干和上肢会出现许多小的风团,伴有瘙痒,休息一段时间后症状会逐渐消失,这可能是胆碱能性荨麻疹。
- 日光性荨麻疹:较少见,皮肤暴露于日光数分钟后,局部迅速出现瘙痒、红斑和风团,风团发生后约经1至数小时消退。发生皮疹的同时,可伴有畏寒、疲劳、晕厥、肠痉挛等全身症状。例如,有些人在长时间晒太阳后,暴露部位的皮肤会出现瘙痒、红斑和风团,这可能是日光性荨麻疹。
- 压力性荨麻疹:皮肤在受到较重和较持久的压力后发生,如长时间行走后的足底、久坐后的臀部等部位。受压部位在数小时内出现弥漫性、境界不清的水肿性疼痛斑块,累及皮肤及皮肤组织,常伴有瘙痒,一般持续8 - 72小时。例如,患者长时间站立或行走后,足底会出现疼痛、肿胀,伴有瘙痒,皮肤表面可出现暗红色的斑块,这可能是压力性荨麻疹。
进行相关的检查除了观察症状和了解病史外,一些相关的检查也有助于确定是否为荨麻疹以及查找病因。
- 体格检查:医生会对患者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包括检查皮肤风团的形态、大小、分布部位等,同时还会检查患者的生命体征,如体温、血压、心率等,以了解患者的整体情况。例如,医生会仔细观察风团的颜色、边缘是否清晰、表面是否光滑等,这些信息对于判断荨麻疹的类型和病情严重程度有一定的帮助。
- 实验室检查
- 血常规:通过血常规检查可以了解患者的白细胞、嗜酸性粒细胞等指标的变化情况。在荨麻疹患者中,嗜酸性粒细胞可能会升高,提示可能存在过敏反应;如果白细胞总数升高,可能合并有感染。例如,当患者同时伴有发热、咽痛等症状时,血常规检查发现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可能提示存在细菌感染,这可能是诱发荨麻疹的原因之一。
- 过敏原检测:对于怀疑与过敏因素有关的荨麻疹患者,过敏原检测可以帮助查找可能的过敏原。常见的过敏原检测方法包括皮肤点刺试验、血清特异性IgE检测等。皮肤点刺试验是将少量常见的过敏原液体滴在患者的皮肤上,然后用特制的点刺针轻轻刺入皮肤,观察皮肤的反应;血清特异性IgE检测则是通过采集患者的血液,检测血液中针对各种过敏原的特异性IgE抗体水平。例如,通过过敏原检测发现患者对某种食物或花粉过敏,那么在日常生活中患者就可以尽量避免接触这些过敏原,从而减少荨麻疹的发作。
- 其他检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医生可能还会建议进行一些其他的检查,如甲状腺功能检查、自身抗体检测等。因为一些自身免疫性疾病也可能与荨麻疹的发生有关,通过这些检查可以排除其他可能的疾病。例如,对于一些慢性荨麻疹患者,经过多种治疗效果不佳时,进行甲状腺功能检查发现甲状腺功能异常,那么甲状腺疾病可能就是导致荨麻疹反复发作的原因之一。
与其他类似疾病进行鉴别诊断在判断是否为荨麻疹时,还需要与其他一些类似的皮肤疾病进行鉴别诊断,以免误诊。
- 湿疹:湿疹也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疾病,其症状也包括皮肤瘙痒、红斑、丘疹等,但湿疹的皮疹通常较为多样,可表现为红斑、丘疹、水疱、渗出、结痂等,且皮疹一般不会在24小时内自行消退,病程较长,容易反复发作。而荨麻疹的风团通常在数小时内就会消退,且消退后不留痕迹。例如,湿疹患者的皮肤可能会出现红斑、丘疹,伴有渗出和结痂,这些皮疹可能会持续数天甚至数周;而荨麻疹患者的风团可能在几个小时内就会消失,然后在其他部位又出现新的风团。
- 接触性皮炎:接触性皮炎是由于皮肤接触某些外界物质后,在接触部位发生的炎症反应。其症状表现为接触部位出现红斑、肿胀、丘疹、水疱等,边界一般比较清楚,有明确的接触史。而荨麻疹的风团发作部位不固定,没有明显的接触史。例如,患者在接触了某种化妆品后,接触部位的皮肤出现了红斑、瘙痒、水疱等症状,这可能是接触性皮炎;而如果患者没有明显的接触史,突然全身出现风团和瘙痒,那么更可能是荨麻疹。
- 药疹:药疹是药物通过口服、注射、吸入、外用等各种途径进入人体后引起的皮肤、黏膜炎症反应。药疹的表现多种多样,可类似于荨麻疹样表现,但药疹一般有明确的用药史,且在用药后经过一定的潜伏期才会出现症状。而荨麻疹的病因较为复杂,不一定与用药有关。例如,患者在使用某种药物后数天出现了皮肤风团和瘙痒等症状,且排除了其他可能的病因,那么药疹的可能性较大;而如果患者没有用药史,出现了荨麻疹症状,那么就需要考虑其他因素引起的荨麻疹。
就医咨询专业医生如果自己无法确定是否为荨麻疹,或者症状较为严重、持续不缓解,应及时就医,咨询专业的皮肤科医生。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病史、症状表现、体格检查和相关的实验室检查结果等进行综合判断,以明确诊断,并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在就医时,患者应向医生详细描述自己的症状,包括症状出现的时间、频率、特点、加重或缓解因素等,以及自己的生活习惯、近期的饮食、用药情况等,这些信息对于医生准确诊断疾病非常重要。例如,患者应告诉医生自己是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皮肤症状,风团的大小、颜色、形态等,是否伴有瘙痒、疼痛等症状,是否有恶心、呕吐、腹痛等全身症状,近期是否食用了特殊的食物、使用了新的药物等。
总之,判断是否为荨麻疹需要综合考虑多个方面的因素,包括病因、症状表现、相关检查等。如果怀疑自己患有荨麻疹,应及时就医,以便明确诊断并进行有效的治疗。同时,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避免接触可能的诱发因素,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心态,以减少荨麻疹的发作。
【免责申明:本文由第三方发布,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网络技术服务,对文章的原创性及内容真实性不做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和其他问题需与本网联系的,请发邮件至fw@familydoctor.com.cn,我们将会定期收集意见并促进解决。】
推荐阅读 更多>
- test2023/09/05
- 广州哪家医院看男科比较好-如何治疗男性疾病..2021/04/13
- 福州治疗男科需要多少钱-男科病去哪家医院比..2021/04/08
- 杭州牛皮癣医院-杭州银屑病医院哪家好-杭州..2021/03/31
- 南京治疗白癜风医院-如何有效治疗白癜风?2023/03/21
- 2023医保划转调整,年满70周岁的退休人..2023/02/13
- 医保缴满多少年,可以终身享受医保待遇2023/02/13
- 医保个人账户改革已定,有几个弊端,会增加退..2023/02/13
- 医保迎新变化!2023年起,个人医保或将取..2023/02/13
- 每月进入医保个人账户的钱少了,为什么?2023/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