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阴道囊性包块
1.阴道上皮包涵囊肿 又称植入性囊肿,为少量阴道黏膜被包埋在黏膜下继续增生、脱屑,最后液化形成囊肿。
(1)有分娩时会阴阴道裂伤、会阴切开术,或经阴道子宫切除术和会阴修补术史。
(2)多无临床症状,常于妇科检查时偶然发现。
(3)一般囊肿较小,常单个存在,好发部位为阴道后壁下段正中或侧后方,类似息肉样突向阴道,呈蓝色透明。
(4)病理检查见囊内有干酪样角化内容物,囊壁覆以扁平上皮者,一般又称表皮囊肿。
2.阴道中肾管囊肿 较常见,又称Garter囊肿,来源于胚胎时期的中肾管遗迹,由于水完全退化,部分呈囊性扩张或分泌物潴留而形成囊肿。
(1)囊肿较大时,可引起性交困难或性交痛,甚至阻碍分娩。亦可因囊肿延伸到膀胱宫颈或膀胱阴道之间,引起膀胱刺激症状。
(2)多位于阴道前外侧壁,一般为单个,呈圆形或卵圆形,直径2—5 cm不等,偶见囊肿突出于阴道口,类似膀胱膨出。
(3)病理检查可见囊壁衬以单层立方上皮或带纤毛的桂状上皮,囊内含水样、浆液性棕色液体。囊外有平滑肌围绕。
3.阴道副中肾管囊肿 来源于残留的副中肾管组织,较多见。
(1)囊肿一般较小而无症状,有时较大可影响性生活。
(2)可发生于阴道的任何部位。
(3)病检示囊壁为具有分泌功能的柱状上皮,囊内充满透明黏液,上皮细胞组织化学染色PAS呈阳性反应。
4.尿道上皮囊肿 很少见,阴道壁组织内有向尿道上皮分化的泌尿生殖窦上皮残留,继续增长可形成囊肿,囊壁为移行上皮。
5.盲端输尿管 一侧输尿管通至囊肿中而形成盲端输尿管。膀胱镜检查患侧输尿管口缺如,静脉肾盂造影可确诊。
6.阴道血肿
(1)多见于产后数小时内,急产、胎儿过大或阴道手术助产时易发生。阴部骑跨伤时亦可出现。
(2)血肿较小可无症状,血肿较大则有阴部疼痛,肛门坠胀。
(3)出血多时可出现面色苍白,急性失血体征;腹部检查子宫收缩良好;肛门或阴道检查发现阴道一侧紫蓝色肿块,有触痛,张力大或有波动感。巨大血肿可延及阔韧带,在子宫一侧扪及肿块,与子宫紧连。
7.阴道积脓 一般为阴道有严重粘连,引流小畅继发感染所致。
(1)可有发热、阴部疼痛感,阴道分泌物增多。
(2)包块表面发红、有灼热感,压痛明显,可有波动感。
(3)血常规示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升高,肿块穿刺可抽出脓液。
8.阴道子宫内膜异位症 多为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向阴道发展,也可由于脱落的子宫内膜直接种植在阴道壁局部创面引起。
(1)常有痛经史,主要症状是经期里急后重感,多有性交痛。
(2)好发部位在阴道后穹,局部形成紫蓝色隆起肿块,触痛明显。
(3)局部活检证实肿块壁内见子宫内膜腺体与间质,病程长者可有吞噬大量含铁血黄素的巨噬细胞。
9.尿道憩室 常为先天性,系发生于胚胎中肾管下端的残留囊肿。
(1)可表现为反复排尿障碍,频发的膀胱炎和性交不适。
(2)检查发现阴道前壁下1/2处有一囊性肿物,经按摩可见尿道口有脓液溢出,肿物随即缩小。
(3)行尿道造影可清楚地看到憩室。
10.尿道旁腺囊肿 尿道旁腺腺管阻塞,分泌物积聚所致。
(1)囊肿呈圆形,位于尿道口后壁两侧,靠近阴道口处,压之有囊液流出,若继发感染可见脓性分泌物排出。
(2)病理检查可见囊壁被覆移行上皮、立方或柱状上皮,囊内为透明或浑浊液体。
11.阴道前后壁膨出
多与子宫脱垂合并存在,以前壁膨出多见。
(1)有分娩时会阴撕裂、产褥期过早参加重体力劳动的病史。
(2)患者自觉下坠感、腰酸,有块状物从阴道脱出,久站、劳动和腹压增加时加重。前壁膨出时可有尿潴留或张力性尿失禁,后壁膨出时可有排便困难。
(3)妇科检查见阴道口松弛,前壁或后壁呈半球形隆起,触之柔软而无清楚边界,常伴陈旧性会阴撕裂。
(4)金属导尿管检查时可在前壁膨出的囊内触及导尿管;肛诊时手指可进入后壁膨出肿物之内。
12.阴道发育异常 如处女膜无孔、阴道闭锁、阴道斜隔,均可表现为青春期周期性腹痛和经血潴留,在阴道内形成巨大囊块。前两者检查无阴道开口,肛查扪及向直肠凸出的阴道积血包块;后者囊肿位于阴道一侧,张力大,向通畅侧阴道及直肠突出。局部穿刺均可抽出陈旧性黏稠血液。此外,处女膜无孔在青春期前可因阴道积液形成阴道囊肿,穿刺为黏稠的白带。
(二)阴道实性包块
1.阴道壁息肉
(1)多见于全子宫切除术后,为阴道顶端缝合处肉芽组织增生所致。
(2)临床表现为少量阴道出血或接触性出血。
(3)妇科检查在阴道切口缝合处见米粒大小的红色肿物,质软而脆,触之易出血。
(4)病理检查为肉芽组织,含有较多毛细血管和成纤维细胞。
2.阴道腺病 正常阴道壁为扁平上皮,无腺体结构。阴道腺病指阴道壁内出现腺上皮,替代了正常的扁平上皮。
(1)患者母亲在妊娠期有服用已烯雌酚(DES)史。
(2)临床症状主要有白带增多,阴道血性分泌物,性交痛,阴道灼热感,部分患者无任何症状。
(3)阴道检查多在阴道前壁上1/3或阴道穹见散在小结节,0.5~5 mm直径大小,阴道黏膜可见红色斑点、糜烂,甚至形成溃疡。
(4)阴道镜检查是诊断本病的可靠方法,可见到腺体开口和与宫颈表面极为相似的转换区,病变部位碘试验不着色。
(5)病理检查在阴道黏膜下有类似宫颈内膜、子宫内膜或输卵管内膜的腺体,为单层柱状上皮,细胞内含有黏液。
3.阴道黏膜脱垂 多为分娩损伤愈合不整齐所致,突出于阴道口或其内外,呈细长条状,表面光滑。
4.阴道纤维瘤 来源于阴道壁的结缔组织,常单个生长,好发于阴道前壁,质硬。肿瘤增大时可出现下坠感,性交障碍。以及膀胱、直肠压迫症状。病检肿瘤组织由成纤维细胞和胶原纤维构成。
5.阴道平滑肌瘤 由阴道壁内肌组织或血管壁肌组织的平滑肌细胞增生形成。临床症状与肿瘤大小及部位有关,小者无症状,大者有下坠感、性交困难,可产生压迫症状,合并感染时可有阴道流血及白带增多。阴道检查发现肿瘤多位于阴道前壁,直径一般在1~5 cm不等,质硬,表面光滑,边界清楚,无压痛。活检可确诊。
6.阴道脂肪瘤 肿块一般很小,故无症状。可位于阴道的任何部位,多数呈息肉状,基底宽大,质地柔软。病理检查近似脂肪组织。
7.阴道神经纤维瘤 非常少见,多无症状。病变常为多发,呈大小不等的结节状.质软而有弹性,边界不清楚。确诊依赖于病检,主要成分为神经鞘细胞和胶原纤维束。
8.阴道血管瘤 罕见,为血管构成的良性肿瘤。可分为毛细血管扩张性血管瘤和海绵状血管瘤,多为先天性、多发性。临床症状主要为阴道流血和下坠感,当血管瘤破裂时可出现大出血,甚至休克。检查见突出于阴道黏膜的暗紫色结节,质软,其特点为按压后可变小,松开后恢复原状。病理检查见肿瘤由无数毛细血管组成,管壁被疆内皮细胞,或有无数血腔,状似海绵。
9.子宫黏膜下肌瘤 有月经量过多或不规则阴道流血史,检查见阴道内球形实性肿块自宫颈口脱出,有蒂与颈管内黏膜或宫腔内黏膜相连,表面光滑,呈红色,如继发感染,则表面为脓性坏死组织覆盖。
10.子宫脱垂 子宫从正常位置沿阴道下降,宫颈外口达坐骨棘水平以下,甚至子宫全部脱出于阴道口外。
(1)多见于50~70岁妇女,有多次分娩、分娩损伤及产后过早参加体力劳动史,有些患者有长期慢性咳嗽、习惯性便秘史。
(2)主要症状为阴道脱出一肿物,咳嗽、行走等腹压增加时加重,伴下坠感、腰骶部疼痛,脱出时间长,继发感染者可出现分泌物增多,若合并阴道前后壁膨出,常伴有排尿、排便困难。
(3)妇科检查阴道口松弛,常有陈旧性会阴撕裂,嘱患者用力屏气时见宫颈外口距处女膜缘<4 cm,或在阴道口见到宫颈,甚至宫颈及宫体全部脱出至阴道口外。
11.慢性子宫内翻 很少见,即宫底部翻向宫腔,子宫内膜向外翻出。常有间歇发作的下腹剧痛,伴不规则阴道出血史。子宫内翻至阴道内时可形成包块,表面为红色黏膜,易出血,其上部可触到宫颈周缘,牵拉肿块时宫颈不下降反而上移,肿块上找不到子宫颈口。但可见到左右各一输卵管开口。肛门指诊盆腔内空虚,触不到宫体,将肛门内示指勾向前方,可触到一漏斗形凹陷。
(三)阴道不规则包块
1.阴道癌 原发性阴道癌少见,多为继发性,病理类型以阴道鳞状上皮细胞癌最常见。
(1)好发于绝经后老年妇女。
(2)常有无痛性阴道出血,表现为血性分泌物、阴道不规则流血或性交出血,继发感染后可出现恶臭脓血性白带。晚期肿瘤侵犯神经引起下腹和腰腿部疼痛。
(3)肿块多位于阴道上1/3的后壁,呈结节、乳头或菜花状,质脆,易出血、坏死,并见大量恶臭分泌物排出。有时可扪及肿大质硬的腹股沟淋巴结。
(4)阴道细胞学检查可找到癌细胞。活组织病理检查是确诊的依据,并可明确病理类型。
2.阴道乳头状瘤 是良性的阴道黏膜病变,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以年轻妇女多见。肿瘤可发生于阴道任何部位,呈菜花状、乳头状突起,单发或多发。肿瘤生长缓慢,一般无症状。组织学检查肿块表面覆盖扁平上皮,主要是棘层细胞增生,间质内含纤维结缔组织。
3.阴道肉瘤 罕见,包括平滑肌肉瘤、纤维肉瘤和葡萄状肉瘤。幼女和成人皆可发生,幼儿以葡萄状肉瘤最常见。
(1)可表现为阴道出血和浆液性、血性白带,部分患者出现疼痛,阴道下坠感。
(2)阴道榆查见结节状或半球状肿物,质硬,表面溃疡。阴道壁变硬、狭窄。葡萄状肉瘤者外观为粉红色,呈带蒂葡萄状或息肉样,质软、脆,易出血,可充满整个阴道,甚至突出于阴道口外。
(3)确诊必须通过活组织检查。
4.阴道尖锐湿疣 由HPV感染引起的性传播疾病,常与外阴尖锐湿疣并存。
(1)主要表现为阴道分泌物增多伴外阴瘙痒。
(2)阴道检查见阴道壁上散在细小的疣状物,病灶增多时可相互融合成鸡冠状或菜花状,质脆,触之易出血,表面可形成溃疡。
(3)阴道镜检查有助于对不典型病变的诊断。病理组织学可见棘细胞高度增生,出现挖空细胞为HPV感染的特征性改变,
5.阴道恶性黑色素瘤 为恶性程度很高的肿瘤,罕见。
(1)发病年龄多在40~60岁之间。
(2)临床表现为不规则阴道出血,阴道分泌物增多,有时可排出黑水样液。
(3)肿瘤可发生于阴道的任何部位,呈蓝黑色或棕黑色突起,形状不规则,表面凹凸不平。
(4)活检是必不可少的确诊手段,在恶性细胞内见到黑色素颗粒即可明确诊断。
6.阴道恶性滋养细胞肿瘤 由侵蚀性葡萄胎或绒癌转移而来。有葡萄胎清除、流产或分娩后阴道不规则流血史,可同时出现其他部位转移灶症状,如咳嗽、咯血等。阴道结节呈紫蓝色,质脆,易出血,如肿瘤破溃可发生大出血。血HCG明显升高,影像学检查可发现盆腔原发灶以及肺部或脑部转移灶。
7.阴道异物 一般是婴幼儿误将异物塞入阴道所致。主要症状为阴道分泌物增多,呈脓性,有臭味。必要时阴道窥器可见异物及阴道壁充血,甚至溃疡形成。若异物于阴道内滞留时间较久,陷入炎症引起的肉芽组织中,埋藏于阴道壁较深层,此时阴道窥器不易发现异物,但可通过阴道扪诊或肛诊检查时触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