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治方药】
(一)阴虚
1,临床表现:午后潮热,形体消瘦,五心烦热,颧红咽千,盗汗骨蒸。舌干红,脉细数。若兼见腰酸膝软,遗精阳痿,女性月经不调者,为肾阴虚;兼见于咳,咯血、气短、声低者,为肺阴虚;兼见心悸怔忡,失眠健忘者,为心阴虚;兼见胁痛、目干涩、头晕、肢麻者,为肝阴虚;兼见腹胀、便塘、纳呆、乏力者,为脾阴虚。
2,病因病机:阴液不足,虚热内生,五脏功能失调。
3,浩法:滋阴补虚退热为主,若见某脏阴虚,可调该脏功能,补该脏之阴。
4,方剂:青蒿鳖甲汤(《温病条辨》)合清骨散(《证治准绳》)加碱。
药物:青蒿6~10g,鳖甲15~30g(先煎),知母6~10g,地骨皮10~15g,银柴胡10g,秦艽10g,丹皮6~10g,胡黄连3~6g。
方义:方中用鳖甲滋阴退热,青蒿清热透络,秦艽、银柴胡解肌退热,地骨皮、知母、丹皮、胡黄连泻火退热,以为滋阴清热之治。
加减:阴虚内热甚者加生地、石斛滋阴清热;兼血虚加白芍、当归养血补虚。
5,变通法:在五脏阴虚证突出时,可于滋阴补脏法代之。如心阴虚用天王补心丹(《摄生秘剖》),肝阴虚用滋水清肝饮(《医醇义》),肾阴虚用六味地黄丸(《小儿药证直诀》)、大补阴丸(《丹溪心法》),肺阴虚用百合固金汤(《医方集解》),脾阴虚用六神散(《三因方》)加味。若低热显著则加主方药物。
(=)气虚
1,临床表现:午后低热,时作时止,劳累后尤甚,但患者无热感,疲乏无力。声低气短,自汗,面色苍白、虚浮,饮食无味。脉虚、濡、细、豁大无力,舌质淡。
2、病因病机:阳气不足,气浮不敛,阴火内生。
3,治法:补中益气,甘温除热。
4,方剂:补中益气汤(《脾胃论》)加减。
药物:黄苠10~15g,党参10g。白术10g。当归10g,陈皮5g,升麻3~5g,柴胡3~5g,甘草3~5g。
方义;方中用黄芪、党参、白术、甘草补中健脾,陈皮和冒,当归和血,升麻、柴胡升阳退内热。以为甘温除热之剂,
加减:饮食无味,脘腹瘩胀者,加神曲、备麦芽、焦山楂、砂仁理气开冒;舌苔微黄,热甚者,加黄连,黄柏清热;舌红无苔,兼夹阴虚者,加壹冬、五味于养阴。
s,变通法:上症若见畏风怕冷。自汗,脉虚弦或浮缓,可用黄芪建中汤(《金匮要略》)或桂枝汤(《伤寒论》)加黄芪,调和营卫。
(三)血虚
1、临床表现:稍劳即热,时作时止,头面烘热而不红,面色萎黄、无华,眩晕心悸,肢体麻木,女子月经量少色淡或闭经。舌质淡,脉虚细或芤。
2,病因病机:营血亏损,气失血恋,虚热外现。
3,治法:养血益气退热。
4,方剂:归脾汤(《济生方》)合圣愈汤(《医宗金鉴》)加减。
药物:黄芪10~15g,党参10~15g,炙甘草5~10g,白术10g,当归10g,白芍10g,熟地10g,枣仁10g,广木香5g,龙眼肉10g,茯神10~20g。
方义:用黄芪、党参、白术、茯苓、甘草益气健脾,当归、白芍、熟地养血补虚,枣仁、龙眼肉养心安神。木香理气佐诸药而不致黏腻碍胃。
加减:低热甚者加银柴胡、地骨皮、鳖甲清退虚热,出血未止者加阿胶、仙鹤草、茜草止血,饮食无味加谷麦芽、神曲开胃。
5,变通法:若失血者用当归补血汤(《内外伤辨惑论》)加牡蛎、龙骨、赤石脂益气养血,或四物汤(《局方》)加炮姜。
(四)气郁
l,临床表现:低热时起时伏,情绪激动更明显,或时热时寒,心烦易怒,胁胀脘痞。舌苔白或微黄,脉弦细时数。
2,病因病机:肝气不疏,郁结不畅,久而化火。
3,治法:疏肝解郁清热。
4,方剂:丹栀逍遥散(《内科摘要》)合甘麦大枣汤(《金匮要略》)加减。
药物:丹皮5~10g,山栀5~10g,柴胡10g,白术10g,当归10g。白芍10g,茯苓15g,薄荷3g(后下),生姜l片,甘草5~10g,小麦30g,大枣5个。
方义:用柴胡疏肝解郁,兼以退热;当归,白芍和血,白术、茯苓健脾;丹皮、山栀清热,甘草和中,生姜、薄荷调和升降,合以疏肝解郁清热。甘麦大枣汤养心除烦。
加减:热甚加白薇、石斛养阴,乳胀加川楝子、橘叶,胁痛加玄胡索、川郁金理气。心神恍惚加小麦、大枣、远志、枣仁安神。
5,变通法:若兼痰浊、湿热,苔白腻、薄黄腻,脉弦滑数者,合用越鞠丸(《丹溪心法》)解郁。
(五)血瘀
1,临床表现:晚间低热,或发无定时,身体某部热感明显或有剌痛,面色晦黯,肌肤不泽,口于不欲饮,舌有瘀点(斑),脉细涩或结代,或脉象无定。
2,病因病机:瘀血内阻,营卫不和,郁而化热。
3,治法:活血化瘀。
4。方剂:血府逐瘀汤(《医林改错》)加减。
药物:柴胡10g,枳壳5g,白芍10g,桃仁10g,红花5g,当归10~15g,川芎3~5g,生地10~15g,牛膝10g,桔梗5g,甘草5g
方义:用柴胡、枳壳理气,当归、川芎、白芍、生地(即四物汤)和血,桃仁、红花祛瘀,牛膝、桔梗一降一升,是行气活血之剂。
加减;热重加连翘、丹皮清热,痛甚加蒲黄、五灵脂化瘀,便秘加制大黄、全瓜萎通腑。
5,变通法:少腹满、便秘者用桃仁承气汤(《伤寒论》)通腑逐瘀。
(六)营卫不和
l,临床表现:低热时发时止,畏风怕冷,汗出不甚,易感冒,身体酸楚不适。舌苔薄白,脉浮缓。
2,病因病机:营卫不和故低热时发时止,卫气不避面畏风怕冷。
3,治法:调和营卫,益气固表。
4,方剂:桂枝汤(《伤寒论》)加减。药物:桂枝6~10g,白芍6~10g,甘草5g,生姜2片,大枣5枚。方义:桂枝、白芍调和营卫,甘草,姜、枣和中。加减:怕冷畏寒加淡附子温阳,汗出、易感加黄芪、浮小麦固表,血虚加血,口苦加黄芩清热。
5,变通法:需长期调理时,可用玉屏风散(《世医得效方》)作丸剂调治。
(七)风湿
1,临床表现:低热有汗,关节酸痛。咽痛,心悸,胸闷。舌红苔黄,脉数。
2,病因病机:风湿久踞而化热,邪正相争而低热。气血不通故关节痛。
3,治法:祛风化湿清热。
4,方剂:桂枝芍药知母汤(《金匮要略》)加减。
药物:桂枝5~10g,赤白芍各5~l0g,知母10g,苍白术各L0g,防风10g,防己10g,秦艽10g。
方义:桂枝、芍药调和营卫,宣痹通络;知母、秦艽清热祛风,苍术、白术化湿,防风、防己祛风止痛。
加减:关节痛甚加地龙、片姜黄、海风藤祛风通络,血虚加当归、川芎养血,热重加石斛、生地养阴清热,湿热重加苡仁、黄柏利湿清热。
5,变通法:若关节肿痛红热,苔黄腻,口苦,为湿热痹者,用薏仁竹叶散、宣痹汤,热甚用加减木防己汤(均《温病条辨》方)。
(八)暑湿
1,临床表现:低热发于5~8月,头昏沉重,肢体困倦,胸闷脘痞。食不知味,口不渴或喜热饮,口甜,便溏,热不为汗衰。苔白粘腻,脉濡数。
2,病因病机:暑湿相搏,表里壅遏,三焦不通。
3,治法:芳香化湿,清暑退热,宣通三焦。
4,方剂;三仁汤(《温病条辨》)加藿香、佩兰。
药物;薏苡仁10~15g,杏仁10~12g(打),白蔻仁3~5g(打),厚朴3~5g。半夏10g,通草6g,竹叶6~10g,六一散(包)10g,藿香10g,佩兰(后下)10g。
方义:杏仁宣肺,蔻仁和中,苡仁渗湿,厚朴、半夏除湿,通草、竹叶、六一散清利暑湿,藿香、佩兰芳香化湿。
加减:热重加大豆黄卷、山栀清热,湿重加猪苓、茯苓利湿。
5,变通法:若暑热口渴自汗,心烦口千,脉数舌红者,用清络饮(《温病条辨》)加减。
(九)注夏(夏季热)
1,临床表现:低热经久不退,发于夏季。入秋则退。或早热暮凉,或暮热早凉,烦躁,脘痞纳呆或腹胀便溏。面色虚浮白嫩,无力,自汗,易感冒;口渴欲饮,汗多。脉虚数,舌淡或红。本证多见于小儿脾肺气虚,称为小儿夏季热,也可见于成人(以女性为多)。
2、病因病机:暑热伤及气阴,气虚不足、卫气不固而无力,自汗,易感冒;暑邪伤阴,津液亏乏而口渴欲饮,汗多。
3,治法:清暑益气或清暑养阴。
4,方剂:
(1)气虚用李东垣清暑益气汤(《脾胃论》)加减。
药物:黄芪10g,白术10g,党参10g,麦冬10g,五味子5g,陈皮5g,银柴胡10g,升麻5g,黄柏3~5g,甘草5g。
方义:方用黄芪、白术、党参、甘草健脾益气,升麻升阳,陈皮理气,银柴胡、黄柏清热,麦冬、五味子敛阴止汗。
(2)阴虚用王盂英清暑盏气汤(《温热经纬》)
药物:西洋参5g,石斛10~15g,麦冬10g,黄连3g,陈皮5g,竹叶6~10g,荷叶10g,知母6~10g,西瓜翠衣’30g。粳米10~15g。
方义:方用西瓜翠衣清暑热,知母、黄连清热,竹叶、荷叶利湿。麦冬、石斛养阴,西洋参益气养阴,陈皮、粳米和胃,
加减:脘痞纳呆加砂仁、蔻仁燥湿理气,腹胀便溏加扁豆、苡仁建脾渗湿。
5,变通法;有热而不为所苦,中午热甚。气短明显者,可用生脉散(《内外伤辨惑论》)加黄芪。
【医家经验】
(一)施今墨经验
施氏将低热经久不退者分为两类:
1,外邪内陷不出:热无定型,发无定时。检查无异常发现,用抗生素、退热剂无效或旋退复发。由感冒误治或延误治疗而成,为风寒外袭,内有燥火所致。治用清解并举、和调共图。①提拔伏陷之邪:秦艽、荆芥、防风、柴胡、葛根,雏辛、常山等,药用十分中之二分;②搜剔热积:山栀、黄芩、黄柏、知母、丹皮、赤芍、青蒿、地骨皮、板蓝根、羚羊角、紫雪丹,药用十分中四分;③和气血、通肠胃。益气养阴:党参,茯苓、白术、甘草、厚朴、枳实、陈皮、神曲。川芎、芍药、鳖甲、山甲、地龙,壶冬、石斛、玉竹、首乌等。可先取其中合适药味作汤荆暂试数剂,以作探治;然后选上药合度者配比,制成蜜丸每重6g,日3次,每次1丸。
2,阴虚血少:下午低热,体温不高,经久不退,为阴血虚亏而成,或先天偏胜,或久病年老者,但必须排除慢性感染。①养阴;生熟地、天冬、麦冬、黄精、山萸肉、楮实子、天烛子、龟甲,鳖甲等;⑦养血生津:龟甲、黄明胶、黑豆、芝麻、西洋参、玄参、石斛、五味子、芍药、鸡血藤、丹参等;③清解三焦湿热:丹皮、栀子,黄连、黄芩、知母、白薇、青蒿、地骨皮、茅根、芦根、银花、连翘、莲心、土茯苓、车前子、泽泻、滑石、甘草。用法及制剂配比原则同上。
以上药物据证情选择,不必拘泥全用,以药证合拍为选药原则。(施小墨,等,中医临床家施今墨,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1,338~342)
(二)蒲辅周经验
蒲氏认为“肝为罢极之本”、“阳气者烦劳则张”为内伤低热治疗的理论基础。该症患者常不注意劳逸结合,过劳而伤及中气,脾阳内陷、虚热内生;或精神过度紧张,肝脾不和。他将低热分为气虚、血虚两类,又有火郁一种。
1,气虚:用补中益气汤甘温除热,重则用当归补血汤合甘麦大枣汤加党参,汗多加浮小麦。若疲乏嗜睡,体重,关节痛,口苦,食不知味,大便不调,脉细弦数,为脾胃虚弱兼夹湿热,用升阳益胃汤制成散剂,分包煎服。
2,火郁:长期低热,口苦,头暴,或热如火燎,扪之灼手,为脾胃虚弱,过食冷物,阳气抑郁;或先有外感,治以凉遏、误补,热郁于内。脾阳抑郁宜用升阳散火汤(《脾胃论》),外邪郁闭则用火郎汤,胸胁胀满加用越鞠丸。
3,血虚:用圣愈汤加地骨皮,纳呆加神曲、荷叶,若胁下疼,烦热口苦,脉弦细,用丹栀逍遥散加香附、神曲、荷叶,胁痛加川芎、郁金。胁下有块加片姜黄。(中医研究院,蒲辅周医疗经验,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6,53~55)
{三)傅宗翰辨病治疗经验
傅氏治本症重视辨证和辨病,兹介绍他辨病治疗经验,
1,心肌炎:低热为主者,用清宫汤(《温病条辨》)加玳瑁,心动过速加琥珀、贝齿。
2,风湿热:以低热、关节痛为主者,用越婢汤、三妙丸,酌加秦艽、菝羹;后期低热、乏力、自汗、血沉不降者,上方加麦冬、玉竹、石斛、知母、生地,汗多加黄芪、橹豆皮。
3,风湿性心脏病:低热,面白,心悸气短,用归脾汤加银柴胡,玉竹。有心悸、心痛、脉涩数者,用桃红四物汤;阴虚则参阴虚内热治法,用清骨散、青蒿鳖甲汤等。
4,结核病:在辨别阴虚、气虚基础上,选用龟甲、鳖甲、青蒿、白薇、功劳叶、黄芩等。
5,甲亢症低热;可在疏肝清热方(如丹栀逍遥散)中,加用夏枯草、胡黄连、黄药子、乌梅。
6、慢性支气管感染:炎症控制后低热不退,百合固金汤加功劳叶、鹿衔草,
7,慢性胆囊炎:用蒿芩清胆汤加茵陈蒿、蒲公英、玉米须等。
8,慢性肾盖肾炎后期:有低热者,六味地黄汤加柴胡、蒲公英、五味子、萆薛。
9,慢性口腔炎;有热者用清胃散加大青叶、板蓝根;久病反复而清热法无效者,用甘露饮加肉桂。或知柏地黄汤加附子。
10,慢性肝炎以低热者为主者,选用鳖甲、白薇、平地木、垂盆草。
11,夏季热:口渴尿多用葛根、沙参、石斛、花粉、青蒿、乌梅、木瓜;低热而项后、脊背热,四肢不温,便溏,苔白者,用异功散加葛根、桂心、山药、莲子肉。
12,热病愈后低热稽留:用何人饮(《景岳全书》)或雷丰二甲拽邪法(《时病论》),即山甲、人参、首乌、术贼草。(南京中医院编,傅宗翰医术集锦。1982,54)
【评述】
低热的证候类型虽多,但可分为虚热、实热两类,在临床上各型常相互兼夹、虚实互见。气虚低热与外界气候关系不大,与劳累因素有关,较少有阴虚之证。阴虚者常见于结核、甲亢症,血虚者可见于贫血、出血及血液病,气郁者常呈功能性低热表现。因局灶性感染引起者,应用抗生素无效或不敏感,多属虚证,宜用补剂治疗有效。如用抗生素局部炎症消退或细菌培养阴性,热仍不退者,也属虚证,常以扶正补虚为主,兼以祛邢(湿、热、火等),则可达到退热作用。
低热病程缠绵,时作时止。在中药达到退热效果后。仍须继续巩固治疗,其总疗程一般在l~2个月之间。除注夏、暑热较易见效之外,其余各型需待久治疗,以改善体质。功能性低热(包括夏季热)单用方药治疗即可,器质性低热尚需针对原发及病因,进行对抗性西医治疗,如结核病须抗痨,肿瘤需化疗等。
本症患者脾胃不调者为多,治疗应以胃气为本。药量要小,宁可再剂,匆用重剂。可1周服5剂,服服停停。一般较少用苦寒药以免损伤脾胃,且化燥伤阴。在确诊后之处方,只要合度不可随意更改,在治疗过程中,若因服药不便,可用丸、散剂缓调。
本症患者要注意情绪变化与饮食清淡(除血虚之外),气郁型还要配合心理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