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为什么会长痔疮?
在日常生活中,痔疮是一种极为常见的肛肠疾病,民间素有“十男九痔”“十女十痔”的说法,可见其发病率之高。很多人深受痔疮的困扰,却不清楚自己为什么会长痔疮。了解痔疮的成因,对于预防和治疗痔疮都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接下来,我们就从多个方面深入探讨一下长痔疮的原因。
解剖学因素 静脉回流特点人体直肠和肛管的静脉血管非常特殊,它们没有静脉瓣。静脉瓣的作用是防止血液逆流,保证血液朝着一个方向流动。而直肠和肛管的静脉缺乏这样的结构,这就使得血液在回流过程中容易出现瘀滞。当人处于站立或坐位时,肛门直肠位于下部,受重力和脏器的压迫,静脉向上回流相对困难,血液容易在直肠静脉丛内淤积,久而久之就容易导致静脉扩张、迂曲,从而形成痔疮。
局部组织薄弱直肠下端和肛管周围的组织相对较为薄弱,对静脉的支撑作用有限。当静脉内压力升高时,这些薄弱的组织难以承受,容易使静脉壁扩张、变形,进而引发痔疮。例如,长期的腹压增加,如便秘时用力排便、妊娠时子宫对盆腔的压迫等,都会使直肠肛管局部的静脉压力升高,在组织薄弱的情况下,更容易促使痔疮的形成。
生活习惯因素 饮食不当1. 长期饮酒:酒精具有刺激性,会使直肠肛管局部的血管扩张、充血。长期大量饮酒会导致血管反复扩张,弹性降低,容易形成静脉曲张,增加痔疮的发病风险。同时,酒精还可能影响肠道的正常功能,导致便秘或腹泻,进一步加重对直肠肛管的刺激,促使痔疮的发生。
2. 喜食辛辣食物:辛辣食物如辣椒、花椒等,含有辣椒素等刺激性成分。这些成分在经过肠道时,会对直肠和肛管的黏膜产生刺激,使局部血管扩张,引发炎症反应。长期食用辛辣食物,会使直肠肛管黏膜长期处于充血状态,容易导致静脉血管曲张,形成痔疮。
3. 膳食纤维摄入不足:膳食纤维能促进肠道蠕动,增加粪便体积,使排便更加顺畅。如果饮食中膳食纤维摄入过少,粪便会变得干结、坚硬,排出困难。为了排出粪便,人们在排便时往往需要用力屏气,这会使腹压急剧升高,阻碍直肠静脉血液回流,久而久之就容易引发痔疮。
排便习惯不良1. 排便时间过长:很多人在排便时喜欢玩手机、看报纸等,导致排便时间延长。长时间蹲坐在马桶上,会使肛门直肠部位长时间受到压迫,影响静脉血液回流,增加直肠静脉丛的压力,容易导致静脉曲张,引发痔疮。一般来说,正常的排便时间应控制在 5 分钟以内。
2. 习惯性便秘或腹泻:便秘时,粪便干结,排便困难,需要用力排便,这会使腹压升高,对直肠肛管静脉造成较大的压力,阻碍血液回流,容易形成痔疮。而腹泻时,肠道蠕动加快,排便次数增多,会对直肠和肛管黏膜产生频繁的刺激,导致局部充血、水肿,也会增加痔疮的发病几率。
久坐久站现代社会,很多人的工作性质决定了他们需要长时间久坐或久站。久坐时,身体的重量长时间压迫在臀部和会阴部,会影响直肠肛管的血液循环,导致静脉血液回流不畅,容易形成淤血,进而引发痔疮。久站时,由于重力的作用,下肢和盆腔的血液回流相对困难,直肠肛管部位的静脉压力也会升高,同样增加了痔疮的发病风险。例如,办公室职员、教师、售货员等职业人群,都是痔疮的高发人群。
缺乏运动缺乏运动是现代人普遍存在的问题。适当的运动可以促进全身的血液循环,增强肠道蠕动功能,有助于保持大便通畅。而长期缺乏运动,会使胃肠蠕动减慢,粪便在肠道内停留时间延长,水分被过度吸收,导致便秘。同时,缺乏运动还会使盆底肌肉松弛,对直肠肛管的支持作用减弱,增加痔疮的发病可能性。
生理因素 妊娠女性在怀孕期间,随着胎儿的不断生长发育,子宫逐渐增大,会对盆腔内的血管和组织产生压迫。这种压迫会阻碍直肠肛管的静脉血液回流,使静脉内压力升高,容易导致静脉曲张,形成痔疮。此外,怀孕期间激素水平的变化也会使血管壁的弹性降低,进一步增加了痔疮的发病风险。据统计,约有 70%的孕妇在孕期或产后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痔疮。
年龄增长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的各个器官和组织都会逐渐出现老化现象。直肠肛管部位的血管和组织也不例外,血管壁的弹性会逐渐降低,结缔组织会逐渐松弛。这些变化会使直肠肛管静脉更容易扩张、迂曲,增加了痔疮的发病几率。老年人的肠道功能也会有所减退,容易出现便秘等问题,进一步加重了痔疮的发病风险。
职业因素 特殊职业人群某些职业由于工作特点,需要长时间保持特定的姿势或承受较大的压力,容易诱发痔疮。例如,司机长时间坐在驾驶座上,身体处于相对固定的姿势,会使盆腔和臀部的血液循环不畅,增加痔疮的发病风险。体力劳动者在工作中经常需要搬运重物,这会使腹压突然升高,对直肠肛管静脉造成较大的压力,也容易引发痔疮。此外,经常处于高温环境下工作的人群,如厨师等,由于身体出汗较多,水分丢失较快,容易导致大便干结,增加便秘的发生几率,进而增加痔疮的发病可能。
疾病因素 腹压增加的疾病1. 慢性咳嗽:长期慢性咳嗽会使胸腔内压力升高,通过膈肌传导至腹腔,导致腹压增加。腹压增加会阻碍直肠肛管静脉的血液回流,使静脉内压力升高,容易引发痔疮。例如,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等疾病患者,由于长期咳嗽,痔疮的发病率相对较高。
2. 前列腺增生:男性患有前列腺增生时,会导致排尿困难。为了排出尿液,患者需要用力增加腹压,这会使盆腔内压力升高,影响直肠肛管的血液循环,增加痔疮的发病风险。
3. 腹腔肿瘤:腹腔内的肿瘤,如子宫肌瘤、卵巢囊肿等,会占据一定的空间,对周围的组织和血管产生压迫。当肿瘤压迫直肠肛管周围的血管时,会阻碍静脉血液回流,导致局部静脉淤血,从而引发痔疮。
其他肛肠疾病1. 肛窦炎:肛窦是肛门瓣与直肠柱之间形成的袋状小窝,容易积存粪便和细菌,引发感染,形成肛窦炎。肛窦炎如果不及时治疗,炎症会蔓延至周围组织,导致直肠肛管局部的组织充血、水肿,影响静脉血液回流,增加痔疮的发病几率。
2. 肛瘘:肛瘘是肛门直肠周围的脓肿溃破或切开引流后形成的慢性感染性管道。肛瘘的存在会使局部组织反复受到炎症刺激,导致纤维组织增生,影响直肠肛管的正常结构和功能,阻碍静脉血液回流,容易诱发痔疮。
遗传因素虽然目前关于痔疮是否具有遗传性尚无定论,但有研究表明,部分痔疮患者存在家族聚集现象。可能与家族性的血管壁先天性薄弱、弹性较差等因素有关。这些遗传因素使得家族成员的直肠肛管静脉更容易扩张、迂曲,在相同的生活环境和诱发因素作用下,比其他人更容易患上痔疮。
心理因素长期的精神紧张、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状态,会影响人体的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进而影响肠道的正常功能。精神紧张时,肠道蠕动会减慢,导致便秘。同时,不良心理状态还可能使人体的免疫力下降,增加感染的风险,对直肠肛管局部的健康产生不利影响,间接增加痔疮的发病可能性。
综上所述,长痔疮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了解这些成因后,我们可以有针对性地采取预防措施,如调整饮食结构、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避免久坐久站、适当运动等,以降低痔疮的发病风险。如果已经患上了痔疮,应及时就医,根据病情采取合适的治疗方法。
【免责申明:本文由第三方发布,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网络技术服务,对文章的原创性及内容真实性不做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和其他问题需与本网联系的,请发邮件至fw@familydoctor.com.cn,我们将会定期收集意见并促进解决。】
推荐阅读 更多>
- test2023/09/05
- 广州哪家医院看男科比较好-如何治疗男性疾病..2021/04/13
- 福州治疗男科需要多少钱-男科病去哪家医院比..2021/04/08
- 杭州牛皮癣医院-杭州银屑病医院哪家好-杭州..2021/03/31
- 南京治疗白癜风医院-如何有效治疗白癜风?2023/03/21
- 2023医保划转调整,年满70周岁的退休人..2023/02/13
- 广州男科医院-尖锐湿疣是什么病2023/02/13
- 每月进入医保个人账户的钱少了,为什么?2023/02/13
- 医保迎新变化!2023年起,个人医保或将取..2023/02/13
- 医保个人账户改革已定,有几个弊端,会增加退..2023/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