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07-03 11:27 举报/反馈
耳聋、失聪是影响人生活质量的一类疾病。轻者引起工作、生活和学习的不便,重者引起交流障碍、社会功能障碍,甚至出现精神心理疾病。如果发生在婴幼儿,还会因聋致哑,造成终身的影响和严重的家庭负担。因此,耳聋的治疗是大家非常关注的事情。
可能我们会听到身边的人说耳聋就没得挽救了,或者只能戴助听器,变成别人眼中的“残疾人”了。但是耳科医生告诉你,即使得了听力下降、耳聋也不要过度恐惧、丧气,因为耳聋有很多种病因,其中大部分是医生可以对付的,手术就是一个重要的武器!
好多人会问,耳聋为什么要做手术呢?
那么,我们需要先了解一下正常听觉是怎么产生,发生听力下降都有哪些原因。
医学上,听觉的形成包括:声波进入人体内、传导到听觉感受器引起正常反应、以及大脑中枢整合分析等几个基本过程。
因此,其中任何一个环节的障碍,都可能使人听觉出现异常:
1)耳廓:先天性或后天性的耳廓畸形;
2)外耳道:外耳道堵塞、狭窄或闭锁;
3)鼓膜病变:鼓膜穿孔、粘连等;
4)听骨链病变:先天性听骨链缺失、固定和后天性炎症、外伤破坏;
5)耳蜗功能异常:包括先天性发育异常和后天感染病毒、耳毒性药物、噪音等原因;
6)听神经病变:包括听神经瘤、听神经病等;
7)大脑中枢病变。
目前,医学上已经有很多技术手段对传音结构进行重建,或者人工听觉植入:
(1)外耳道成形术:先天性或者后天因素导致外耳道闭锁时,声波传入的通道被封闭了,患者将出现传导性听力下降。多见于先天性外耳道闭锁的儿童,会影响其言语发育,需要手术磨出一“隧道”,为其“制造”外耳道,声音才得以传入耳朵内。
(2)鼓室成形术:当中耳炎症引起了鼓膜穿孔、听小骨破坏,或者先天性听骨链发育畸形,声波没法正常地通过中耳这一环节,造成传导性为主的听力下降。鼓室成形术需要修补穿孔的鼓膜,重建听骨链,才能恢复中耳传音和扩声功能。目前耳内镜技术已广泛应用于鼓室成形术中,给患者带来了微创效果的福音。对于大多数中耳炎、听骨链畸形患者,我院已采用全耳内镜下的微创手术治疗。
(3)镫骨手术:耳硬化、鼓室硬化、先天性听骨固定等原因可造成听骨系统中的镫骨固定,出现传导性为主的混合性听力下降,特别是耳硬化症,通常为双耳发病,严重影响患者日常交流。镫骨手术是耳科领域高精尖手术,包括镫骨撼动、镫骨切除及人工镫骨植入术,目前我科多采用全耳内镜下CO2激光辅助镫骨底板开窗并人工镫骨植入术,既微创,又能确切提高听力。
(4)中耳听觉植入手术:对于耳部畸形严重、骨导听力较差或身体条件差等原因,难以采用常规听力重建手术的患者,目前已有多种听觉植入系统可供选择,包括振动声桥(VSB)、植入式骨导助听器(BAHA)、振动骨桥(BoneBridge)等,使更多患者有机会重回听觉世界。
(5)人工耳蜗植入术:目前对于多数双侧重度(80dB)以上感音神经性聋患者,人工耳蜗植入术是重获听力的*选择。其原理是将外界声波信号转换为电信号,通过电极线直接传给耳蜗神经,从而形成听觉;再配合术后言语康复,使得人工耳蜗真正发挥其作用。手术提倡尽早施行,对儿童恢复言语发育意义重大,适合年龄一般认为1岁以上,但国内外也不断有更小的年龄报道。随着技术理念的不断更新,双侧植入、声电联合刺激等治疗方式使得术后听力效果不断改善。既往属于“昂贵”手术,目前该手术已纳入医保范围,也有不少*及社会资助项目,帮助越来越多的患儿重获听力。
(6)听觉脑干植入:适用于双侧听神经因发育不良或肿瘤及手术损伤等原因导致双侧全聋的患者。听觉脑干植入是将特制的电极植入到脑干特定区域, 刺激不同的频率层, 从而产生听觉的听力重建方法。该技术国内外均已进行尝试,但目前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距离其广泛应用于临床还有艰辛漫长的过程。
因此,不同类型的耳聋是有不同的治疗方法。zui后再三强调,出现听力下降不要慌,一定要到正规医院及时就诊。医生通过问诊和适当的检查,判断听力下降的程度和原因后,才能制定相应的治疗对策。中三君已经具备了全面的耳聋手术技术,希望能帮助到更多的人!
【申明:本文由第三方发布,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网络技术服务,对文章的原创性及内容真实性不做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和其他问题需与本网联系的,请发邮件至fw@familydoctor.com.cn,我们将会定期收集意见并促进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