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种病不能用艾灸,你知道是哪些吗?
艾灸作为中医传统疗法,历史悠久,具有温通经络、调和气血、消肿散结、祛湿散寒、回阳救逆等多种功效,在养生保健和疾病治疗中应用广泛。然而,并不是所有疾病都适合用艾灸来治疗。以下为大家详细介绍十种不适合使用艾灸的疾病。
一、高热性疾病高热,通常指体温超过 38.5℃,像流感、肺炎等感染性疾病引发的高热情况较为常见。当人体处于高热状态时,身体的新陈代谢加快,血液循环加速,体温也在不断升高。艾灸本身具有温热刺激的作用,此时进行艾灸,会进一步使体内热量增加,如同“火上浇油”,导致体温持续上升,加重高热症状,甚至可能引发惊厥、抽搐等严重并发症。
比如,一个孩子因流感引发高热,体温达到 39℃,家长没有了解情况就给孩子进行艾灸,结果孩子体温迅速升高到 40℃,出现了惊厥症状,紧急送往医院救治。所以,对于高热性疾病,应先采取降温措施,如物理降温、使用退烧药等,待体温恢复正常后,再根据具体情况考虑是否适合艾灸。
二、肺结核活动期肺结核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肺部传染性疾病。在肺结核活动期,肺部存在炎症和结核病灶,患者常有咳嗽、咯血、低热、盗汗等症状。艾灸的温热性质可能会加重肺部的燥热,导致咳嗽、咯血等症状加剧。而且,肺结核患者身体较为虚弱,免疫力低下,艾灸的刺激可能会使身体消耗更多的能量,不利于病情的恢复。
曾经有一位肺结核活动期的患者,自行进行艾灸后,咳嗽症状明显加重,咯血次数增多,病情恶化。因此,肺结核活动期的患者应遵循医生的治疗方案,进行抗结核治疗,避免使用艾灸。
三、严重心脏病严重心脏病患者,如冠心病、心肌病、心力衰竭等,心脏功能已经受到严重损害,心脏的负荷能力有限。艾灸会使人体血液循环加快,增加心脏的负担。对于心脏功能本来就脆弱的患者来说,可能会诱发心律失常、心绞痛甚至心肌梗死等严重后果。
有一位冠心病患者,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进行了艾灸,结果出现了心慌、胸闷、胸痛等症状,紧急就医后发现是心脏负担过重导致的心绞痛发作。所以,严重心脏病患者应避免艾灸,在进行任何保健或治疗措施前,都应咨询医生的意见。
四、高血压危象高血压危象是指在高血压病程中,由于某些诱因,如情绪激动、过度劳累等,使血压急剧升高,收缩压可达 260mmHg 以上,舒张压可达 120mmHg 以上,并伴有心、脑、肾等重要器官功能障碍的临床综合征。在高血压危象期间,患者的血压极不稳定,血管处于高度紧张状态。艾灸的温热刺激会使血管扩张,血压波动更大,增加脑出血、急性心力衰竭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例如,一位高血压患者在情绪激动后出现血压急剧升高,达到高血压危象的程度,家属给其进行艾灸,结果患者突然晕倒,被诊断为脑出血。因此,高血压危象患者必须立即采取降压措施,稳定血压,严禁使用艾灸。
五、糖尿病并发严重周围神经病变糖尿病并发严重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患者的神经功能受损,感觉减退或异常。在进行艾灸时,由于患者对温度的感知不敏感,容易发生烫伤。而且,糖尿病患者的伤口愈合能力较差,一旦烫伤,很容易引发感染,导致伤口难以愈合,甚至可能发展为糖尿病足等严重并发症。
有一位糖尿病并发严重周围神经病变的患者,在艾灸时没有感觉到温度过高,结果脚部被烫伤,伤口长时间不愈合,最终发展为糖尿病足,需要进行截肢手术。所以,对于这类患者,应避免艾灸,注意保护皮肤,防止受伤。
六、急性化脓性炎症急性化脓性炎症,如疖、痈、蜂窝织炎等,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局部炎症,表现为红肿、热痛,严重时会有脓性分泌物。艾灸的温热刺激会使局部血液循环加快,导致炎症扩散,加重病情。同时,艾灸可能会使局部温度升高,有利于细菌的生长繁殖,不利于炎症的控制。
比如,一个患者脸上长了一个疖肿,自行进行艾灸后,疖肿迅速增大,疼痛加剧,还出现了发热等全身症状,到医院检查发现炎症已经扩散。因此,急性化脓性炎症患者应及时进行抗感染治疗,避免艾灸。
七、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一种以血小板减少为特征的出血性疾病,患者的血小板数量低于正常水平,凝血功能障碍,容易出现皮肤瘀斑、鼻出血、牙龈出血等症状。艾灸可能会引起局部皮肤充血,增加出血的风险。而且,艾灸的刺激可能会影响血小板的功能,进一步加重凝血异常。
曾有一位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进行艾灸后,皮肤出现了大片瘀斑,鼻出血不止。所以,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应避免艾灸,积极治疗原发病,提高血小板数量。
八、孕妇腹部和腰骶部孕妇在怀孕期间,身体处于特殊的生理状态。腹部是胎儿生长发育的场所,腰骶部与盆腔相邻,与子宫的关系密切。艾灸的温热刺激可能会引起子宫收缩,增加流产、早产的风险。而且,艾灸的气味和烟雾可能会对孕妇和胎儿产生不良影响。
有一位孕妇在怀孕早期进行了腹部艾灸,结果出现了腹痛、阴道流血等先兆流产的症状,经过保胎治疗才保住胎儿。因此,为了孕妇和胎儿的安全,孕妇应避免在腹部和腰骶部进行艾灸,如有需要,可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其他安全的保健方法。
九、热性体质人群的一些热性病症热性体质的人通常表现为怕热、多汗、口干、口苦、便秘等症状。如果热性体质的人患有热性病症,如口腔溃疡、咽喉肿痛、痤疮等,艾灸的温热性质会加重体内的热邪,使病情恶化。
比如,一位热性体质的人长了痤疮,进行艾灸后,痤疮数量增多,红肿疼痛加剧。对于热性体质人群的热性病症,应采取清热泻火的治疗方法,如饮食调理、服用清热药物等,避免使用艾灸。
十、醉酒状态人在醉酒状态下,身体的各项机能处于紊乱状态,神经系统受到抑制,对疼痛和温度的感知能力下降。此时进行艾灸,容易发生烫伤等意外情况。而且,酒精会影响人体的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艾灸的刺激可能会加重身体的负担,导致不适症状加剧。
有一位醉酒的人进行艾灸后,由于对温度不敏感,皮肤被严重烫伤,留下了疤痕。所以,在醉酒状态下应避免艾灸,待身体恢复正常后再考虑。
除了以上十种疾病外,在进行艾灸时,还需要注意以下事项。首先,要选择正规的艾灸器具和优质的艾绒,确保艾灸的效果和安全性。其次,艾灸的时间和温度要适当,避免过长时间或过高温度的艾灸,以免对身体造成伤害。最后,艾灸后要注意保暖,避免吹风受寒,多喝温开水,补充津液。
总之,艾灸虽然有很多益处,但并非适用于所有疾病和人群。在使用艾灸治疗疾病或进行保健时,一定要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和疾病情况,谨慎选择。如果不确定是否适合艾灸,较好咨询专业的中医师或医生的意见,以确保安全有效地使用艾灸。
同时,我们也要认识到,中医治疗强调因人而异、辨证论治。对于一些复杂的疾病,不能仅仅依靠艾灸来治疗,而应综合运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希望大家能够正确认识艾灸,合理使用这一传统疗法,为自己的健康保驾护航。
【免责申明:本文由第三方发布,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网络技术服务,对文章的原创性及内容真实性不做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和其他问题需与本网联系的,请发邮件至fw@familydoctor.com.cn,我们将会定期收集意见并促进解决。】
推荐阅读 更多>
- test2023/09/05
- 广州哪家医院看男科比较好-如何治疗男性疾病..2021/04/13
- 福州治疗男科需要多少钱-男科病去哪家医院比..2021/04/08
- 杭州牛皮癣医院-杭州银屑病医院哪家好-杭州..2021/03/31
- 南京治疗白癜风医院-如何有效治疗白癜风?2023/03/21
- 2023医保划转调整,年满70周岁的退休人..2023/02/13
- 广州男科医院-尖锐湿疣是什么病2023/02/13
- 每月进入医保个人账户的钱少了,为什么?2023/02/13
- 医保迎新变化!2023年起,个人医保或将取..2023/02/13
- 医保个人账户改革已定,有几个弊端,会增加退..2023/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