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阳虚是病证名,指阳气不足或功能衰退的证候。《素问·调经论篇》:“阳虚则外寒。”通常多指气虚或命门火衰,因气与命门均属阳,故名。肺主气,气虚多属肺气虚或中气不足,因而卫表不固,故外寒;阳虚则阴盛,故命门火衰亦多见功能衰惫,浊阴积潴的病证。此外,阳虚亦可见于心阳虚或脾阳虚。症见面色白、手足不温、怕冷、易出汗、大便稀、小便清长、口唇色淡、口淡无味、食欲不振、舌质淡、苔白而润、脉虚弱等。治宜温补阳气。 ...展开
阳虚医院医生 更多>
阳虚相关阅读
推荐阅读 更多>
名词解释
出汗
出汗是人体排泄和调节体温的一种生理功能,但如果出汗的方式,汗液的量、色....
唇
唇是在人类脸上一个明显易见的器官,由上下两唇构成。两唇皆为凸出而柔软,....
调经
调经治疗学术语。指治疗月经病的法则。《妇人大全良方》卷一:“凡医妇人,....
多指
多指(polydactyly)为手指多于正常的先天性畸形。可单独发生或....
肺
肺位于胸腔,左右各一,覆盖于心之上。肺有分叶,左二右三,共五叶;是人体....
肺气虚
肺气虚是指肺气虚损,临床以咳嗽乏力、畏风自汗等为主要表现的证。从临床医....
面
面表示“鼻子及其附近”,本义是人脸。脸,最初指“颊”,并经常指妇女目下....
舌
舌是口腔底部向口腔内突起的器官,人类的舌还是语言的重要器官。舌由平滑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