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用什么药效果更好?这些药物选择要知道
流感,即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它具有起病急、传播速度快等特点,症状通常比普通感冒更为严重,包括高热、头痛、乏力、肌肉酸痛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在面对流感时,合理用药是缓解症状、缩短病程、预防并发症的关键。那么,流感用什么药效果更好呢?接下来我们将详细探讨。
流感的概述流感病毒主要分为甲、乙、丙、丁四型,其中甲型和乙型流感病毒是引起季节性流感流行的主要病原体。流感的潜伏期一般为 1 - 3 天,起病急骤。患者会突然出现高热,体温可达 39℃甚至更高,同时伴有头痛、全身肌肉关节酸痛、极度乏力、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还可能有咽喉痛、干咳、鼻塞、流涕等呼吸道症状。部分患者还会出现呕吐、腹泻等胃肠道症状,尤其是儿童较为常见。
流感的传播途径主要是通过空气飞沫传播,也可通过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后触摸口鼻而感染。人群对流感病毒普遍易感,尤其是老年人、儿童、孕妇以及患有慢性基础疾病的人群,感染后发生严重并发症的风险较高,如肺炎、心肌炎、呼吸衰竭等,甚至可能危及生命。
治疗流感的常用药物抗病毒药物
1. 奥司他韦
奥司他韦是目前治疗流感最常用的抗病毒药物之一,它是一种神经氨酸酶抑制剂,能够抑制流感病毒感染和复制,降低病毒的传播能力。奥司他韦可以用于成人和 1 岁及以上儿童的甲型和乙型流感治疗,也可用于预防流感。在流感症状出现后的 48 小时内开始服用,能够显著缩短病程,减轻症状,降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对于治疗流感,成人剂量一般为每次 75mg,每日 2 次,疗程为 5 天;儿童根据年龄和体重调整剂量。奥司他韦耐受性较好,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恶心、呕吐、腹痛等胃肠道症状,一般症状较轻,停药后可自行缓解。
2. 扎那米韦
扎那米韦也是一种神经氨酸酶抑制剂,通过吸入给药。它可以用于成人和 7 岁及以上儿童的甲型和乙型流感治疗。扎那米韦的作用机制与奥司他韦相似,能够抑制流感病毒从被感染的细胞中释放,从而减少病毒的传播。
使用扎那米韦时,需要使用专用的吸入装置。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头痛、腹泻、恶心、呕吐、咳嗽等。需要注意的是,扎那米韦不推荐用于有哮喘或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等基础呼吸道疾病的患者,因为可能会引起支气管痉挛等严重不良反应。
3. 帕拉米韦
帕拉米韦是一种新型的神经氨酸酶抑制剂,通过静脉滴注给药。它可以用于治疗甲型和乙型流感,尤其适用于不能口服药物的患者,如儿童、老年人、重症患者等。帕拉米韦的优点是起效快,作用时间长,一次给药后可以在体内维持较长时间的有效药物浓度。
帕拉米韦的不良反应与奥司他韦相似,主要包括恶心、呕吐、腹泻等胃肠道症状,以及头痛、头晕等神经系统症状。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不良反应和生命体征。
对症治疗药物
1. 解热镇痛药
流感患者通常会出现高热、头痛、肌肉酸痛等症状,此时可以使用解热镇痛药来缓解症状。常用的解热镇痛药包括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等。
对乙酰氨基酚是一种常用的解热镇痛药,它通过抑制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前列腺素(PGE1)的合成及释放,而产生周围血管扩张,引起出汗以达到解热作用,同时能抑制 PGE1、缓激肽和组胺等的作用,提高痛阈而产生镇痛效果。成人每次用量一般为 0.3 - 0.6g,每 4 - 6 小时可重复用药一次,24 小时内不超过 2g;儿童根据年龄和体重调整剂量。对乙酰氨基酚不良反应较少,偶尔可引起恶心、呕吐、出汗、腹痛等症状,过量使用可能会导致肝损伤。
布洛芬也是一种常用的解热镇痛药,它具有抗炎、解热、镇痛的作用。布洛芬通过抑制环氧化酶(COX)的活性,减少前列腺素合成,从而减轻炎症反应和疼痛。成人每次用量一般为 0.3 - 0.6g,每日 3 - 4 次;儿童根据年龄和体重调整剂量。布洛芬的不良反应主要包括胃肠道不适,如恶心、呕吐、消化不良等,少数患者可能会出现过敏反应、肝肾功能损害等。
2. 止咳祛痰药
如果患者出现咳嗽、咳痰等症状,可以使用止咳祛痰药来缓解。常用的止咳药包括右美沙芬、喷托维林等,祛痰药包括氨溴索、乙酰半胱氨酸等。
右美沙芬是一种中枢性镇咳药,通过抑制延髓咳嗽中枢而发挥镇咳作用。它的镇咳作用与可待因相似,但无成瘾性,适用于干咳无痰的患者。成人每次用量一般为 15 - 30mg,每日 3 - 4 次;儿童根据年龄和体重调整剂量。
氨溴索是一种黏液溶解剂,它可以增加呼吸道黏膜浆液腺的分泌,减少黏液腺分泌,从而降低痰液的黏稠度,促进痰液排出。成人每次用量一般为 30mg,每日 3 次;儿童根据年龄和体重调整剂量。
不同人群的用药选择儿童
儿童感染流感后,症状可能与成人有所不同,且儿童的身体发育尚未完全成熟,用药需要更加谨慎。在选择抗病毒药物时,奥司他韦是儿童治疗流感的优选药物,1 岁及以上儿童可以按照相应的年龄和体重剂量使用。对于解热镇痛药,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是比较安全有效的选择,但需要根据儿童的年龄和体重准确计算剂量。
在使用止咳祛痰药时,要注意选择适合儿童的剂型和剂量。例如,氨溴索有儿童专用的糖浆剂型,方便儿童服用。同时,要避免使用含有可待因等成瘾性成分的止咳药,以免对儿童的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老年人
老年人感染流感后,病情往往较为严重,且更容易发生并发症。在使用抗病毒药物时,同样可以选择奥司他韦等药物,但要注意老年人的肝肾功能可能有所减退,需要根据肾功能情况调整剂量。
对于解热镇痛药,老年人使用时要注意避免过量,以免引起不良反应。同时,老年人可能合并有多种慢性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在用药时要考虑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例如,布洛芬可能会影响降压药的疗效,因此在使用时需要密切监测血压。
孕妇
孕妇感染流感后,不仅会影响自身的健康,还可能对胎儿造成不良影响。在治疗流感时,抗病毒药物的选择需要谨慎。奥司他韦在孕期使用是相对安全的,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将其列为 C 类药物,即在动物实验中未发现对胎儿有危害,但在人类研究中缺乏足够的证据。在必要时,孕妇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奥司他韦。
对于解热镇痛药,对乙酰氨基酚是孕妇的优选药物,它在孕期使用相对安全。而布洛芬在孕期尤其是孕晚期应避免使用,因为可能会导致胎儿动脉导管过早关闭等不良反应。
患有慢性基础疾病的人群
患有慢性基础疾病的人群,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哮喘、糖尿病、心脏病等,感染流感后发生严重并发症的风险较高。在治疗流感时,除了使用抗病毒药物和对症治疗药物外,还要积极治疗基础疾病。
例如,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在使用扎那米韦时要特别谨慎,因为可能会诱发支气管痉挛。同时,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药物治疗的注意事项1. 早期用药
抗病毒药物应在流感症状出现后的 48 小时内开始使用,这样能够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如果超过 48 小时,症状仍然严重或有发生并发症的高危因素,也可以考虑使用抗病毒药物。
2. 按疗程用药
使用抗病毒药物时,要按照规定的疗程使用,一般为 5 天。不要自行停药或缩短疗程,以免影响治疗效果,导致病毒复发或产生耐药性。
3. 注意药物不良反应
在使用药物治疗流感时,要密切观察患者的不良反应。如果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如过敏反应、呼吸困难、严重的胃肠道症状等,应立即停药并及时就医。
4. 药物相互作用
在使用多种药物治疗流感时,要注意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例如,奥司他韦与丙磺舒合用时,可能会增加奥司他韦的血药浓度,需要调整剂量。因此,在用药前要告知医生自己正在使用的其他药物,避免药物相互作用带来的不良影响。
中医治疗流感中医在治疗流感方面也有一定的优势,中医认为流感属于“时行感冒”范畴,根据不同的辨证分型,可以采用不同的方剂进行治疗。
1. 风热犯卫证
症状表现为发热、微恶风寒、头痛、咽干口渴、舌尖边红、苔薄白微黄、脉浮数等。治疗原则为疏风清热,常用方剂有银翘散、桑菊饮等。银翘解毒片、双黄连口服液等中成药也可用于风热犯卫证的治疗。
2. 热毒袭肺证
症状表现为高热、咳嗽、咳痰、痰黏色黄、口渴喜饮、咽痛、目赤等。治疗原则为清热解毒、宣肺止咳,常用方剂有麻杏石甘汤、白虎汤等。连花清瘟胶囊、金花清感颗粒等中成药也可用于热毒袭肺证的治疗。
中医治疗流感强调辨证论治,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体征和舌脉等情况进行个体化治疗。同时,中医还可以采用针灸、推拿等方法辅助治疗,缓解患者的症状。
预防流感的措施除了药物治疗外,预防流感也非常重要。以下是一些预防流感的措施:
1. 接种流感疫苗
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手段,可以显著降低接种者感染流感的风险,并减少重症和死亡的发生。建议每年在流感季节来临前接种流感疫苗,尤其是老年人、儿童、孕妇、患有慢性基础疾病的人群等高危人群。
2.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勤洗手,使用肥皂或洗手液并用流动水洗手,不用污浊的毛巾擦手。双手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后(如打喷嚏后)应立即洗手。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毛巾等遮住口鼻,避免飞沫传播。
3. 增强免疫力
保持均衡的饮食,多吃蔬菜水果,适量运动,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劳累,有助于增强身体免疫力,预防流感。
4. 避免前往人员密集场所
在流感流行季节,尽量避免前往人员密集、空气不流通的场所,如商场、电影院等。如果必须前往,较好佩戴口罩。
结论流感是一种常见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合理用药是治疗流感的关键。在选择药物时,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如年龄、病情、是否有基础疾病等,选择合适的抗病毒药物和对症治疗药物。同时,要注意早期用药、按疗程用药,密切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和药物相互作用。中医治疗流感也有一定的优势,可以根据辨证分型采用相应的方剂或中成药进行治疗。此外,预防流感也不容忽视,通过接种流感疫苗、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等措施,可以有效降低感染流感的风险。
【免责申明:本文由第三方发布,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网络技术服务,对文章的原创性及内容真实性不做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和其他问题需与本网联系的,请发邮件至fw@familydoctor.com.cn,我们将会定期收集意见并促进解决。】
推荐阅读 更多>
- test2023/09/05
- 广州哪家医院看男科比较好-如何治疗男性疾病..2021/04/13
- 福州治疗男科需要多少钱-男科病去哪家医院比..2021/04/08
- 杭州牛皮癣医院-杭州银屑病医院哪家好-杭州..2021/03/31
- 南京治疗白癜风医院-如何有效治疗白癜风?2023/03/21
- 2023医保划转调整,年满70周岁的退休人..2023/02/13
- 广州男科医院-尖锐湿疣是什么病2023/02/13
- 每月进入医保个人账户的钱少了,为什么?2023/02/13
- 医保迎新变化!2023年起,个人医保或将取..2023/02/13
- 医保个人账户改革已定,有几个弊端,会增加退..2023/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