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出血的危险期究竟是几天?一文为你详细解读
脑出血,作为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脑血管疾病,犹如一颗“不定时炸弹”,随时可能在人们毫无防备的情况下爆发,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沉重的打击。在脑出血发生后,患者家属最为关心的问题之一便是脑出血的危险期是几天。了解脑出血的危险期,不仅有助于患者家属做好心理准备和护理工作,对于医生制定治疗方案、评估患者预后也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本文将从脑出血的定义、病因、临床表现入手,深入探讨脑出血的危险期时长以及影响危险期的因素,并介绍在危险期内的治疗和护理要点。
脑出血概述定义
脑出血,又称脑溢血,是指非外伤性脑实质内血管破裂引起的出血。它占全部脑卒中的 20% - 30%,急性期病死率为 30% - 40%。脑出血的发生通常较为突然,患者往往在数分钟或数小时内出现症状,病情进展迅速,严重时可导致昏迷甚至死亡。
病因
1. 高血压:是脑出血最常见的原因。长期高血压可使脑内小动脉硬化、玻璃样变,形成微动脉瘤,当血压突然升高时,微动脉瘤破裂出血。据统计,约 70% - 80% 的脑出血患者有高血压病史。
2. 脑血管畸形:如动静脉畸形、海绵状血管瘤等,这些血管结构异常容易导致血管破裂出血。
3. 脑淀粉样血管病:多见于老年人,淀粉样物质沉积在脑中小动脉壁,使血管壁变脆,容易破裂出血。
4. 血液病:如白血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友病等,可导致凝血功能障碍,增加脑出血的风险。
5. 其他:如颅内肿瘤、抗凝或溶栓治疗、酗酒、吸烟等也可能与脑出血的发生有关。
临床表现
1. 头痛:是脑出血最常见的症状之一,通常较为剧烈,可伴有恶心、呕吐。头痛的原因主要是由于颅内压升高和血液刺激脑膜所致。
2. 呕吐:多为喷射性呕吐,与颅内压升高有关。
3. 意识障碍:轻者可出现嗜睡、昏睡,重者可迅速昏迷。意识障碍的程度与脑出血的部位、出血量有关。
4. 肢体偏瘫:表现为一侧肢体无力、活动障碍,是由于脑出血破坏了大脑皮质运动区或皮质脊髓束所致。
5. 言语障碍:可表现为失语,即不能说话或不能理解他人的语言,也可表现为言语含糊不清。
6. 眼部症状:如瞳孔不等大、眼球运动障碍等,提示可能存在脑疝。
脑出血的危险期一般情况
脑出血的危险期一般为 2 - 4 周,但具体时长会因多种因素而异。在脑出血后的最初几天内,病情往往最为凶险,随时可能出现各种并发症,危及患者生命。
1. 超急性期(发病后数小时内)
在脑出血发生后的数小时内,出血可能尚未完全停止,血肿可能继续扩大。这是因为出血部位的血管破裂后,局部的凝血机制可能尚未完全发挥作用,加上血压波动等因素,容易导致继续出血。此外,血肿周围的脑组织会出现缺血、缺氧,引发一系列病理生理变化,如脑水肿开始逐渐形成。据研究,约 20% - 30% 的脑出血患者在发病后 24 小时内血肿会继续扩大,这会进一步加重病情,增加患者的死亡风险。
2. 急性期(发病后 1 - 7 天)
此阶段脑水肿逐渐加重,一般在发病后 3 - 5 天达到高峰。脑水肿会导致颅内压升高,压迫周围脑组织,引起脑疝等严重并发症。脑疝是脑出血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可导致患者呼吸、心跳骤停,死亡率极高。此外,在急性期还容易出现肺部感染、上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肺部感染是由于患者昏迷、咳嗽反射减弱,痰液排出不畅,加上长期卧床,容易导致细菌滋生感染。上消化道出血则与应激性溃疡有关,脑出血后机体处于应激状态,胃黏膜屏障功能受损,容易引发溃疡出血。
3. 亚急性期(发病后 1 - 2 周)
脑水肿开始逐渐消退,但仍存在一定的风险。此时,患者的病情相对稳定,但仍可能出现一些并发症,如癫痫发作、深静脉血栓形成等。癫痫发作可能与脑出血后大脑皮质的异常放电有关,深静脉血栓形成则与患者长期卧床、肢体活动减少有关。
4. 恢复期(发病后 2 - 4 周及以后)
如果患者能够顺利度过前几个阶段,病情会逐渐进入恢复期。在恢复期,患者的神经功能开始逐渐恢复,但仍需要进行康复治疗,以促进肢体功能、言语功能等的恢复。
影响危险期的因素
1. 出血量:出血量是影响脑出血危险期的重要因素之一。一般来说,出血量越大,危险期越长,预后越差。当出血量超过 30ml 时,患者往往病情较重,容易出现脑疝等并发症,危险期可能会延长至 3 - 4 周甚至更长。
2. 出血部位:不同部位的脑出血,其危险期也有所不同。例如,脑干出血是最严重的脑出血类型之一,由于脑干是生命中枢所在,即使出血量较小,也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危险期相对较长。而一些脑叶出血,如果出血量不大,患者的症状相对较轻,危险期可能相对较短。
3. 患者年龄:老年人由于身体机能下降,各器官功能储备不足,对脑出血的耐受性较差,容易出现各种并发症,因此危险期相对较长。而年轻患者身体状况较好,恢复能力较强,危险期可能相对较短。
4. 基础疾病:患者合并有其他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会增加脑出血的治疗难度和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延长危险期。例如,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容易导致感染等并发症,影响患者的恢复。
5. 治疗措施:及时、有效的治疗措施可以缩短脑出血的危险期。例如,早期进行手术清除血肿可以减轻血肿对周围脑组织的压迫,降低颅内压,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而如果治疗不及时或治疗方法不当,可能会导致病情加重,延长危险期。
危险期内的治疗内科治疗
1. 一般治疗
保持患者安静,避免情绪激动和不必要的搬动。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如体温、血压、呼吸、心率等,以及意识、瞳孔的变化。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口腔和呼吸道分泌物,必要时进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
2. 控制血压
血压过高会增加继续出血的风险,过低则会影响脑灌注。一般来说,收缩压应控制在 140 - 160mmHg 之间。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降压药物,如硝苯地平、尼卡地平、乌拉地尔等。
3. 降低颅内压
常用的药物有甘露醇、呋塞米等。甘露醇是一种高渗性脱水剂,通过提高血浆渗透压,使脑组织内的水分进入血管内,从而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呋塞米是一种利尿剂,可通过利尿作用减少血容量,降低颅内压。使用脱水药物时应注意监测电解质平衡,避免出现电解质紊乱。
4. 止血治疗
一般认为,对于大多数脑出血患者,不需要常规使用止血药物。但对于有凝血功能障碍的患者,可适当使用止血药物,如氨甲环酸、氨基己酸等。
5. 防治并发症
积极防治肺部感染、上消化道出血、癫痫发作等并发症。对于肺部感染,应根据痰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选择合适的抗生素进行治疗;对于上消化道出血,可使用质子泵抑制剂、胃黏膜保护剂等进行治疗;对于癫痫发作,可使用抗癫痫药物进行治疗。
外科治疗
1. 手术适应证
对于出血量较大、有脑疝形成迹象或经内科治疗病情仍进行性加重的患者,可考虑手术治疗。手术方式主要包括开颅血肿清除术、钻孔引流术等。
2. 手术时机
一般认为,对于有手术指征的患者,应尽早手术,以减轻血肿对周围脑组织的压迫,降低颅内压。但具体手术时机还应根据患者的病情、身体状况等因素综合考虑。
危险期内的护理基础护理
1. 体位:患者应卧床休息,床头可抬高 15° - 30°,以利于颅内静脉回流,减轻脑水肿。
2. 皮肤护理:定时为患者翻身、拍背,防止压疮的发生。一般每 2 小时翻身一次,翻身时应注意保持患者的肢体功能位。
3. 口腔护理:保持口腔清洁,每日进行口腔护理 2 - 3 次,防止口腔感染。
4. 大小便护理:对于留置导尿管的患者,应定期更换导尿管和尿袋,保持尿道口清洁,防止泌尿系统感染。对于便秘的患者,可给予缓泻剂或灌肠治疗。
病情观察
1. 生命体征:密切观察患者的体温、血压、呼吸、心率等生命体征的变化,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报告医生。
2. 意识、瞳孔:观察患者的意识状态和瞳孔大小、形状、对光反射等变化,判断病情的进展。
3. 肢体活动:观察患者肢体的活动情况,了解肢体肌力的恢复情况。
康复护理
在患者病情稳定后,应尽早进行康复护理。康复护理的内容包括肢体功能锻炼、言语训练、吞咽训练等。肢体功能锻炼应从被动运动开始,逐渐过渡到主动运动,以促进肢体功能的恢复。言语训练可通过让患者进行发音练习、朗读、对话等方式进行。吞咽训练可通过吞咽功能评估,选择合适的食物和进食方式,防止误吸。
脑出血危险期后的康复康复治疗的重要性
脑出血危险期过后,患者进入康复期。康复治疗对于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提高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康复治疗,可以改善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言语功能、认知功能等,使患者尽可能恢复自理能力,回归社会。
康复治疗的方法
1. 物理治疗:包括运动疗法、物理因子治疗等。运动疗法如关节活动度训练、肌力训练、平衡训练、步行训练等,可帮助患者恢复肢体运动功能。物理因子治疗如电疗、磁疗、光疗等,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减轻疼痛,促进神经修复。
2. 作业治疗:通过有目的的作业活动,如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训练、手工艺制作等,帮助患者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和工作能力。
3. 言语治疗:针对患者的言语障碍进行训练,包括发音训练、语言理解训练、表达训练等。
4. 心理治疗:脑出血患者往往会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心理治疗可帮助患者调整心态,增强康复的信心。
结论脑出血是一种严重的脑血管疾病,其危险期一般为 2 - 4 周,但具体时长会因出血量、出血部位、患者年龄、基础疾病等多种因素而异。在脑出血的危险期内,病情变化迅速,容易出现各种并发症,需要密切观察病情,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和护理措施。危险期过后,患者还需要进行长期的康复治疗,以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了解脑出血的危险期以及相关的治疗和护理知识,对于提高脑出血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同时,积极控制高血压等危险因素,预防脑出血的发生,也是降低脑出血危害的关键。
【免责申明:本文由第三方发布,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网络技术服务,对文章的原创性及内容真实性不做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和其他问题需与本网联系的,请发邮件至fw@familydoctor.com.cn,我们将会定期收集意见并促进解决。】
推荐阅读 更多>
- test2023/09/05
- 广州哪家医院看男科比较好-如何治疗男性疾病..2021/04/13
- 福州治疗男科需要多少钱-男科病去哪家医院比..2021/04/08
- 杭州牛皮癣医院-杭州银屑病医院哪家好-杭州..2021/03/31
- 南京治疗白癜风医院-如何有效治疗白癜风?2023/03/21
- 2023医保划转调整,年满70周岁的退休人..2023/02/13
- 广州男科医院-尖锐湿疣是什么病2023/02/13
- 每月进入医保个人账户的钱少了,为什么?2023/02/13
- 医保迎新变化!2023年起,个人医保或将取..2023/02/13
- 医保个人账户改革已定,有几个弊端,会增加退..2023/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