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治方药】
(一)脾胃气虚
1,临床表现:饥不欲食,食不知味,或食入不化,或脘中不饥,食后泛恶、脘痞,不烦不渴,神疲乏力,气短懒言,大便溏薄。舌质淡,舌苔薄白,脉虚缓、濡细。
2,病因病机:胃不纳谷,脾失健运,脾胃虚弱,蠕动无力。
3,治法:益气健脾,助食和胃。
4,方剂:异功散(《小儿药证直诀》)加减。
药物:党参(或太子参)10g,炒白术10g,茯苓10g,陈皮6g,甘草3~6g。
方义:党参、白术、茯苓箍气健脾。陈皮、甘草和胃助食。
加减;食入不化、脘痞腹胀者。加砂仁、白蔻仁、神曲、鸡内金,以醒脾开胃;口淡无味者,加佩兰、藿香梗,或玫瑰花、厚朴花,以芳香开胃;中气下陷,食后饱胀,卧则胀减,加黄芪、枳壳、升麻、柴胡,以益气升阳;呕恶吐清水者,加法半夏,生姜,降逆止呕。知饥少纳,加石斛、木瓜,以酸甘化阴。
5,变通法:脾胃虚弱,食欲不振。腹胀便泄,足肿而浮,兼水湿者,用参苓白术散(《局方》)健脾利湿。若中气下陷,纳食减少者,用补巾益气汤(《脾胃论》)去当归加苍术、木香补中益气。
(二)脾胃阳虚
1,临床表现:不饥不纳,食而无味,食欲不振,食后脘痞、腹胀,食已欲便,畏寒肢冷,神疲乏力,呕吐清水,大便溏泄,完谷不化。舌淡胖,舌苔白润,脉沉细。
2、病因病机:脾阳不振,胃阳式微,阴寒内生,纳化无力。
3,治法:温中健脾。益气和胃。
4,方剂:理中汤(《伤寒论》)合大半夏汤(《金匮要略》)加减。
药物:党参10g,姜半夏10g,干姜3~5g,茯苓l0g,陈皮6g,益智仁l0g,甘草3~6g,生姜2~3片。
方义:党参、干姜、益智仁、甘草,温中健脾,通阳和阴;半夏、茯苓、陈皮、生姜,和胃通阳,降逆止呕。
加减:脘腹冷痛者加荜菝、吴萸,温中止痛;不食不运,味变酸苦,肝木乘土者,加木瓜、吴萸、乌梅,制肝抑术;大便溏泄、完谷不化、形寒怯冷,加淡附子、炒白术,或加煨肉果,吴萸,温脾通阳;脘痞腹胀者,加砂仁、神曲、厚朴,理气增食。
5,变通法:若中气下陷,脾胃不足,运纳俱少,食已即泻者,用补中益气汤(《脾胃论》)去当归,加茯苓、益智仁、木瓜,升阳益气。兼湿滞者或用升阳益胃汤(《脾胃论》),即六君子汤加黄芪、芍药、羌独活、防风、黄连、柴胡、泽泻、干姜等,在上方基础上又有风以胜湿、淡渗利湿功效。
(三)脾胃阴虚
1,临床表现:不饥不纳,知饥少纳,胃脘虚痞,嘈杂灼热,口干舌燥,气馁声低,四肢无力,大便干结不爽。舌质红少津,少苔或无苔,脉细数。
2,病因病机:脾胃阴虚,津液亏乏,胃肠失于濡润,纳化失常,谷食不化。
3,治法;养阴益胃,醒脾增食。
4,方剂:养胃汤(《临证指南医案》)加减。
药物:北沙参10~15g,麦冬10~15g,石斛10g,玉竹10g,扁豆10g,省头草(或用佩兰代之)l0g,陈皮3g,乌梅3g,甘草3g,粳米l撮(或大麦仁15g代之)。
方义:玉竹、沙参、麦冬养阴益胃,省头草醒脾开胃,扁豆、陈皮健脾和胃,乌梅、甘草酸甘化阴,粳米或大麦仁益气和中。
加减:病后胃气不苏者,加茯苓,莲子肉、谷芽,增食和胃;有邪热未清,口渴喜饮,小便黄者,加桑叶、竹叶,用以清热;恶心呕逆者,加竹茹,白蔻仁。理气和胃;大便于结不爽者,加当归、白芍、麻仁、杏仁,和血润肠。脾气虚者,加党参或太子参、茯苓,益气健脾。
5,变通法:若口不渴。胃脘无嘈杂灼热,以脾阴不足、知饥少纳为主者,可用六神散(《三因方》)加减,药如太子参、茯苓、白术、扁豆、山药、甘草、大枣等,可加人乌梅、木瓜、谷芽、荷叶等以助食开胃。
(四)湿困脾胃
1,临床表现:不饥不食,或纳呆少食。脘痞胸闷,似格似阻,满闷不适,恶心欲吐,头昏身重,大便不爽。舌善薄腻或厚腻,脉濡、滑。
2,病因病机:湿困脾胃,脾不运化,胃不和降,升降失司。
3,治法:化湿和中,宣通气机。
4,方剂:苍白二陈汤(《证治汇补》)加减。
药物:苍术10g,白术10g,法半夏10g,陈皮6g,茯苓10g,甘草3~6g,枳壳3~6g,厚朴3~6g,砂仁3g,白蔻仁 3g。
方义:苍术、白术健脾燥湿,半夏,陈皮和胃化痰,枳壳、厚朴理气宽中,砂仁、蔻仁醒脾化湿,茯苓淡渗利湿,甘草和中。
加减:上脘格拒、朐闷脘痞甚者,加杏仁、苏子、瓜萎皮、枇杷叶,去枳壳、厚朴、苍白术,宣通上中两焦气机为主。有身重头昏、口淡口腻,去枳壳、白术,加藿香、佩兰、苏梗,芳香化湿为主。舌苔黄腻,脉濡数。加黄连、黄芩、竹叶、滑石,清利湿热。
5,变通法:若上脘格阻、胸闷如痹,舌苔薄黄,用三香汤(《温病条辨》),药如山栀、豆豉、降香、桔梗,郁金、瓜萎皮,以开痹化湿、清热宽胸为主。若因湿温病食纳不佳,不饥不纳,可用三仁汤(《温病条辨》)加减。
(五)饮食停滞
1,临床表现:饮食不思,恶食厌食,脘腹胀满,暧腐吞酸,大便秘结或秽臭不爽。舌苔腻浊,脉滑。
2,病因病机:食积伤胃,壅滞中焦。胃不受纳故饮食不思,恶食厌食;胃失通降而脘腹胀满,嗳腐吞酸,大便秘结。
3,治法:消食导滞,调和脾胃。
4,方剂:枳实导滞丸(《内外伤辨惑论》)加减。
药物:枳实6g,白术10g,神曲10g,黄连3g,茯苓10g,山楂10g,木香3g,砂仁3g。
方义:枳实、木香、砂仁理气,白术、茯苓健脾,黄连清热,神曲、山楂消食。
加减:大便秘结不爽者,加大黄通便;伤酒食者,加葛花、枳犋子醒酒;伤生冷食物,去黄连,加干姜、丁香温中。
5,变通法:食积症重者,可用保和丸(《丹溪心法》)加减,以消导为主。
(六)气郁阻滞
1,临床表现:不思饮食,食少纳果,食后脘痞胀满,暖气频作,暖之则舒,胸胁胀满,咽中阻塞如有异物感,因情志不舒则加剧或诱发。舌苔薄,脉弦或沉。
2,病因病机:七情不和,肝气郁结,脾胃不和,纳化失司。
3,治法:理气解郁和胃。
4,方剂:越鞠丸(《丹溪心法》)台二陈汤(《局方》)加减。
药物:香附10g,苍术6g,神曲10g,川芎3g,茯苓10g,陈皮6g,姜半夏l0g,甘草3~6g,砂仁3~6g。
方义:香附、砂仁理气,苍术化湿,神曲开胃,川芎少量和血,半夏、陈皮、茯苓、甘草和胃。
加减:咽中有异物感,加厚朴、生姜,苏叶降逆;胸胁胀满加柴胡、自芍疏肝;苔薄黄,脘中灼热,加山栀泄热。
5,变通法:若妇女情志不和而不思饮食者,以逍遥散(《局方》)加减,疏肝和血健脾。
【针灸治疗】
(一)毫针法
取穴:足三里、三阴交,全不饮食配然谷放血,饥不能食、饮食不下配章门、期门。
方法:常规刺法,平补平泻,留针30分钟。
疗程:每日或隔日1次,7~10次为1疗程。
(二)灸法
取穴:中脘。
方法:艾炷隔姜灸,每次7~10壮。
疗程:每日或隔日1次,7~10次为1疗程。适于脾胃虚弱、脾胃虚寒者。
【其他治法】
1,中成药
(1)十香止痛丸:成人每次服1丸,一日2次,温开水送服。7岁以上儿童服成人量的1/2,3~7岁儿童服成人量的1/3。适用于寒凝停滞型。
(2)香砂养胃丸(冲剂、口服液):水丸剂每次9克,或浓缩丸剂每次1,2克,均为一日2次,温开水送服。或冲剂每次1袋,一日2次,开水冲服。或口服液每次1支,一日2次。适用于肝胃不和型。
(3)香砂平胃丸:成人每次服9克,一日3次,温开水送服。7岁以上儿童每次服6克,3~7岁儿童每次服3克,用于肝胃不和型。
(4)木香顺气丸:大蜜丸成人每次1丸,一日2次;或水丸剂每次6~9克,一日2~3次,温开水送服。7岁以上儿童服成人量的1/2。适用于肝胃不和型。
(5)元胡止痛片:每次4~6克,一日2次,温开水送服。适用于胃络瘀血型。
(6)健脾丸:大蜜丸每次1丸,或小蜜丸每次9克,或浓缩丸每次8丸,均一日2~3次,温开水送服。小儿酌减。适用于脾胃虚寒型。
(7)启脾丸:每次1丸,一日2~3次,用温开水送服。7岁以上儿童服成人量的1/2,3~7岁儿童服成人量的1/3。适用于脾胃虚寒型。
(8)玉竹冲剂:每次1袋,一日2次,开水冲服。适用于胃阴亏虚型。
2,食疗
(1)二绿茶:绿萼梅6克,绿茶6克,上二味,沸水冲泡5分钟即可。
(2)金橘饮:金橘200克,白蔻仁20克,白糖适量。金橘加水用中火烧5分钟,再加入白蔻仁、白糖,用小火略煮片刻即可。
(3)丁香姜糖:白砂糖50克,生姜末30克,丁香粉5克,香油适量。白砂糖加少许水,放入砂锅,文火熬化,加生姜末、丁香粉调匀,继续熬至挑起不黏手为度。另备一大溏瓷盆,涂以香油,将熬的糖倒入摊平。稍冷后趁软切作50块。
(4)鸡内金饼:鸡内金10克,红枣30克,白术10克,干姜10克,面粉500克,白糖300克。将鸡内金、红枣、白术、干姜同入锅内,加水用文火煮30分钟,去渣留汁备用。将药汁倒入面粉,加白糖、发面,揉成面团,待发酵后,加碱适量,做成饼。将饼置于蒸笼上,武火蒸15分钟后即成。
(5)鹌鹑汤:鹌鹑1只,党参15克,淮山药30克。鹌鹁、党参、山药洗净后同放锅内,加清水800毫升,煮至鹌鹑熟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