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氨酶高是怎么回事?一文为你详细解答
在进行肝功能检查时,转氨酶是一项重要的指标。很多人在拿到体检报告后,看到转氨酶数值高于正常范围,往往会感到担忧和困惑。那么,转氨酶高究竟是怎么回事呢?接下来,我们将从多个方面为大家详细介绍。
什么是转氨酶转氨酶是催化氨基酸与酮酸之间氨基转移的一类酶,在人体肝脏、心脏、肾脏等多个器官中都有存在,其中以肝细胞内的含量最为丰富。在临床上,常用的转氨酶指标主要有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主要存在于肝细胞浆内,当肝细胞受损时,谷丙转氨酶会释放到血液中,导致血清谷丙转氨酶升高;谷草转氨酶则主要存在于肝细胞线粒体中,当肝细胞损伤严重时,线粒体也会受到破坏,谷草转氨酶就会大量释放入血。
转氨酶的正常范围一般来说,谷丙转氨酶的正常参考值为 0~40U/L,谷草转氨酶的正常参考值为 0~37U/L。不过,不同医院由于检测方法、检测仪器等因素的不同,正常参考值可能会略有差异。在查看体检报告时,应以所在医院提供的参考值为准。
转氨酶高的原因生理性因素
1. 剧烈运动:剧烈运动后,人体的代谢会加快,肌肉细胞也会受到一定程度的损伤,导致转氨酶短暂升高。一般来说,这种升高幅度较小,经过适当休息后,转氨酶水平会逐渐恢复正常。
2. 过度劳累:长期过度劳累、熬夜等不良生活习惯,会影响肝脏的正常代谢和修复功能,导致转氨酶升高。保持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劳累,转氨酶通常会自行下降。
3. 饮食因素:大量饮酒、食用油腻食物等也可能导致转氨酶升高。酒精需要在肝脏中进行代谢,过量饮酒会加重肝脏负担,损伤肝细胞,从而使转氨酶升高;而油腻食物不易消化,会增加肝脏的消化负担,也可能引起转氨酶的波动。
4. 怀孕:女性在怀孕期间,身体的生理状态会发生一系列变化,肝脏的负担也会加重。此外,孕期激素水平的变化也可能影响肝细胞的功能,导致转氨酶轻度升高。这种情况一般在分娩后会逐渐恢复正常。
病理性因素
1. 肝脏疾病
- 病毒性肝炎:这是引起转氨酶升高最常见的原因之一,包括甲型、乙型、丙型、丁型和戊型肝炎。病毒在肝细胞内大量复制,会破坏肝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导致转氨酶释放到血液中。患者除了转氨酶升高外,还可能出现乏力、食欲减退、黄疸等症状。
- 酒精性肝病:长期大量饮酒会导致酒精性肝炎、酒精性脂肪肝、酒精性肝硬化等疾病。酒精及其代谢产物对肝细胞有直接的毒性作用,会引起肝细胞损伤和炎症反应,从而使转氨酶升高。
- 药物性肝损伤:某些药物如抗生素、抗肿瘤药、抗结核药等,在治疗疾病的同时,也可能对肝脏造成损害,导致转氨酶升高。药物性肝损伤的发生与药物的种类、剂量、用药时间以及个体差异等因素有关。
- 脂肪肝:由于肥胖、高脂血症、糖尿病等原因,导致脂肪在肝细胞内堆积,形成脂肪肝。脂肪肝会影响肝细胞的正常代谢和功能,使转氨酶升高。轻度脂肪肝患者可能没有明显症状,中重度脂肪肝患者可能会出现右上腹不适、乏力等症状。
- 自身免疫性肝病:自身免疫性肝病是由于机体免疫系统错误地攻击自身肝脏组织而引起的疾病,包括自身免疫性肝炎、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等。这类疾病会导致肝细胞炎症和坏死,使转氨酶升高。
2. 其他疾病
- 心脏疾病:如心肌梗死、心肌炎等,会导致心肌细胞受损,释放出谷草转氨酶等酶类,使血液中转氨酶水平升高。患者通常还会伴有胸痛、心悸、呼吸困难等症状。
- 胆道疾病:胆囊炎、胆结石等胆道疾病,可能会引起胆汁排泄不畅,导致胆汁淤积,进而影响肝细胞的功能,使转氨酶升高。患者可能会出现右上腹疼痛、恶心、呕吐等症状。
- 感染性疾病:某些感染性疾病如肺炎、伤寒、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等,也可能导致转氨酶升高。这是由于病原体感染后,机体的免疫反应会对肝脏造成一定的损伤。
- 内分泌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等,甲状腺激素过多会加速机体的代谢,增加肝脏的负担,从而可能引起转氨酶升高。
转氨酶高的危害转氨酶升高本身并不是一种疾病,而是肝脏或其他器官受损的一个信号。如果转氨酶只是轻度升高,且是由生理性因素引起的,一般不会对身体造成太大危害,经过调整生活方式后,转氨酶通常会恢复正常。但如果转氨酶持续升高或升高幅度较大,可能会对身体产生以下危害:
1. 肝脏损伤加重:持续的转氨酶升高提示肝细胞持续受到损伤,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导致肝脏炎症加重,进一步发展为肝纤维化、肝硬化甚至肝癌。
2. 影响其他器官功能:肝脏是人体重要的代谢和解毒器官,肝脏功能受损会影响其他器官的正常功能。例如,肝脏合成凝血因子的能力下降,可能会导致凝血功能障碍,增加出血的风险;肝脏对激素的代谢和灭活功能异常,可能会影响内分泌系统的正常功能。
3. 全身症状:患者可能会出现乏力、食欲减退、腹胀、黄疸等症状,影响生活质量。严重的肝功能损害还可能导致肝性脑病、腹水等并发症,危及生命。
转氨酶高的诊断当发现转氨酶升高时,需要进一步进行详细的检查,以明确病因。
1. 病史询问:医生会详细询问患者的病史,包括是否有肝炎接触史、饮酒史、用药史、家族病史等,了解患者的症状表现、发病时间等情况。
2. 体格检查:医生会对患者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重点检查肝脏和脾脏的大小、质地、有无压痛等,还会检查是否有黄疸、蜘蛛痣、肝掌等体征。
3. 实验室检查
- 肝功能检查:除了转氨酶外,还会检查胆红素、白蛋白、凝血功能等指标,以全面了解肝脏的功能状态。
- 病毒学检查:检测甲型、乙型、丙型、丁型和戊型肝炎病毒标志物,以确定是否感染了病毒性肝炎。
- 自身抗体检查:对于怀疑自身免疫性肝病的患者,需要检查自身抗体,如抗核抗体、抗平滑肌抗体、抗线粒体抗体等。
- 血脂、血糖检查:了解患者是否有高脂血症、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这些疾病可能与脂肪肝的发生有关。
4. 影像学检查
- 肝脏超声检查:可以观察肝脏的形态、大小、结构以及有无占位性病变等,有助于诊断脂肪肝、肝硬化、肝肿瘤等疾病。
- CT 或 MRI 检查:对于肝脏病变的诊断更为准确,可以清晰地显示肝脏的细微结构和病变情况,对于鉴别肝脏肿瘤的性质有重要价值。
转氨酶高的治疗针对转氨酶高的治疗,主要是针对病因进行治疗,同时采取一些保肝降酶的措施。
1. 针对病因治疗
- 病毒性肝炎:对于乙肝、丙肝等病毒性肝炎患者,需要根据病情进行抗病毒治疗。常用的抗病毒药物有干扰素、核苷(酸)类似物等。通过抗病毒治疗,可以抑制病毒的复制,减轻肝脏炎症,降低转氨酶水平。
- 酒精性肝病:患者需要戒酒,同时给予营养支持治疗,补充维生素、蛋白质等营养物质。对于病情较重的患者,可能还需要使用保肝药物进行治疗。
- 药物性肝损伤:首先要停用可疑的致病药物,然后根据病情给予保肝、解毒等治疗。大多数患者在停药后,肝功能会逐渐恢复正常。
- 脂肪肝:患者需要调整饮食结构,减少高脂、高糖食物的摄入,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同时加强运动,控制体重。对于伴有高脂血症、糖尿病等疾病的患者,还需要积极治疗这些基础疾病。
- 自身免疫性肝病:一般需要使用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药物进行治疗,以抑制机体的免疫反应,减轻肝脏炎症。
2. 保肝降酶治疗
- 保肝药物:常用的保肝药物有还原型谷胱甘肽、多烯磷脂酰胆碱、甘草酸制剂等。这些药物可以促进肝细胞的修复和再生,减轻肝细胞的炎症损伤,降低转氨酶水平。
- 降酶药物:如联苯双酯、双环醇等,具有较强的降酶作用,可以快速降低转氨酶水平。但需要注意的是,降酶药物只是对症治疗,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病因问题,因此在使用降酶药物的同时,还需要针对病因进行治疗。
转氨酶高的日常注意事项1. 饮食调整
- 均衡饮食:保证摄入足够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全谷类食物、瘦肉、鱼类、豆类等食物。
- 控制脂肪摄入:减少动物脂肪、油炸食品等高脂肪食物的摄入,避免食用过多的甜食。
- 避免饮酒:酒精会加重肝脏负担,对肝细胞造成损害,因此转氨酶高的患者应严格戒酒。
2. 生活方式调整
- 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每晚睡眠时间应不少于 7~8 小时。
- 适度运动: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如散步、慢跑、游泳、太极拳等,每周至少进行 150 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
- 避免劳累: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减轻肝脏的负担。
3. 定期复查
转氨酶高的患者需要定期复查肝功能、病毒学指标等,以便及时了解病情的变化,调整治疗方案。一般来说,在治疗初期,建议每月复查一次肝功能;病情稳定后,可以每 3~6 个月复查一次。
总之,转氨酶高可能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当发现转氨酶升高时,不要过于惊慌,应及时就医,进行详细的检查,明确病因,并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同时,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定期进行体检,以维护肝脏的健康。
【免责申明:本文由第三方发布,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网络技术服务,对文章的原创性及内容真实性不做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和其他问题需与本网联系的,请发邮件至fw@familydoctor.com.cn,我们将会定期收集意见并促进解决。】
推荐阅读 更多>
- test2023/09/05
- 广州哪家医院看男科比较好-如何治疗男性疾病..2021/04/13
- 福州治疗男科需要多少钱-男科病去哪家医院比..2021/04/08
- 杭州牛皮癣医院-杭州银屑病医院哪家好-杭州..2021/03/31
- 南京治疗白癜风医院-如何有效治疗白癜风?2023/03/21
- 2023医保划转调整,年满70周岁的退休人..2023/02/13
- 广州男科医院-尖锐湿疣是什么病2023/02/13
- 每月进入医保个人账户的钱少了,为什么?2023/02/13
- 医保迎新变化!2023年起,个人医保或将取..2023/02/13
- 医保个人账户改革已定,有几个弊端,会增加退..2023/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