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热的病因繁多,可达200多种,临床上分为感染性发热和非感染性发热两大类,而以前者多见。
(一)感染性发热
长期以来,感染一直都是引起发热最主要的病因。虽然近年来此类疾病在北美及西北欧的经济发达地区有所减少,但在包括我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该病仍是引起发热的虽常见病因,40%~50%的发热是由感染引起的。
感染性发热以细菌引起者占多数,病毒次之,另外还有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真菌和寄生虫等。细菌感染包括化脓性细菌感染(如脓毒症、感染性心内膜炎、胆道感染、伤寒/副伤寒、肾盂肾炎、脾脓肿、盆腔脓肿、腹腔脓肿)和结核感染等。
化脓性细菌感染的部位以脓毒症及感染性心内膜炎较常见,其血培养的阳性率较高,可达60%~70%,致病菌以革兰阳性菌较多见;腹腔、盆腔脏器的局灶性感染(如肝脓肿、脾脓肿、盆腔脓肿等)在化脓菌感染中也占较大比例,且其血培养阳性率较低,诊断依赖影像学检查、脓肿穿刺及诊断性抗感染治疗效果等。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如各种细菌和病毒导致的肺炎、社区获得性肺炎(CAP)、医院内获得性肺炎,肺脓肿及脓胸、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肺部真菌感染等。都是引起呼吸系统感染性发热的重要病因。
结核感染包括肺结核和肺外结核,是感染性发热中仅次于化脓性细菌感染的病因,所以对于疑似感染性疾病的发热患者,除了应首先考虑化脓性细菌感染的可能外,同样应重视发现结核菌感染的证据。肺结核通过典型的结核中毒症状、肺部影像学检查和结核菌纯化蛋白衍生物(PPD)皮试等确诊并不困难;而肺外结核(如肠结核、淋巴结结核、多浆膜腔结核、肝脾及肾结核、结核性关节炎等)由于其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且不典型,影像学检查缺乏肺部活动性结核病灶的证据,血沉和PPD皮试结果又缺乏特异性,给诊断带来较大的困难。研究表明,近年来结核病的发病率升高,而且与肺外结核多发的流行病学趋势相吻合,所以肺外结核的诊断和治疗应该得到足够的关注。
病毒性疾病一般病程自限,EB病毒和巨细胞病毒感染可作为FOU的病因,诊断主要依据为分离到病毒,或血清学相应抗原特异性IgM抗体检测。
(二)非感染性发热
主要有以下几类原因:
1.结缔组织和血管性疾病 该组疾病在发热病因构成中所占的比例近年来有所上升,占20%~30%,弥漫性结缔组织病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其中,发热是有些结缔组织病的常见症状。容易出现发热的结缔组织病有类风湿关节炎(RA)、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成人型Still病、血管炎、多发性肌炎、皮肌炎、系统性血管炎、干燥综合征(舍格伦综合征)、以痛风为代表的结晶性关节炎,以及混合性结缔组织病等,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及实验室诊断技术的发展,风湿热及SLE,尤其是风湿热的发病率有所下降,但社会老年化的趋势使风湿性多发性肌痛、原发性小血管炎、颞动脉炎等既往罕见疾病的发病率日见上升。这些弥漫性结缔组织病和结晶性关节炎的发热可轻可重,持续时间可长可短。可以是结缔组织病的酋发临床表现,亦可在病程中出现。多数弥漫性结缔组织病属于自身免疾病,这类患者由于一系列抗原-抗体异常的免疫反应而产生IL-l、IL-6、TNF-α等炎症介质。这些炎症介质具有致热原性,可以引起发热。
2.肿瘤性疾病 引起发热常见恶性肿瘤有原发性或继发性肝癌、肺癌,肾细胞癌、甲状腺转移癌;通常不引起发热的疾病有结肠、卵巢、前列腺、乳腺、直肠、胰腺(无转移)和大脑的恶性肿瘤等}罕见引起发热的恶性肿瘤为嗜铬细胞瘤。此外,心房黏液瘤和胃、小肠平滑肌瘤等是引起发热的良性肿瘤。发热原因是由于组织细胞坏死、组织蛋白分解及组织坏死产物吸收所致的“吸收热”。
3.血液系统疾病 引起发热的血液病有淋巴瘤、霍奇金病、非霍奇金病、急性和慢性骨髓性白血病、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溶血性贫血、恶性组织细胞增生症,良或恶性嗜酸粒细胞增多症及出血性疾病等。其中,部分血液病的发热原因是由于“吸收热”所致,还有部分原因不明。
4.内分泌与代谢疾病 许多内分泌和代谢疾病可引起发热,如甲状腺疾病(包括甲状腺功能亢进、桥本甲状腺炎、亚急性甲状腺炎及甲状腺癌等)和肾上腺疾病(包括嗜铬细胞瘤、库欣综合征、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等)。另外,痛风性关节炎、更年期综合征等都可以引起发热。
5.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失调 有些致热因素不通过内源性致热原而直接损害体温调节中枢,使体温调定点上移后发出调节冲动,造成产热太于散热,体温升高,称为中枢性发热。常见于:①物理性,如中暑。②化学性,如安眠药中毒。③机械性。如脑血管病、脑外伤和手术、癫痫、急性脑积水,酒精戒断等。颅内病变累及双侧下丘脑前部,特别是视前区体温敏感神经元的病变,引起体温整合功能障碍,使躯体的血管扩张和汗腺分泌等散热机制障碍,从而导致中枢性高热。
6.功能性低热
常见的功能性发热有:
(1)原发性低热:由于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所致的体温调节障碍或体质异常,低热可持续数月甚至数年之久,热型较规则,体温波动范围较小,多在0.5℃以内。
(2)感染后低热:由于病毒、细菌、原虫等感染,特别多见于病毒感染后,低热不退,而原有感染巳愈。因细菌、表原体、支原体等感染,用抗生素治疗有效;而病毒感染,其体温下降多为自然病程,往往遗有低热。高热下降后,低热可以在高热后就存在,亦可于高热下降至正常后数日发生低热。感染后低热为持续性低热,常伴有疲乏无力、食欲减退,而体征和辅助检查末见异常。如急性链球菌感染控制后,病人尚可有低热、关节痛和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症状,抗链“0”可增高,但血沉正常。此情况称链球菌感染后状态。
(3)手术后低热:手术后可以有术后吸收热,一般在术后6~8小时开始发热,持续3~5天可自行缓解,但部分病人低热持续,而与手术相关的切口均愈合良好无感染征象。
(4)神经功能性低热:多见于青年女性,为一种原发性低热,其临床特点一般不超过38℃,体温一昼夜内波动幅度较小,往往不超过0.5℃且口温、腋窝与直肠温度相差不大,甚至可出现腋温高于口温、口温高于肛温或腋温高于肛温的反常现象,两侧腋温可相差1℃以上。体温昼夜规律失常,晨间体温反而较午后高,而且体力活动可不升高体温,有时反而下降,持续数月、数年,体温往往在偶然或患者不注意情况下自动下降。
不少患者伴有神经功能不稳定的表现,如多汗、怕冷、怕热、心悸、失眠、手额、面色潮红、皮肤划痕症阳性、呼吸性不整脉等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的症状。
(5)夏季低热:低热仅发生在夏季,秋凉后自行退热,每年如此反复出现,连续数年后多可自愈。多见于幼儿,因体温调节中枢功能不完善,夏季身体虚弱,且多于营养不良或脑发育不全者发生。
7.其他 引起发热的病因除了上述原因之外,还包括血管栓塞或血栓形成而引起的疾病,如心肌梗死、肺血栓栓塞、肺梗死及肢体坏死等。由于皮肤散热减少而引起发热,如广泛性皮炎、鱼鳞癣及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等。
发病机制
人体的体温调节中枢在下丘脑。视前区下丘脑前部(POAH)一带存在着密集的温觉感受器和少数冷觉感受器,产热和散热反应均可由刺激这一部位而引起;而下丘脑后部可能是对神经“情报”加以整合处理的部位。人体的体温调节中枢通过神经、体液因素调节产热和散热两个过程,以维持体温的动态平衡。安静时产热的主要场所是骨骼肌和肝脏,在运动或疾病伴有发热时,骨骼肌更是产热的主要场所;人体主要的散热部位是皮肤,约90%的热量通过辐射、传导、对流和蒸发等方式散失。如果这些部位由于各种因素造成功能障碍,即可导致发热。
1.致热原性发热 致热原包括外源性和内源性两大类:
(1)外源性致热原(exogenous pyrogen):外源性致热原的种类甚多,包括5类。①各种微生物病原体及其产物,如细菌、病毒、真菌及细菌毒素等;②炎性渗出物及无菌性坏死组缀;③抗原抗体复合物;④某些类固酵物质,特别是肾上腺皮质激素的代谢产物原胆烷醇酮;⑤多糖体成分及多核苷酸、淋巴细胞激活因子等。外源性致热原多为大分子物质,特别是细菌内毒素分子质量非常大,不能通过血脑屏障直接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而是通过激活血液中的中性粒细胞、嗜酸粒细胞和单核一吞噬细胞系统,使其产生并释放内源性致热原,通过下述机制引起发热。
(2)内源性致热原(endogenous pyrogen,EP):又称白细胞致热原,如白介素(1L)一1、IL一6,肿瘤坏死因子(TNF-α),干扰素(IFN)等。
致热原通过血脑屏障直接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的体温调定点(setpoint),使调定点(温域)上升,体温调节中枢必须对体温加以重新调节发出冲动,并通过垂体内分泌因素使代谢增加或通过运动神经使骨骼肌阵缩(临床表现为寒战),使产热增多;另一方面可通过交感神经使皮肤血管和竖毛肌收缩,停止排汗,散热减少。这一综合调节作用使产热大于散热,体温升高引起发热。
另外,体温的调节还依赖发热调节介质。包括正调节介质,如Na+/Ca2+值、前列腺素E(PGE)及环磷腺苷(cAMP);负髑节介质,包括精氨酸加压素、黑素细胞刺激素,脂皮质蛋白-l等。
2.非致热原发热 常见于以下几种情况:
(1)体温调节中枢直接受损,如颅脑外伤、出血、炎症等。
(2)引起产热过多的疾病,如癫痫持续状态、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等。
(3)引起散热减少的疾病,如广泛性皮肤病、心力衰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