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孕多久没怀上属于不正常?一文为你解答
在当今社会,生育是许多家庭关注的重要话题。对于那些积极备孕的夫妻来说,备孕一段时间却未能成功怀孕,往往会让他们感到焦虑和担忧。那么,备孕多久没怀上属于不正常呢?本文将从多个方面为大家详细解答这个问题。
正常备孕时间与受孕概率在探讨备孕多久没怀上算不正常之前,我们需要先了解正常情况下备孕的受孕概率。一般来说,对于身体健康、生育功能正常的夫妻,在不采取任何避孕措施的情况下,每个月的受孕概率大约在 20% - 25%左右。也就是说,即使夫妻双方都没有任何生育问题,也不是每个月都能成功怀孕的。
在备孕的前 3 个月,受孕的概率相对较低。这是因为受孕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女性的排卵时间、精子和卵子的质量、子宫内膜的状态等。在备孕的前几个月,夫妻双方可能还没有完全掌握较佳的受孕时机,或者身体还没有完全调整到较佳的生育状态。
随着备孕时间的延长,受孕的概率会逐渐增加。在备孕 6 个月内,大约有 60% - 70%的夫妻能够成功怀孕;备孕 1 年内,受孕的概率可以达到 80% - 90%;备孕 2 年内,受孕的概率则可以达到 95%左右。
医学上对不孕不育的定义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定义,育龄夫妇双方同居一年以上,有正常性生活,未采取任何避孕措施而未能怀孕者,称为不孕症。其中,从未受孕者称原发性不孕,曾有过妊娠而后未避孕连续一年不孕者称继发性不孕。
需要注意的是,这个定义是基于大量的临床研究和统计数据得出的,是一个相对宽泛的标准。在实际生活中,对于一些年龄较大、有基础疾病或者有生育相关问题的夫妻,可能需要更早地进行医学评估和干预。
影响受孕的因素备孕是否能够成功受孕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这些因素。
女性因素
1. 排卵障碍:排卵是受孕的关键步骤之一。如果女性存在排卵障碍,如多囊卵巢综合征、高泌乳素血症、卵巢早衰等,就会影响卵子的排出,从而导致受孕困难。
2. 输卵管因素:输卵管是精子和卵子相遇结合的场所,也是受精卵运输到子宫的通道。如果输卵管堵塞、粘连或者积水,就会阻碍精子和卵子的结合,或者影响受精卵的运输,导致不孕。
3. 子宫因素:子宫是孕育胎儿的场所。如果子宫存在问题,如子宫畸形、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肌瘤、子宫内膜息肉等,就会影响受精卵的着床和发育,导致不孕。
4. 免疫因素:女性体内的免疫系统可能会对精子、卵子或者受精卵产生免疫反应,从而导致不孕。例如,抗精子抗体、抗子宫内膜抗体等。
5. 年龄因素:女性的生育能力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下降。一般来说,女性在 35 岁以后,卵巢功能会明显减退,卵子的质量和数量也会下降,受孕的难度会增加。
男性因素
1. 精液质量问题:精液质量是影响受孕的重要因素之一。如果男性的精子数量少、活力低、畸形率高,就会影响精子和卵子的结合,导致受孕困难。
2. 生殖系统疾病:男性的生殖系统疾病,如附睾炎、前列腺炎、精囊炎等,会影响精子的生成和运输,导致精液质量下降。
3. 性功能障碍:性功能障碍,如勃起功能障碍、早泄等,会影响性生活的质量和频率,从而影响受孕。
4. 年龄因素:虽然男性的生育能力下降相对较晚,但随着年龄的增长,精子的质量也会逐渐下降,受孕的概率也会降低。
其他因素
1. 生活习惯:不良的生活习惯,如吸烟、酗酒、熬夜、过度劳累等,会影响夫妻双方的身体健康和生育能力。
2. 环境因素:长期暴露在有毒有害物质、辐射等环境中,会影响精子和卵子的质量,导致受孕困难。
3. 心理因素:心理压力过大、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会影响内分泌系统的功能,从而影响受孕。
不同年龄段的备孕建议20 - 29 岁
这个年龄段是女性生育的黄金时期,卵巢功能和卵子质量都比较好,受孕的概率相对较高。在备孕期间,夫妻双方只需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均衡饮食、适量运动、戒烟戒酒、规律作息等,就可以提高受孕的概率。
同时,女性可以在备孕前 3 个月开始补充叶酸,以预防胎儿神经管畸形。夫妻双方还可以进行一些基本的孕前检查,如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传染病筛查等,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
30 - 34 岁
随着年龄的增长,女性的生育能力会逐渐下降。在这个年龄段备孕的夫妻,除了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进行孕前检查外,还可以更加关注排卵期的监测。可以通过基础体温测定、排卵试纸检测、B 超监测等方法,了解自己的排卵时间,选择在排卵期同房,提高受孕的概率。
如果备孕 6 个月以上还没有怀孕,建议夫妻双方到医院进行进一步的检查,排除可能存在的生育问题。
35 岁及以上
35 岁以上的女性被称为高龄产妇,生育能力会明显下降,受孕的难度会增加,胎儿发生染色体异常的风险也会增加。在这个年龄段备孕的夫妻,建议在备孕前就到医院进行全面的孕前检查,包括卵巢功能评估、输卵管造影、精液分析等,了解自己的生育状况。
如果备孕 3 个月以上还没有怀孕,就应该及时到医院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对于高龄女性,医生可能会建议采取一些辅助生殖技术,如试管婴儿等,来提高受孕的概率。
备孕多久没怀上需要就医根据前面提到的医学定义,一般来说,备孕 1 年以上还没有怀孕,夫妻双方就应该到医院进行检查。但对于一些特殊情况,可能需要更早地就医。
女性年龄在 35 岁以上
如前所述,35 岁以上的女性生育能力会明显下降。因此,如果 35 岁以上的女性备孕 6 个月以上还没有怀孕,就应该及时到医院进行检查和治疗。
有基础疾病或生育相关问题
如果夫妻双方有一方存在基础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甲状腺疾病等,或者有过生育相关问题,如流产、宫外孕、不孕不育治疗史等,建议在备孕前就到医院进行全面的检查和评估,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备孕。如果备孕 3 个月以上还没有怀孕,就应该及时到医院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
存在明显的生育问题症状
如果女性存在月经不调、痛经、闭经等症状,或者男性存在精液质量问题、性功能障碍等症状,建议及时到医院进行检查和治疗,而不必等到备孕 1 年以上。
就医检查项目如果备孕一段时间后还没有怀孕,夫妻双方需要到医院进行全面的检查,以明确病因。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常见的检查项目。
女性检查项目
1. 妇科检查:包括外阴、阴道、宫颈、子宫、附件等的检查,了解女性的生殖器官是否存在异常。
2. B 超检查:通过 B 超检查可以了解子宫和卵巢的形态、大小、结构等情况,监测卵泡的发育和排卵情况。
3. 性激素六项检查:性激素六项检查包括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孕酮(P)、睾酮(T)、泌乳素(PRL),可以了解女性的内分泌功能和卵巢功能。
4. 输卵管造影:输卵管造影是检查输卵管是否通畅的常用方法。通过向子宫和输卵管内注入造影剂,然后利用 X 光或 B 超观察造影剂在输卵管内的流动情况,判断输卵管是否堵塞、粘连或者积水。
5. 其他检查:根据具体情况,医生可能还会建议进行甲状腺功能检查、抗精子抗体检查、抗子宫内膜抗体检查等。
男性检查项目
1. 精液分析:精液分析是检查男性精液质量的常用方法。通过对精液的量、精子数量、活力、畸形率等指标进行检测,了解男性的生育能力。
2. 生殖系统检查:包括阴茎、睾丸、附睾、精索等的检查,了解男性的生殖器官是否存在异常。
3. 其他检查:根据具体情况,医生可能还会建议进行性激素检查、染色体检查等。
备孕未成功的应对措施如果备孕一段时间后还没有怀孕,夫妻双方不要过于焦虑和紧张,应该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采取以下应对措施。
调整生活方式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对于提高生育能力非常重要。夫妻双方应该戒烟戒酒、避免熬夜、适量运动、均衡饮食,保持良好的心态。
寻求专业帮助
如果备孕时间超过了正常范围,或者存在明显的生育问题症状,夫妻双方应该及时到医院进行检查和治疗。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辅助生殖技术
如果经过检查和治疗仍然无法自然受孕,夫妻双方可以考虑采用辅助生殖技术,如人工授精、试管婴儿等。辅助生殖技术可以帮助夫妻实现生育愿望,但也需要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
总结备孕多久没怀上属于不正常,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判断。一般来说,育龄夫妇双方同居一年以上,有正常性生活,未采取任何避孕措施而未能怀孕者,称为不孕症。但对于一些特殊情况,如年龄较大、有基础疾病或者有生育相关问题的夫妻,可能需要更早地进行医学评估和干预。
备孕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夫妻双方应该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积极调整心态,及时寻求专业帮助。相信通过科学的方法和积极的治疗,大多数夫妻都能够实现生育愿望。
在备孕过程中,夫妻双方要相互理解、支持和鼓励,共同面对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同时,也要相信现代医学的发展,有很多方法可以帮助解决生育问题。希望每一对备孕的夫妻都能够早日迎来自己的宝宝。
【免责申明:本文由第三方发布,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网络技术服务,对文章的原创性及内容真实性不做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和其他问题需与本网联系的,请发邮件至fw@familydoctor.com.cn,我们将会定期收集意见并促进解决。】
推荐阅读 更多>
- test2023/09/05
- 广州哪家医院看男科比较好-如何治疗男性疾病..2021/04/13
- 福州治疗男科需要多少钱-男科病去哪家医院比..2021/04/08
- 杭州牛皮癣医院-杭州银屑病医院哪家好-杭州..2021/03/31
- 南京治疗白癜风医院-如何有效治疗白癜风?2023/03/21
- 2023医保划转调整,年满70周岁的退休人..2023/02/13
- 广州男科医院-尖锐湿疣是什么病2023/02/13
- 每月进入医保个人账户的钱少了,为什么?2023/02/13
- 医保迎新变化!2023年起,个人医保或将取..2023/02/13
- 医保个人账户改革已定,有几个弊端,会增加退..2023/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