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胃炎吃什么药?最全用药指南来了
慢性胃炎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它的发病率在各种胃病中位居前列。许多人都深受慢性胃炎的困扰,常常会出现上腹部疼痛、饱胀、反酸、嗳气等不适症状,这些症状不仅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还可能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对于慢性胃炎患者来说,合理用药是缓解症状、控制病情发展的关键。那么,慢性胃炎患者应该吃什么药呢?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
二、慢性胃炎的概述(一)定义
慢性胃炎是指由多种病因引起的胃黏膜慢性炎症性病变,其病理特征主要为胃黏膜层以淋巴细胞和浆细胞为主的慢性炎症。
(二)分类
根据病理组织学改变和病变在胃的分布部位,结合可能病因,将慢性胃炎分成非萎缩性(以往称浅表性)、萎缩性和特殊类型三大类。
- 非萎缩性胃炎:是指不伴有胃黏膜萎缩性改变、胃黏膜层以淋巴细胞和浆细胞为主的慢性炎症。
- 萎缩性胃炎:是指胃黏膜上皮遭受反复损害导致固有腺体的萎缩,伴或不伴有肠化生和假幽门腺化生。
- 特殊类型胃炎:种类很多,由不同病因所致,临床上较少见。
(三)病因
1. 幽门螺杆菌(Hp)感染:这是慢性胃炎最主要的病因。幽门螺杆菌凭借其毒力因子的作用,在胃黏膜定植,诱发局部炎症和免疫反应,损害局部黏膜的防御/修复机制。
2. 十二指肠 - 胃反流:幽门括约肌功能不全时,含胆汁和胰液的十二指肠液反流入胃,可削弱胃黏膜屏障功能,使胃黏膜遭到消化液的作用,产生炎症、糜烂、出血和上皮化生等病变。
3. 药物和毒物: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糖皮质激素等药物,以及酗酒、食用过冷、过热、过于粗糙的食物等,均可损伤胃黏膜。
4. 自身免疫:自身免疫性胃炎以富含壁细胞的胃体黏膜萎缩为主。患者血液中存在自身抗体,如壁细胞抗体(PCA)、内因子抗体(IFA),可破坏壁细胞,使胃酸分泌减少乃至缺失,还可影响维生素B₁₂的吸收,导致恶性贫血。
5. 年龄因素和胃黏膜营养因子缺乏:老年人胃黏膜可出现退行性改变,加之胃黏膜营养因子如促胃液素、表皮生长因子等缺乏,可引起胃黏膜萎缩。
三、治疗慢性胃炎的常用药物(一)抗幽门螺杆菌药物
如果慢性胃炎是由幽门螺杆菌感染引起的,通常需要进行根除幽门螺杆菌的治疗。目前倡导的联合方案为含有铋剂的四联方案,即1种质子泵抑制剂(PPI)+2种抗生素+1种铋剂,疗程为10 - 14天。
1. 质子泵抑制剂(PPI)
- 作用机制:通过抑制胃壁细胞上的质子泵(H⁺ - K⁺ - ATP酶),阻断胃酸分泌的最后步骤,从而减少胃酸分泌。
- 常用药物:奥美拉唑、兰索拉唑、泮托拉唑、雷贝拉唑、埃索美拉唑等。
- 用法用量:一般为每日1 - 2次,饭前半小时服用。
- 注意事项:长期使用PPI可能会导致维生素B₁₂、钙、铁等吸收不良,增加骨折、肠道感染等风险。
2. 抗生素
- 作用机制:通过抑制或杀灭幽门螺杆菌,达到根除感染的目的。
- 常用药物:阿莫西林、克拉霉素、甲硝唑、呋喃唑酮、四环素等。
- 用法用量:阿莫西林一般为每次1.0g,每日2次;克拉霉素一般为每次0.5g,每日2次;甲硝唑一般为每次0.4g,每日2 - 3次;呋喃唑酮一般为每次0.1g,每日2次;四环素一般为每次0.75 - 1.0g,每日2次。
- 注意事项:抗生素的选择应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当地的幽门螺杆菌耐药率等因素综合考虑。同时,使用抗生素可能会出现胃肠道不适、过敏等不良反应。
3. 铋剂
- 作用机制:在酸性环境下,铋剂可络合蛋白质形成一层保护膜覆盖在胃黏膜表面,阻止胃酸、胃蛋白酶对胃黏膜的侵蚀,同时还具有杀灭幽门螺杆菌的作用。
- 常用药物:枸橼酸铋钾、胶体果胶铋等。
- 用法用量:枸橼酸铋钾一般为每次0.6g,每日2次;胶体果胶铋一般为每次0.2g,每日3 - 4次。
- 注意事项:铋剂连续使用不宜超过2个月,以免引起铋中毒。服药期间,大便可能会呈黑色,这是正常现象,停药后可恢复正常。
(二)抑制胃酸分泌的药物
1. 质子泵抑制剂(PPI):如前所述,PPI是抑制胃酸分泌作用最强的药物,适用于症状重、有严重食管炎的患者。
2. H₂受体拮抗剂(H₂RA)
- 作用机制:通过选择性竞争结合H₂受体,使壁细胞分泌胃酸减少。
- 常用药物:西咪替丁、雷尼替丁、法莫替丁等。
- 用法用量:西咪替丁一般为每次0.4g,每日2次;雷尼替丁一般为每次0.15g,每日2次;法莫替丁一般为每次20mg,每日2次。
- 注意事项:H₂RA的抑酸作用较PPI弱,适用于轻、中度胃酸分泌过多的患者。长期使用可能会出现头晕、乏力、腹泻、男性乳房发育等不良反应。
(三)保护胃黏膜的药物
1. 铋剂:除了用于根除幽门螺杆菌外,铋剂还可单独用于保护胃黏膜。
2. 铝碳酸镁
- 作用机制:是一种抗酸抗胆汁的胃黏膜保护剂,它可以中和胃酸,并可在酸性环境下结合胆汁酸,持续阻止胃蛋白酶和胆酸对胃的损伤,促进病变部位更快更好地痊愈。
- 用法用量:一般为每次1 - 2片,每日3 - 4次,嚼服。
- 注意事项:大剂量服用可能会导致软糊状便、大便次数增多等不良反应。
3. 硫糖铝
- 作用机制:在酸性环境下,硫糖铝可解离出硫酸蔗糖复合离子,复合离子聚合成不溶性的带负电荷的胶体,能与溃疡或炎症处带正电荷的蛋白质渗出物相结合,形成一层保护膜,促进溃疡的愈合。
- 用法用量:一般为每次1g,每日3 - 4次,饭前1小时及睡前服用。
- 注意事项:可能会引起便秘、口干、恶心等不良反应。
4. 替普瑞酮
- 作用机制:具有组织修复作用,能促进胃黏膜微粒体中糖脂质中间体的生物合成,促使胃黏膜及胃黏液层中主要的黏膜修复因子即高分子糖蛋白的合成,提高黏液中的磷脂质浓度,从而提高黏膜的防御功能。
- 用法用量:一般为每次50mg,每日3次,饭后半小时服用。
- 注意事项:不良反应较少,偶见便秘、腹胀、腹泻、口渴、恶心等。
(四)促进胃肠动力的药物
1. 多潘立酮
- 作用机制:为外周多巴胺受体阻滞剂,直接作用于胃肠壁,可增加食管下部括约肌张力,防止胃 - 食管反流,增强胃蠕动,促进胃排空,协调胃与十二指肠运动。
- 用法用量:一般为每次10mg,每日3 - 4次,饭前15 - 30分钟服用。
- 注意事项:可能会出现口干、头痛、失眠、神经过敏等不良反应。
2. 莫沙必利
- 作用机制:为选择性5 - 羟色胺4(5 - HT₄)受体激动剂,能促进乙酰胆碱的释放,刺激胃肠道而发挥促动力作用,从而改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胃肠道症状。
- 用法用量:一般为每次5mg,每日3次,饭前服用。
- 注意事项:主要不良反应为腹泻、腹痛、口干、皮疹等。
3. 伊托必利
- 作用机制:具有多巴胺D₂受体阻滞和乙酰胆碱酯酶抑制的双重作用,通过刺激内源性乙酰胆碱释放并抑制其水解而增强胃和十二指肠运动,促进胃排空。
- 用法用量:一般为每次50mg,每日3次,饭前服用。
- 注意事项:可能会出现腹泻、便秘、腹痛、唾液分泌增加等不良反应。
(五)其他药物
1. 消化酶制剂:对于消化不良症状明显的患者,可使用消化酶制剂,如复方消化酶、米曲菌胰酶片等,以改善消化功能。
2. 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对于萎缩性胃炎患者,尤其是伴有恶性贫血的患者,可补充维生素B₁₂、叶酸等。此外,锌、硒等微量元素可能对胃黏膜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3. 抗抑郁药和抗焦虑药:对于伴有精神心理因素的慢性胃炎患者,可适当使用抗抑郁药和抗焦虑药,如氟西汀、帕罗西汀、黛力新等,以缓解患者的精神症状,同时也有助于改善胃肠道症状。
四、药物治疗的注意事项(一)遵医嘱用药
患者应严格按照医生的嘱咐按时、按量服药,不要自行增减药量或停药。尤其是根除幽门螺杆菌的治疗,必须足疗程用药,以确保幽门螺杆菌被彻底根除。
(二)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
在用药过程中,患者应密切关注自身的症状变化,如出现不良反应,应及时告知医生。医生会根据不良反应的严重程度,决定是否需要调整用药方案。
(三)联合用药的注意事项
当需要联合使用多种药物时,应注意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例如,PPI与某些抗生素合用时,可能会影响抗生素的疗效;铋剂与牛奶、抗酸剂等同时服用,可能会影响铋剂的效果。因此,在联合用药时,应遵循医生的建议,合理安排用药时间和顺序。
(四)定期复查
患者在治疗期间应定期复查,以便医生了解病情的变化,评估治疗效果,并根据复查结果调整治疗方案。一般来说,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结束后4周,应进行幽门螺杆菌复查;萎缩性胃炎患者应定期进行胃镜检查和病理活检,以监测病情的进展。
五、慢性胃炎的综合治疗药物治疗是慢性胃炎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单纯依靠药物治疗往往难以取得理想的效果。因此,慢性胃炎患者还应注意以下综合治疗措施。
(一)饮食调整
1. 规律饮食:定时定量进食,避免暴饮暴食,尽量做到少食多餐。
2. 避免刺激性食物:少吃辛辣、油腻、生冷、过酸、过甜等刺激性食物,以及咖啡、浓茶、酒精等饮品。
3. 选择易消化的食物:多吃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膳食纤维的食物,如瘦肉、鱼类、蛋类、新鲜蔬菜和水果等。
4. 注意饮食卫生:不吃不洁食物,避免食用变质、过期的食物。
(二)生活方式调整
1. 保持良好的心态:精神紧张、焦虑、抑郁等情绪因素可影响胃肠道的蠕动和消化功能,加重慢性胃炎的症状。因此,患者应保持心情舒畅,避免精神过度紧张和焦虑。
2. 适当运动:适当的运动可以促进胃肠蠕动,增强体质,有助于改善慢性胃炎的症状。患者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如散步、慢跑、太极拳等。
3. 戒烟限酒:吸烟和过量饮酒可损伤胃黏膜,加重慢性胃炎的病情。因此,患者应戒烟限酒。
4. 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劳累。
(三)中医治疗
中医在慢性胃炎的治疗中也有一定的优势。中医可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舌象、脉象等进行辨证论治,采用中药、针灸等方法进行治疗。常用的中药方剂有柴胡疏肝散、保和丸、养胃汤等;常用的针灸穴位有中脘、足三里、内关、胃俞等。
六、结语慢性胃炎的治疗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病情、病因、症状等因素,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行治疗。同时,患者还应注意饮食调整、生活方式调整等综合治疗措施,以提高治疗效果,促进病情的康复。在用药过程中,患者应严格遵医嘱,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和联合用药的注意事项,定期复查。如果您患有慢性胃炎,建议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规范治疗。
【免责申明:本文由第三方发布,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网络技术服务,对文章的原创性及内容真实性不做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和其他问题需与本网联系的,请发邮件至fw@familydoctor.com.cn,我们将会定期收集意见并促进解决。】
推荐阅读 更多>
- test2023/09/05
- 广州哪家医院看男科比较好-如何治疗男性疾病..2021/04/13
- 福州治疗男科需要多少钱-男科病去哪家医院比..2021/04/08
- 杭州牛皮癣医院-杭州银屑病医院哪家好-杭州..2021/03/31
- 南京治疗白癜风医院-如何有效治疗白癜风?2023/03/21
- 2023医保划转调整,年满70周岁的退休人..2023/02/13
- 广州男科医院-尖锐湿疣是什么病2023/02/13
- 每月进入医保个人账户的钱少了,为什么?2023/02/13
- 医保迎新变化!2023年起,个人医保或将取..2023/02/13
- 医保个人账户改革已定,有几个弊端,会增加退..2023/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