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治方药】
(一)寒凝气滞
1.临床表现:因感受寒冷或饮食生冷诱发,胃痛急性发作,亦有慢性复发者,脘腹冷痛,喜暖畏寒,得热痛减,以痉挛拘急疼痛居多,可泛吐清水。舌质淡,舌苔白滑或白腻。脉弦、紧。
2,病因病机:寒邪犯胃,阳气受阻,胃气不和,气机不畅而胃痛急性发作。
3,治法:温中散寒,理气止痛。
4,方剂:良附丸(《良方集腋》)合厚朴温中汤(《内外伤辨惑论》)加减。
药物:高良姜6~10g,制香附10g,厚朴6g。陈皮6g,木香3~6g,草豆蔻3~6g,苏梗10g,甘草6~10g。
方义:高良姜、草豆蔻温胃散寒,香附、厚朴、木香理气止痛,陈皮、苏梗、甘草和胃宽中。用之则寒凝得散,疼痛得止。
加减:脘腹冷痛剧烈者,可加肉桂、白芍温中缓急:有呕吐涎沫清水者,加吴萸、生姜、蔓半夏降逆和胃。有寒热身痛表证者。加苏叶、生姜疏解表邪。饮食生冷所致者,可加砂仁、丁香、鸡内金、神曲,温脾散寒。
5,变通法:若饮食所伤,卒心胃痛,可用丁香烂饭丸(《内外伤辨惑论》),药如丁香、木香、甘松、砂仁、香附、益智仁等,温中消导为治。兼脾阳不足寒凝气滞,卒然胃痛复发,呕吐脘冷者,可仿叶天士法,用荜菝、草果、干姜、厚朴、桂枝、吴萸、半夏(《临证指南医案·胃脘痛》)。
(二)、肝郁犯胃
1,临床表现:胃脘胀痛。胀甚于痛,或先胀后痛,引及两胁、胸背、腹部,痛无定形,时作时止,攻窜移动,每因情绪变化诱发或加剧。胸闷、叹息、暖气,或有吞酸、嘈杂、心烦易怒,口干口苦。舌苔白或薄黄,脉弦。
2,病因病机:七情失调,肝气郁结,横逆犯胃而胃痛引及胸胁,胃气不和故暖气、吞酸、嘈杂。
3,治法:疏肝和胃,理气止痛。
4,方剂:柴胡疏肝散(《景岳全节》)合香苏散(《局方》)加减。
药物:柴胡6~10g,枳壳3~6g,白芍10~15g,制香附10g,青陈皮各6g,苏梗10g,生甘草3~6g。
方义:柴胡、白芍疏肝解郁,香附、青皮、枳壳理气止痛,膝皮、苏梗、甘草和冒调中,合而为理气止痛之方。
加减:引及脐腹作痛者,加乌药、木香:引及两胁者,加郁金、降香:引及胸背者,加瓜蒌、蘸白。有痰滞,食积者,加半夏、神曲化痰消食:兼火郁口苦吞酸、嘈杂不舒,舌红者,加姜汁炒山栀、黄连清热泻火:兼寒湿驱吐清稀者,加吴萸、干姜、姜半夏温中:疼痛较剧者,加廷胡索、川楝子理气止痛。
5,变通法:因肝木乘胃,气冲攻胀,脘胁引痛,可用辛酸制木法,药用吴萸、白芍、青皮、术瓜,厚朴、延胡索、金橘(《类证治裁·胃痛论治》)。若肝气太甚,肺气不及,气冲脘痛,引及胸背,亦可仿叶天士方,用枇杷叶、川贝母、苏子(梗)、降香、陈皮、桃仁、炒山栀(《临证指南医案·胃脘痛》)。肝郁犯胃、气滞作痛,可用金铃子散(《圣惠方》)加减,以川楝子、延胡索为主,寒加乌药、良姜,热加山栀、黄连。痰加半夏、陈皮,湿加麓仁、厚朴等。又,气郁作痛,需分肝、胃、脾脏腑之气壅滞的不同。肝气滞者用四逆散(《伤寒论》)为主,胃气滞者用香苏饮、二陈汤(均为《局方》),脾气滞者用青囊散(《韩氏医通》)合平胃散(《局方》)。
(三)火郁痰热
1,临床表现:胃脘灼热,疼痛急迫,泛酸嘈杂,呕吐酸苦,心烦易怒,口干舌燥,大便秘结,小便黄。舌红苔黄,脉滑数。
2,病因病机:肝郁气滞,久而化火:脾胃不和,痰湿内生。痰热、郁火互结中宫,胃气不和,不通则痛。
3,治法:清胃降火,化痰解郁。
4、方剂:越鞠丸、左金丸(《丹溪心法》)合化肝煎(《景岳全书》)加减。
药物:香附10g,川芎6g,黄连6g,炒山栀6~10g,吴萸2~3g,丹皮l0g,白芍10~15g,青陈皮各3g。川贝母6g。
方义:丹皮,山栀、黄连清肝降火,和胃泄热:香附、川芎、山栀理气和血,清热解郁。白芍、吴萸、黄连为戊己丸,有止痛止酸作用。青皮、陈皮能上能下,川贝母理气止痛,和胃疏肝。
加减:兼夹脘痞阻塞、大便秘结者,加全瓜蒌、姜半夏,即合小陷胸汤(《伤寒论》)通下开结。泛酸嘈杂、口黏口苦者,加乌贼骨、蒲公英制酸、泄热。胸脘痞胀疼痛,时引两胁,加降香、郁金理气宽胸。
5,变通法:若湿热中阻,脘痞疼痛,食少纳呆,口苦口黏,舌苔黄腻者,用三仁汤(《温病条辨》)合连朴饮(《霍乱论》),清热化湿,药用杏仁、苡仁、白蔻仁、黄连、厚朴、吴萸、半夏、山栀、六一散。若痰热犯胃,呕吐黏液或酸苦,用清中汤(《医宗金鉴》)加减清热化痰,药如黄连、山栀、半夏,陈皮、茯苓、生姜、甘草、香附、海浮石、胆南星等。
(四)瘀血阻滞
1,临床表现:疼痛日久不愈,呈持续性或无规律可循,痛剧如刺如锥,痛处固定且拒接,或引及胸背,答食俱减,食后疼痛更甚,大便秘结,或有黑粪,或有呕血。舌质紫黯,有瘀点(斑)。脉弦、涩而细。
2,病因病机:久痛入络,血瘀阻滞,络脉不通则痛。
3,治法:活血化瘀,通络止痛。
4,方剂:活络效灵丹(《医学衷中参西录》)合失笑散(《局方》)加减。
药物:丹参15~30g,炙乳香6g,炙没药6g,川楝子15g,生蒲黄10g(包),五灵脂10g。降香10g,延胡索10g。
方义:丹参一味功同四物,既有活血化瘀作用,又不苦燥伤阴。乳香、没药、五灵脂、延胡索为活血定痛有效药物,降香,川楝子有理气作用,所谓气行则血行。
加减:疼痛重者,加三七粉(吞服),或用炙刺猾皮、九香虫(董建华经验方):便血黑粪者,加制大黄化瘀止血,并用伏龙肝煎汤代水。方中尚可选择加入香附、郁金、川芎、当归、白芍等,以加强理气和血、通络解郁药力,大便秘结者,加桃仁、柏子仁、杏仁润肠通便。
5,变通法:若阴血虚亏而有瘀血者。可用调营敛肝饮(《医醇媵义》),方用当归、自芍、阿胶、川芎、枣仁、枸杞,五味子、茯苓、陈皮、木香等。病久在络,气阻血瘀,痛处在脘,频吐污浊,大便秘结者,仿叶天士法,用苏木,桃仁、当归尾、琥珀末、柏子仁、人参、郁金、枣肉为丸,缓图调治(《临证指南医案·胃脘痛》):
(五)脾胃虚寒
1,临床表现:胃痛隐隐,饥则尤甚,可夜半痛醒,得食则缓,喜温喜按,四肢不温,局部有冷感,泛吐清水,或胃脘有振水声,神疲乏力,四肢不温,面色苍白,萎黄,大便溏薄。舌淡胖,苔白润,脉虚细、沉迟。
2,病因病机:慢性久病。或幕体阳虚,内生寒湿,阻遏胃腑。阳气不通所致。
3,治法:建中通阳,温胃散寒。
4,方剂:黄芪建中汤(《金匮要略》)合理中汤(《伤寒论》)加减。
药物:黄芪15~30g,桂枝10~15g。白芍10~15g,炙甘草6~10g,生姜3~5g,大枣5枚,党参l0~15g,炒白术10g,饴糖30g(冲)。
方义:黄芪、党参、白术、炙甘草健脾益气,桂枝、白芍,生姜、大枣温胃敬寒,饴糖建中缓急。
加减:大便溏薄者去饴精:呕吐清水,胃脘有振水声去白芍、饴糖,加吴萸、半夏、茯苓化饮;局部冷痛者,加干姜、吴萸、细辛温散。有嘈杂吞酸,胃酸过多者,加吴萸、黄连、瓦楞子、乌贼骨止酸。
5,变通法:脾胃阳虚,脘腹胀痛,呕吐清涎者,可用大半夏汤(《金匮要略》)加减,药如人参、半夏、茯苓、干姜、益智仁、姜汁,即通补胃阳常用方(《临证指南医案·脾胃》)。若大便秘结,脘腹痞痛。四肢不温者,可用当归四逆加吴萸生姜汤(《伤寒论》),药如当归、桂枝、白芍、吴萸、细辛、通草、甘草、姜、枣。本症稳定后,必须用六君子汤(《医学正传》)加当归、白芍等,健脾和胃、益气养血之剂缓调巩固,以免复发。
(六)胃阴亏虚
1,临床表现:胃痛隐隐,有灼热感,嘈杂似饥,食不知味,纳呆食少,干口区口渴,手足烦热,大便干燥。舌红少津,裂纹无苜,脉细数或弦细无力。
2,病因病机:久病胃痛,郁火伤阴,胃气不和。
3.治法:养胃生津止痛。
4,方剂:养胃汤(《临证指南医案》)合芍药甘草汤(《伤寒论》)加减。
药物:沙参15g。麦冬15g,石斛10g,玉竹10g,白芍15~30g,生甘草10g。
方义:沙参、麦冬、石斛、玉竹养胃阴,生津液。芍药、甘草缓急止痛。
加减:疼痛加丹参、川楝子,理气括血止痛:嘈杂、吞酸、呕吐,胃阴虚而肝气旺者,加乌梅、木瓜、吴萸、黄连酸甘化阴,辛苦通阳。大便秘结者,加柏子仁、瓜蒌仁、火麻仁、黑芝麻润肠通便。兼气滞者,加绿萼梅、玫瑰花、佛手片、厚朴花、枇杷叶等疏理气机而不香燥者。
5,变通法:目前较多采用的常规方是一贯煎(《柳州医活》),药用沙参、麦冬、当归、生地、枸圮子、川楝子,滋阴疏肝。著胃阴虚兼夹痰饮者,可见呕吐水液,用麦门冬汤(金匮要略)加味。药如麦冬、党参、半夏,陈皮、茯苓、生姜、甘草等。若见胃阴素虚。肝风上旋,胃痛如嘈,痛引背胁,呕逆不能饮食,头晕麻木,可仿叶天士法,用生地、石斛、枸杞、茯苓、阿胶、石决明、桑寄生,所谓养胃息风(《临证指南医案·胃脘痛》)。这种用药思路,今适用于溃疡病(或慢性胃炎)与高血压并存患者。
(七)寒热虚实夹杂
1,临床表现:胃病日久不愈,时作时止,胃脘疼痛可因寒、热、饮食、气候、情绪各种因素诱发,无一定规律。伴见吐清涎或酸水,腹胀肠鸣,便溏久泄,食纳不佳,上热下寒等。舌质淡胖边有齿痕,舌苔薄黄而润,脉沉弦带数,或虚缓带数。
2,病因病机:胃腑郁火,脾脏寒湿,上实下虚,寒热错杂。肠胃功能紊乱、多发性消化道溃疡者,常见此型。
3,治法:健脾温中,和胃泄热。
4,方剂:半夏泻心汤(《伤寒论》)加减。
药物:姜半夏10~15g,干姜5g,党参10~15g,黄连5g,黄芩10g。生甘草6~10g,生姜5g,大枣10枚。
方义:半夏、生姜和胃,干姜、党参温中健脾,黄连、黄芩泄热,甘草、大枣调和诸药,合为寒热并调、虚实同治之方。
加减:脘痛腹胀者,加白芍、厚朴理气:呕吐清涎或酸水者,加吴萸、黄连止酸:胃内有振水声或肠鸣者,加白术、桂枝、茯苓化饮;大便溏泻者,加内术、茯苓、扁豆、苡仁健脾。
5,变通法:脘腹冷痛而有呕吐酸苦,四肢不温而又心烦面红者,可用乌梅丸(《伤寒论》)加减,药如乌梅、川椒、附子、干姜、黄连、细辛、白芍、党参、当归、甘草等,系和阳明、调太阴、泄厥阴之方。
【其他治法】
1,单方验方
(1)良姜10克,厚朴12克,当归12克,桂心9克,用于寒滞胃脘痛。
(2)苍术12克,香附12克,川芎9克,神曲25克,栀子12克,用于气滞胃脘痛。
(3)干姜10克、蔻仁6克,水煎服。功能温中散寒。适用于虚寒胃痛。
(4)青木香研细末,1次2克,每日3次。功能理气止痛。适用于肝气犯胃之胃痛。
(5)白胡椒、肉桂各6克,共捣为丸,如梧桐子大,1次5粒,每日3次。功能散寒止痛。适用于胃寒而痛。
(6)桃仁、五灵脂(火煨制)各等份,为细末醋糊为丸,如梧桐子大,1次加丸,每日3次。功能活血止痛。适用于瘀血胃痛。
(7)百合、丹参各30克,乌药、高良姜、制香附各9克,檀香(后下)6克,砂仁(后下)3克。水煎服。功能行气活血、散寒止痛。适用于虚实寒热夹杂之胃痛。
(8)白及粉4,5克、血竭粉1,5克。功能收敛止血、活血止痛。适用于瘀血胃痛的出血。
2,中成药
(1)三九胃泰:口服,1次1~2袋,1日2~4次,15天为1疗程。尤适用于脾胃湿热型胃痛。
(2)胃乃安胶囊:口服,1次4粒,1日3次,温开水送服。用于气滞血瘀型胃痛。1~3月为1疗程。
(3)金佛止痛丸:痛时口服,每日2~3次,每次1~2粒。用于各型胃脘痛,有行气止痛之效。
(4)胃苏冲剂:1次15克,1日3次,温开水冲服。15天为1疗程。用于气滞型胃脘痛,有理气消胀、和胃止痛之功。
(5)摩罗丹:口服,成人每次服9~18克,每日3次,适用于脾胃虚弱,健运失职所致胃痛、纳呆、嗳气等病证。
(6)参梅养胃冲剂:口服,每次服1包,每日3次,饭后温开水冲服。适用于胃阴不足,肝胃不和所致的胃脘痛。
(7)十香止痛丸:口服,每次服1丸,每日2次,空腹温开水送服,用于气滞胃寒而致胃痛。
(8)养胃冲剂:1次1包,1日3次,空腹温开水冲服。3个月为1疗程。主治脾胃虚弱型胃脘痛。
(9)温胃舒胶囊:口服,1日2次,每次3粒。适用于脾胃虚寒型胃痛。
(加)养胃舒胶囊:口服,1日3次,每次3粒。适用于胃阴亏虚者胃痛。
3,外贴法
(1)暖脐膏(由沉香、小茴香、乳香、肉桂、麝香等组成)每次1张,微火化开,贴脐腹,功能温中散寒,暖腹止痛,主治脾胃虚寒胃病。
4,针灸
(1)针刺:内关、中脘、足三里,适用于各种胃脘痛,剧痛实证用泻法,久痛虚证用补法。
(2)艾灸:中脘,足三里,神阙,适用于虚寒性胃脘痛。