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
1,结肠癌 结肠癌(colon carcinoma)为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其发病率仅次于胃癌和食管癌,位居第三,约70%发生于直肠和乙状结肠,男女发病率之比为(2~3):1,好发年龄为30~60岁,继发于息肉和血吸虫病者发病较早。
大体病理上,结肠癌常分为四种类型,即增生型、溃疡型、浸润型和混合型。其中,增生型X线表现为结肠的充盈缺损,呈不规则圆形或分叶状,体积往往较大,其表面有裂隙及浅的麋烂或溃疡。肿块可仅侵犯一部分结肠壁或大部分结肠壁,致使肠壁外形变化。有时充盈缺损呈现一悬挂状边缘,说明黏膜受累的范围已较大。若肿瘤已侵犯结肠壁一周,则表现为不规则的环形狭窄,称为“苹果核”变形或“餐中套”征。
在考虑鉴别诊断时,首先要除外正常变异、结肠痉挛和结肠收缩区。结肠痉挛时皱襞整齐,狭窄光滑,与正常结肠交界处是移行性的,结肠癌则为突然性的;痉挛是一时性的,结肠癌则为持续性的。结肠正常收缩区往往位置固定,外形整齐,无阻塞症状。
此外,主要与良性肿瘤相鉴别。良性肿瘤及息肉外形光滑,黏膜整齐,蠕动正常,有时有蒂,随访检查变化很小。
诊断要点①发病部位好发于直肠和乙状结肠;②充盈缺损呈不规则圆形或分叶状,体积往往较大;③局部黏膜破坏,管壁僵硬、蠕动消失;④病变较局限,且与正常处分界清楚。
2,结肠息肉及息肉综合征 结肠息肉(polyp of coIon)是指隆起于结肠黏膜上皮的局限性病变,可以是广基底、短蒂或长蒂。结肠息肉是最常见的结肠良性肿瘤,好发于直肠和乙状结肠。若结肠内有数量众多的息肉存在,即称为息肉综合征。
结肠息肉或息肉综合征最常见的症状是便血,多为无痛性鲜红色血液覆盖在粪便表面,不与粪便混合。
钡剂灌肠是诊断息肉的重要方法。充盈像上,直径小于0,5cm的息肉常被掩盖而难以显示;较大者则表现为圆形或卵圆形亢盈缺损,其轮廓光滑整齐,带蒂者具有移动性,基底较宽者,充盈缺损呈偏心性;多发者则可见多个大小不等的圆形充盈缺损。黏膜像上,因息肉表面附着钡剂,形成环状致密影。双对比像上,因息肉表面涂有薄层钡剂而形成环状致密影悬挂于充气的肠腔中;若表面钡层较厚,则显示为致密而均匀的块影;若完全无钡剂附着,则呈轮廓清楚的软组织块影。
结肠息肉应与肠内气体和粪块鉴别:气泡呈正圆形,边缘锐利,多位于肠曲转弯处,可随体位变化而改变其位置;粪块所致的充盈缺损外形常不规则,用压迫器压之易碎裂和移位,复查时粪块位置、形态可变,甚至消失。
结肠息肉有恶变的可能,当出现以下改变时,高度提示恶变可能。①息肉在短期内迅速增大;②形态发生改变,由原来的圆形或椭圆形变为三角形、直角形、多面形或不规则形;③蒂短缩或消失。
息肉综合征与结肠息肉X线表现相同,但息肉大小不等,数量繁多,分布密集而广泛,可累及一段或整个结肠,甚至胃与小肠也可受累。充盈像受累段肠管边缘呈广泛的花边状,加压后肠腔内可见无数密集的小圆形充盈块损。黏膜像或双对比像病变区正常黏膜皱襞消失,代之以杂乱的蜂窝状花纹及其相间的透明块影,结肠袋形完整,肠壁柔软,肠腔无狭窄、变形,息肉间黏膜皱襞正常。据此,可与溃疡型结肠炎息肉期相鉴别。后者病变段肠袋消失,因纤维化而肠壁柔韧性减低或消失,黏膜皱襞粗乱,可伴发溃疡。
诊断要点①常见症状是便血,为无痛性鲜血覆盖在粪便表面,不与粪便混合。②圆形或卵圆形充盈缺损,轮廓光滑整齐,带蒂者具有移动性,基底较宽者,充盈缺损呈偏心性;黏膜像呈环状致密影;双对比像呈环状致密影悬挂于充气的肠腔中。③息肉综合征息肉大小不等,数量繁多,分布密集而广泛,可累及一段或整个结肠,甚至胃与小肠也可受累。病变区结肠袋形完整,肠壁柔软,肠腔无狭窄、变形,息肉间黏膜皱襞正常。
3,结肠恶性淋巴瘤 结肠恶性淋巴瘤(malignant lymphoma)约占结肠肿瘤的0,08%~l%,居结肠恶性肿瘤的第二位,在胃肠道淋巴瘤中约占10%。好发于直肠和盲肠,也可多段肠管受累。本病青壮年多发,男多于女,男女之比为3;l。
结肠淋巴瘤的基本x线表现与小肠恶性淋巴瘤相似,主要需与结肠癌、结肠Crohn病等相鉴别。结肠癌往往为局限性环形狭窄,肠腔内出现不规则充盈缺损,与正常结肠分界清晰。Crohn病充盈缺损呈卵石状,结节大小一致,境界模糊不清,回盲部易受累;而淋巴瘤结节大小不一,境界清楚锐利,一般不引起回盲韶狭窄变形及短缩现象。
诊断要点①好发于直肠和盲肠;②发病年龄往往小于结肠癌;③肿瘤轮廓较光滑,很少外侵;④多发病变可呈多发的息肉状,但往往有一个较丈的病变。
4,结肠脂肪瘤 结肠脂肪瘤(1iparomphalus)是一种较多见的结肠良性肿瘤,中年以上发病,好发于盲肠或升结肠,大多单发,多发偶见。绝大多数脂肪瘤发生在黏膜下层,少数在浆膜层。肿瘤常呈分叶状圆形或卵圆形,黄色质软。临床上一般无症状。偶因黏膜面发生溃疡而便血,或因肿瘤引发肠套叠而出现腹痛、腹部包块等症状,
结肠脂肪瘤所形成的充盈缺损为圆形或卵圆形,多为鸡蛋至鸭蛋大小,边缘光整。带蒂者,蒂较粗短,略可移动。无蒂者于切线位上呈半圆形突入腔内。瘤周黏膜完整;黏膜像或双对比像,因肿瘤表面涂有薄层钡剂而成环状致密影围绕在肿瘤周围,局部肠壁柔软,扩张度正常。强蠕动或施压时肿瘤形态可变,肿瘤较大时局部密度略低。
诊断要点①发病部位:好发于盲肠或升结肠,大多单发,②强蠕动或施压时肿瘤形态可变,呈现“挤压征”,肿瘤较大时局部密度略低。
5,绒毛样腺瘤 绒毛样腺瘤是结肠腺瘤的一种较为少见的类型,绝大多数为单发,广基者约占80%~90%。表面呈暗红色,粗糙或呈缄毛状突起或小结节状,质软易碎,触之能活动。组织学表现:密集细小的上皮细胞是乳头样生长,形同小肠绒毛,中心为血管结缔组织间质。上皮细胞间含大量可分泌黏液的球形细胞,上皮细胞多间变明显。绒毛样腺瘤癌变率较管状腺瘤大10倍以上。达30%~60%。
绒毛样腺瘤一般无明显的临床症状。肿瘤较大时,可因瘤组织分泌大量黏液或部分碎裂脱落而出现黏液便和血便;肿瘤巨大时,可排出大量黏液便,严重者每日达数千毫升,以至于水、电解质紊乱,并出现相应症状,
本病最好发于直肠,其次为乙状结肠。病变较小时,钡剂灌肠充盈像上常被掩盖而漏诊。X线片上较小的肿瘤与息肉表现相似,不易鉴别。肿瘤一般较大,直径多为2~3cm,也有大至10cm者。充盈像上其充盈缺损呈一大簇葡萄状或不规则卵圆形,强蠕动或加压下病变形态略可改变;黏膜像因钡剂嵌留于许多带蒂肿瘤的间隙中而呈网格状。若充盈缺损区出现不规则龛影,病变段管腔缩窄,管壁僵硬,蠕动消失,则为肿瘤恶变征象。
诊断要点①本病最好发下直肠,其次为乙状结肠;②绝大多数为单发、广基;③一般较大,直径多为2~3cm;④充盘像充盘缺损呈一大簇葡萄状或不规则卵圆形,强蠕动或加压下病变形态略可改变;黏膜像呈网格状。
6,溃疡性结肠炎(慢性期) 溃疡性结肠炎(colitis gravis)是一种发生于结肠的非特异性溃疡性炎症,病因不明。常发生于青壮年,幼儿和老年人也可发生,其特征为发作期与缓解期交替出现。
溃疡性结肠炎首先侵犯直肠,病变一般沿结肠长轴发展,逐渐波及乙状结肠、降结肠、横结肠乃至整个结肠。早期,病变处黏膜广泛充血、水肿及炎性细胞浸润、肥厚、瞻性增加、轻触易出血。此后,黏膜下形成无数微小脓肿,这些脓肿破渍后即形成大小不一的出血性溃疡。溃疡先沿肠管纵轴发展,继而融合成广泛而不规则的大片溃疡,严重者仅见散在的黏膜或几无完整的肠黏膜。溃疡一般较浅,达肌层,可愈合。少数严重的病变可破人肌层甚至穿破肠壁形成穿孔或瘘管。溃疡间黏膜呈颗粒状,极易出血。机体抵抗力强时,残存而未被破坏的黏膜大量增生,形成较大的炎症性息肉。病变后期,肠黏膜可逐渐恢复正常。然而,伴随肠管的修复,可产生纤维组织增生及瘢痕收缩,使肠管变窄、缩短、僵硬。形似直筒状。少数暴发型发作,可引起所谓中毒性巨结肠改变。病理检查:肌屠炎性细胞广泛浸润,肌纤维破坏,甚至肌层神经丛节细胞也受到破坏,导致肌层无力,结肠明显扩张,极易穿孔。
本病常为慢性发病。主要症状是腹泻,粪使带血、脓和黏液,常伴有阵发性腹痛和里急后重,也可出现发热、贫血、消瘦等全身症状,病程多较长,一般有间歇性缓解期,少数可连续发作或急性暴发性发作,出现高热、腹泻、脓毒血症等严重症状。
X线片上,本病的早期、进展期、慢性期和晚期表现各异。慢性期黏膜大量增生形成轻大的炎症性息肉,充盈像表现为肠管边缘毛糙或高低不平,出现深浅不一的小圆形充盈缺损;黏膜像示黏膜粗乱,可见多发大小不等的颗粒样或息肉样充盈缺损;双对比像,这些炎性息肉显示更为清楚,可伴发溃疡或肠壁纤维化。
诊断要点①常发生于青壮年,其特征为发作期与缓解期交替出现;②首先侵犯直肠,病变沿结肠长轴发展,逐渐渡及乙状结肠、降结肠、横结肠乃至整个结肠}③慢性期黏膜大量增生形成炎症性息肉,表现为肠管边缘毛糙或高低不平,出现深浅不一的小圆形克盈缺损,黏膜粗乱,可伴发溃疡或肠壁纤维化。
7,结肠套叠 肠套叠(intussusception)是指一段肠管套入邻近的肠管内,是常见的急腹症,也是引起肠梗阻的重要原因之一,以婴幼儿发病率最高。临床主要表现为腹痛、便血、腹部包块三联症。
钡剂灌肠是诊断肠套叠的首选检查方法,并可复位。B超和CT可以发现某些肠套叠征象,有助于诊断。当钡剂到达套叠头部时,钡柱突然停止前进,于钡柱前端出现杯口状克盈缺损,此时,局部适当加压,钡剂向前推进,杯口加深呈钳状;当钡剂进入套鞘部与套入部之间时,可见到袖套状、平行环状或弹簧状之特征性肠套叠表现,此征象一般在排钡后摄片最为典型。空气灌肠也常用于肠套叠的诊断,在空气衬托下套头部表现为软组织块影,可呈半圆形、钳状或球形。哑铃形。
诊断要点①婴幼儿发病率最高;②临床主要表现为腹痛,便血、腹部包块三联症;③钡剂灌肠套头部呈杯口状充盈缺损,可见袖套状、平行环状或弹簧状之特征性肠套叠表现;④空气灌肠套头部表现为半圆形、钳状或球形、哑铃形软组织块影。
8,结肠气囊肿症 结肠气囊肿症(pneumatosis)是一种较少见的疾病,主要累及横结肠脾曲以下结肠,以乙状结肠较多见,可以多发。
病理检查结肠浆膜下或黏膜下有多个含气囊肿,直径从0,5~10,0ml不等,大多为0,5~2,0cm。气囊破裂可形成自发性气腹。
通常需钡剂灌肠确诊。充盈像上,肠腔边缘有多个小囊状透光区,病变可波及一个或多个肠段,病变肠段之间可间以正常肠段。若气囊突入肠腔,则常在肠腔边缘出现较为透光的息肉样充盈缺损,黏膜像显示更好,其充盈缺损的外围常镶以波浪状、小囊状透光区。这种表现颇具特异性。随着肠腔钡剂充盈量的不同,这些透光小囊的形态可略有改变,此点可与结肠息肉形态固定不变相鉴别。
诊断要点①无症状的自发性气腹;②主要累及横结肠脾曲以下结肠,以乙状结肠较多见,可以多发;③钡剂灌肠充盈像肠腔边缘有多个小囊状透光区,肠腔边缘出现较为遮光的息肉样充盈缺损,黏膜像充盈缺损奇匀外围常镶以波浪状、小囊状透光区。
9,结肠血吸虫病 结肠是胃肠道血吸虫病最易累及的部位,好发于直肠、乙状结肠和降结肠,其次为右半结肠,太部分病例2~3段结肠同时受累。
急性期虫卵内毛蚴分泌毒索引起肠黏膜充血、水肿及嗜酸粒细胞浸润,中心坏死形成脓肿,以后脓肿破溃可形成溃疡,如不再感染,溃疡可逐渐愈合。慢性期黏膜下有大量虫卵沉积形成较大的肉芽肿。后期纤维结缔组织增生,导致晒壁增厚变硬,若与周围组织粘连可形成炎性肿块。
按其病程和主要临床表现可分为急性、慢性和晚期血吸虫病。
急性血吸虫病为季节性传染病,多见于夏秋季节。以男性青壮年为多,大多发生在过去无免疫性而新近有大量尾蚴感染者。患者感染史较明显。且多数有尾蚴皮炎史。其全身主要症状有发热及过敏反应。局部因虫卵在肠道大量沉积可造成急性结肠炎,半数以上出现腹痛、腹泻,粪便带血和黏液。重度感染者,由于虫卵在结肠浆膜层和肠系膜内大量沉积,可引起腹膜刺激症状,腹部饱胀,有柔韧感和压痛,易误诊为结核性腹膜炎。少数患者还有腹水及肝、脾肿大等。
慢性血吸虫病患者不一定有急性发作病史。流行区农民自幼与河水接触,有小量多次反复感染。大多表现为慢性血吸虫病。由于感染程度不同,慢性血吸虫病有无症状和症状之分。
轻度流行区以无症状者占大多数,其健康情况和劳动力可不受影响,仅于集体普查或因其他疾病就医时偶然发现。患者大多既无症状亦无阳性体征,少数患者可有轻度肝或脾脏肿大。
有症状者中腹泻与痢疾样便颇为常见,间或粪便中带血。重者可有腹绞痛、里急后重感。患者大多显示不同程度的贫血、消瘦、营养不良和劳动力减退。可见肝、脾肿大,重症而病程长者可发展为肝硬化、门脉高压,引起腹水、脾大、食管或胃底静脉曲张等。儿童若感染严重,可影响发育,形成侏儒症。部分患者经常发热,但一般不超过38℃,可能与虫卵病的毒素对肝组织的破坏有关。此外,增厚的大网膜、肠系膜和肿大的肠系膜或腹膜后淋巴结也常因虫卵沉着,形成肉芽肿,伴有纤维化而缠结成的大小、形状不同的包块,其质硬而固定,以下腹部为多。粪便中容易找到血吸虫卵。
x线检查早期主要是胃肠道功能紊乱,而无特异性改变。
病变后期,黏膜明显增生,表现为肠腔内散在分布的大小不等的息肉样改变,直径多在0,3~1,2cm。伴肠壁大量纤维组织增生者,可显示不同程度、长短不一的肠腔狭窄、肠管短缩,病变段肠袋消失,管壁僵直。
血吸虫病肉芽肿形成后,可表现为肠内肿块和肠周肿块两种形式,以前者多见,X线表现为腔内较大的充盈缺损,形态不规则,境界不清,黏膜皱襞破坏消失,附近肠腔内常有多数小息肉,局部肠腔狭窄,可出现肠梗阻、肠套叠。后者较少见,多位于左下腹部,局部可扪及较大肿块,质地中等,位置固定,有压痛,钡剂造影肿块位于肠腔外,邻近肠管受压、管壁僵硬。有1%~2%的血吸虫肉芽肿可发生癌变,其x线表现与结肠癌相同。
诊断要点①有疫水接触史;②粪便中或乙状结肠镜检时找到血吸虫卵或孵出尾蚴;③好发于直肠、乙状结肠和降结肠,其次为右半结肠,大部分病例2~3段结肠同时受累;④病变后期,黏膜明显增生,肠腔内散在分布的大小不等的息肉样改变,直径多在0,3~1,2cm;⑤伴肠壁纤维化,显示不同程度、长短不一的肠腔狭窄、肠管短缩,病变段肠袋消失,管壁僵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