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血不足该吃什么药?这些选择要知道
气血不足,中医术语,指气与血两者都不足。气能推动血液运行,血能运载气,气血相互依存,共同维持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在中医理论中,气血是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物质基础,气血充足则身体康健,气血不足则会引发诸多不适症状。
气血不足的人常常会表现出面色苍白或萎黄、头晕眼花、心悸失眠、手足麻木、月经量少甚至闭经等症状。从现代医学角度来看,气血不足可能与营养不良、贫血、内分泌失调、过度劳累等因素有关。气血不足不仅会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还会降低生活质量,因此及时调理十分必要。而药物调理是改善气血不足的重要手段之一。
二、中药调理气血不足的原理中药调理气血不足主要是基于中医的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原则。中医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气血的生成、运行与脏腑功能密切相关。通过使用具有补气、养血作用的中药,可以调节脏腑功能,促进气血的生成和运行,从而改善气血不足的状况。
补气药可以增强人体的正气,提高脏腑的功能活动,促进气血的生成。例如,黄芪能补脾肺气,使气旺而生血;党参能补中益气,健脾益肺,有助于气血的化生。养血药则可以补充人体的血液,滋养脏腑经络。像当归能补血活血,调经止痛;熟地能滋阴补血,益精填髓。此外,一些中药还具有气血双补的作用,能够同时调节气和血的平衡。
三、常见调理气血不足的中药及方剂(一)单味中药
1. 黄芪
黄芪是一味常用的补气中药,性甘,微温,归肺、脾经。它具有补气升阳、固表止汗、利水消肿、生津养血等功效。现代研究表明,黄芪含有黄芪多糖、黄酮类等多种成分,能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促进造血干细胞的增殖和分化,从而提高血液中红细胞、白细胞等的数量,有助于改善气血不足的症状。临床上,黄芪常被用于治疗脾气虚证、肺气虚证等引起的气血不足。例如,对于因脾胃虚弱导致气血生成不足的患者,可用黄芪与党参、白术等配伍使用。
2. 党参
党参味甘,性平,归脾、肺经。有补中益气、健脾益肺的作用。它能增强机体的抵抗力,调节胃肠功能,促进消化吸收,从而为气血的生成提供充足的物质基础。党参中含有的多糖、氨基酸等成分,对造血系统有一定的刺激作用,可增加红细胞、血红蛋白的含量。在治疗气血不足时,党参常与黄芪、当归等药物配伍,以增强补气养血的效果。
3. 当归
当归被誉为“补血圣药”,味甘、辛,性温,归肝、心、脾经。具有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的功效。当归能促进造血干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增加红细胞、白细胞和血红蛋白的数量,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对于女性因血虚引起的月经不调、痛经等症状,当归常与熟地、白芍等配伍使用,组成经典的补血方剂四物汤。此外,当归还可用于治疗血虚肠燥便秘,与火麻仁、桃仁等配伍,起到养血润肠的作用。
4. 熟地
熟地为玄参科植物地黄的块根经加工炮制而成,味甘,性微温,归肝、肾经。有滋阴补血、益精填髓的功效。熟地含有梓醇、地黄苷等多种成分,能促进造血干细胞的增殖和分化,提高骨髓造血功能,增加血液中红细胞、白细胞的数量。在临床上,熟地常用于治疗肝肾阴虚、血虚萎黄、眩晕、心悸失眠等症状。常与山药、山茱萸等配伍,用于肝肾阴虚的调理;与当归、白芍等配伍,用于血虚证的治疗。
5. 阿胶
阿胶是驴皮经煎煮、浓缩制成的固体胶,味甘,性平,归肺、肝、肾经。具有补血滋阴、润燥、止血的功效。阿胶含有丰富的胶原蛋白、氨基酸等营养成分,能促进造血功能,提高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的数量,改善贫血症状。对于因失血过多或久病体虚导致的气血不足,阿胶是常用的补血药物。可单用烊化服用,也可与其他补血药物配伍使用。例如,与黄芪、当归等配伍,制成阿胶补血口服液,增强补血效果。
(二)经典方剂
1. 四物汤
四物汤是中医补血、养血的经典方剂,由当归、川芎、白芍、熟地四味药组成。方中熟地滋阴养血填精,白芍补血敛阴和营;当归补血活血调经,川芎活血行气开郁。四味药配伍,补血而不滞血,行血而不破血,补中有通,动静结合,是治疗营血虚滞证的基础方剂。临床上,四物汤常用于治疗女性月经不调、痛经、闭经等属于血虚证的疾病。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还可进行加减化裁。如兼气虚者,可加人参、黄芪以补气生血;若痛经明显,可加香附、延胡索以行气止痛。
2. 八珍汤
八珍汤是在四物汤的基础上加入四君子汤(人参、白术、茯苓、甘草)而成,具有气血双补的功效。方中人参、白术、茯苓、甘草补气健脾,当归、川芎、白芍、熟地补血养血。八珍汤适用于气血两虚证,症见面色苍白或萎黄、头晕目眩、心悸怔忡、气短懒言、四肢倦怠等。在临床应用中,八珍汤常被用于治疗病后虚弱、贫血等属于气血两虚的病症。若患者伴有失眠多梦,可加酸枣仁、柏子仁以养心安神。
3. 归脾汤
归脾汤由白术、茯神、黄芪、龙眼肉、酸枣仁、人参、木香、炙甘草、当归、远志等药物组成,具有益气补血、健脾养心的功效。方中黄芪、人参、白术、炙甘草补脾益气,使气旺而血生;当归、龙眼肉补血养心;酸枣仁、茯神、远志宁心安神;木香理气醒脾,使补而不滞。归脾汤主要用于治疗心脾气血两虚证和脾不统血证。对于因思虑过度、劳伤心脾导致的气血不足,出现心悸怔忡、健忘失眠、食少体倦、面色萎黄等症状,归脾汤有较好的疗效。临床上,归脾汤还可用于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属于心脾气血两虚的疾病。
4. 十全大补汤
十全大补汤是在八珍汤的基础上加入黄芪、肉桂而成,具有温补气血的功效。方中黄芪增强补气之力,肉桂温阳散寒,鼓舞气血生长。十全大补汤适用于气血不足且伴有虚寒之象的患者,症见面色苍白、气短心悸、头晕自汗、体倦乏力、四肢不温等。在临床上,十全大补汤常用于治疗久病体虚、年老体弱等属于气血两虚兼虚寒证的疾病。对于一些手术后或慢性疾病患者,身体虚弱,气血不足,可服用十全大补汤进行调理,促进身体的恢复。
四、中成药调理气血不足(一)八珍益母丸
八珍益母丸由益母草、党参、白术、茯苓、甘草、当归、白芍、川芎、熟地黄等药物组成。它具有益气养血、活血调经的功效。方中以八珍汤气血双补,益母草活血调经。适用于气血两虚兼有血瘀所致的月经不调,症见月经周期错后、行经量少、精神不振、肢体乏力等。服用方法一般为口服,一次6 - 9克,一日2次。孕妇忌服,服药期间忌食辛辣、生冷食物。
(二)乌鸡白凤丸
乌鸡白凤丸是一种家喻户晓的妇科良药,由乌鸡(去毛爪肠)、鹿角胶、鳖甲(制)、牡蛎(煅)、桑螵蛸、人参、黄芪、当归、白芍、香附(醋制)等二十味中药组成。具有补气养血、调经止带的功效。主要用于气血两虚、身体瘦弱、腰膝酸软、月经不调、白带量多等症状。乌鸡白凤丸不仅适用于女性,对于男性因气血不足引起的身体虚弱等症状也有一定的调理作用。服用时,一般一次1丸,一日2次。感冒发热病人不宜服用,服药期间应忌辛辣、生冷食物。
(三)人参养荣丸
人参养荣丸由人参、白术(土炒)、茯苓、炙甘草、当归、熟地黄、白芍(麸炒)、炙黄芪、陈皮、远志(制)、肉桂、五味子(酒蒸)等药物组成。具有温补气血的功效。用于心脾不足、气血两亏、形瘦神疲、食少便溏、病后虚弱等症状。服用方法为口服,一次1丸,一日1 - 2次。因心火亢盛、灼伤阴液所致的心悸失眠等忌用,孕妇及身体壮实不虚者忌服。
(四)气血双补口服液
气血双补口服液主要由黄芪、当归、党参、白术、枸杞子、龙眼肉等药物组成,具有益气养血的功效。适用于气血两虚引起的头晕目眩、心悸失眠、气短乏力等症状。该口服液服用方便,口感较好,易于被患者接受。一般一次10毫升,一日3次。儿童、孕妇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感冒发热病人不宜服用。
五、气血不足用药的注意事项(一)辨证用药
气血不足的临床表现较为复杂,不同的患者可能有不同的兼证。因此,在用药时必须进行辨证论治。例如,若患者伴有肝郁气滞的症状,如情绪抑郁、胁肋胀痛等,在使用补气养血药物的同时,还应配伍疏肝理气的药物,如柴胡、香附等;若患者有湿热内蕴的表现,如口苦、舌苔黄腻等,则应先清热利湿,再进行气血的调理。只有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准确辨证,才能选择合适的药物和方剂,提高治疗效果。
(二)合理配伍
在使用中药调理气血不足时,药物的配伍非常重要。不同的药物之间可能存在协同作用或拮抗作用。例如,补气药与养血药配伍时,应根据患者气血不足的轻重程度进行合理搭配。若气虚为主,应以补气药为主,适当配伍养血药;若血虚为主,则应以养血药为主,佐以补气药。此外,还应注意药物的性味、归经等方面的配伍,使药物能够更好地发挥作用。同时,避免使用相互禁忌的药物,以免影响疗效或产生不良反应。
(三)注意剂量和疗程
中药的剂量和疗程应根据患者的病情、体质等因素合理确定。剂量过小可能达不到治疗效果,剂量过大则可能引起不良反应。一般来说,初诊患者应从小剂量开始,根据病情的变化和患者的反应逐渐调整剂量。疗程方面,气血不足的调理通常需要一定的时间,不能急于求成。一般需要连续服用一段时间的药物,才能使气血得到明显的改善。但具体疗程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而定,一般以1 - 3个月为一个疗程,可根据病情适当延长或缩短。
(四)饮食和生活方式的配合
药物调理气血不足的同时,还应注意饮食和生活方式的调整。在饮食方面,应多吃一些具有补气养血作用的食物,如红枣、桂圆、黑芝麻、猪肝、菠菜等。避免食用辛辣、油腻、生冷等刺激性食物,以免影响脾胃的运化功能,不利于气血的生成。在生活方式方面,应保持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劳累和熬夜。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如散步、太极拳、瑜伽等,有助于增强体质,促进气血的运行。此外,还应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绪波动过大,因为情志因素也会影响气血的运行。
六、气血不足药物调理与其他调理方法的结合(一)与食疗结合
食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调理方法,可以与药物调理相互配合,增强调理效果。例如,在服用中药的同时,可以食用一些具有补气养血作用的食疗方。如红枣桂圆粥,将红枣、桂圆、大米一起煮粥,具有健脾益胃、补气养血的功效;当归生姜羊肉汤,以当归、生姜、羊肉为主要原料,能补血活血、温中散寒,适用于气血不足兼寒证的患者。食疗可以作为日常的调养方法,长期坚持食用,有助于巩固药物调理的效果。
(二)与针灸推拿结合
针灸推拿是中医传统的治疗方法,通过刺激穴位,可以调节人体的气血运行和脏腑功能。对于气血不足的患者,可以选择一些具有补气养血作用的穴位进行针灸或推拿。如足三里、血海、气海、关元等穴位。针刺这些穴位可以激发经气活动,促进气血的生成和运行;推拿按摩这些穴位则可以起到疏通经络、调和气血的作用。针灸推拿与药物调理结合使用,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调节人体的气血平衡,提高治疗效果。
(三)与运动锻炼结合
适当的运动锻炼对于改善气血不足也非常重要。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心肺功能,提高身体的代谢能力,有助于气血的生成和运行。在药物调理的同时,患者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进行锻炼。如太极拳、八段锦等传统运动项目,动作缓慢、柔和,注重呼吸和意念的配合,能够调节人体的气血和脏腑功能。慢跑、游泳等有氧运动也可以增强体质,改善气血不足的状况。运动锻炼应循序渐进,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逐渐增加运动量。
七、不同人群气血不足的用药特点(一)女性
女性由于生理特点,如月经、怀孕、分娩等,容易出现气血不足的情况。在用药时,应根据不同的生理阶段进行调整。在月经期,若气血不足伴有月经不调,可选用具有补血调经作用的药物,如八珍益母丸、乌鸡白凤丸等。在孕期,用药应谨慎,避免使用活血化瘀等可能对胎儿有影响的药物。可选用一些温和的补气养血药物,如党参、白术、茯苓等,制成食疗方进行调理。产后气血大伤,需要及时补充气血,可选用生化汤、八珍汤等方剂进行调理,促进身体的恢复。
(二)老年人
老年人脏腑功能逐渐衰退,气血生成不足,容易出现气血不足的症状。在用药时,应注意药物的安全性和耐受性。老年人的脾胃功能较弱,应避免使用过于滋腻的药物,以免影响脾胃的运化。可选用一些药性平和、易于吸收的补气养血药物,如黄芪、当归、枸杞子等。同时,应注意药物的剂量不宜过大,以免引起不良反应。此外,老年人常伴有多种慢性疾病,在用药时应考虑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避免与治疗其他疾病的药物产生冲突。
(三)儿童
儿童气血不足相对较少见,但也可能因营养不良、疾病等原因引起。儿童用药应根据年龄、体重等因素合理确定剂量。一般来说,儿童的用药剂量应比成人小。可选用一些口感较好、易于接受的药物或食疗方进行调理。如小儿健脾补血颗粒,具有健脾和胃、补血安神的功效,适用于小儿脾胃虚弱及气血不足所致的面色无华、食少纳呆等症状。同时,应注意调整儿童的饮食结构,保证营养均衡,促进气血的生成。
八、结语气血不足是一种常见的中医病症,会给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带来一定的影响。通过合理使用中药及方剂进行调理,可以有效改善气血不足的状况。在选择药物时,应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在医生的指导下辨证用药,注意药物的配伍、剂量和疗程等方面的问题。同时,结合饮食、生活方式的调整以及其他调理方法,如食疗、针灸推拿、运动锻炼等,综合调理,才能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不同人群气血不足的用药特点也有所不同,应根据各自的生理特点进行合理用药。相信通过科学、规范的调理,气血不足的症状能够得到有效改善,人们能够拥有更加健康的身体。
【免责申明:本文由第三方发布,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网络技术服务,对文章的原创性及内容真实性不做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和其他问题需与本网联系的,请发邮件至fw@familydoctor.com.cn,我们将会定期收集意见并促进解决。】
推荐阅读 更多>
- test2023/09/05
- 广州哪家医院看男科比较好-如何治疗男性疾病..2021/04/13
- 福州治疗男科需要多少钱-男科病去哪家医院比..2021/04/08
- 杭州牛皮癣医院-杭州银屑病医院哪家好-杭州..2021/03/31
- 南京治疗白癜风医院-如何有效治疗白癜风?2023/03/21
- 2023医保划转调整,年满70周岁的退休人..2023/02/13
- 广州男科医院-尖锐湿疣是什么病2023/02/13
- 每月进入医保个人账户的钱少了,为什么?2023/02/13
- 医保迎新变化!2023年起,个人医保或将取..2023/02/13
- 医保个人账户改革已定,有几个弊端,会增加退..2023/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